开平碉楼,荒野里兀自美丽的孤独——开平自助游攻略(2012年修订版)
开平碉楼景点介绍
◎
(留连秀色 作者:wind-chueng)
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乡土建筑,最初的源头是中国古代乡村的“角楼”,后来吸收了西方城市、教堂建筑中的塔楼造型,发展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乡土建筑。它起源于明朝后期,在16世纪前已经出现,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诸多华侨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还有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
开平碉楼套票180元,包括立园、自力村、马降龙、锦江里和南楼。散买价钱如下:立园100元,马降龙50元,自力村80元。也可以两两搭配地买,都有一定的折扣。随便一个景点都可以买套票。但一些碉楼是不对外开放的,要登楼就得另外支付(楼主)参观费,5元至20元/人不等,瑞石楼10元/人,天禄楼5元/人。如果第一次游开平碉楼,时间又充足,建议购买套票。
主要看点
自力村碉楼群
自力村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村落里错落有致、布局和谐地矗立着十五座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碉楼,这些碉楼一般以创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楼身高大,带有明显的外国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也有混合式。早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摄制组对自力村进行了现场直播,向世人展示了开平碉楼的迷人风貌。自力村的十五座碉楼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四周荷塘瓜地,菜园果树,中有阡陌小路相通,走在石板铺砌的小路上,望着历经沧桑的碉楼群,像一下子回到了一百年前。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80元
参观时间:约60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墟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市区15公里,是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现有村民171户、506人,80%为侨户。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该村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50元
参观时间:约60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百合镇马降龙村
立园
立园离公路边也有将近一公里,位于开平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米,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历时十年,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既有苏州园林建筑风格,又综合了欧美别墅建筑的西洋情调。该园分三部分,各以人工河或围墙隔开,自成一体,又以桥亭回廊相通,互相联系,园内曲径连廊、亭台楼榭,精美别致。
开放时间:8:30-18:00
门票:100元/人
参观时间:约80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立园旅游区
锦江里
锦江里碉楼群 锦江里隶属开平市蚬冈镇,东北距开平市区22公里。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由黄氏家族按规划建成此村。建村之初,由在黄氏家族中威望很高的黄贻桂画定村首界面线,规定纵巷宽1.5米,每三排建一横隔巷,第一条横隔巷宽1.5米,从第二条横隔巷开始一律宽60公分,划出统一面积的宅基地由族人认购,要求房屋统一为6米高。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3座碉楼。
南楼:南楼,因抗日七烈士的英勇杀敌事迹而名垂千古,成为后人驻足凭吊的胜景。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瞭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期,司徒氏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1945年7月16日,日寇为了打通南路干线以便撤退,从三埠分兵三路直扑赤坎镇,国民堂军队闻风而逃。司徒氏四乡自卫队的勇士们凭据南楼抗打击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
(赤坎下埠 摄影:张小明)
赤坎古镇
赤坎镇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南国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侨乡古镇。堤西路古民居多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由侨胞、乡村祖尝、商号老板兴建。楼高一般2至3层,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的结合体,即在传统“金”字瓦顶及青砖结构的基础上,融入当时先进的西洋混凝土建筑材料。整齐而风格各异的骑楼是其一大特点。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无/影视城门票30元
参观时间:约45分钟
旅游咨询热线:0750-2679788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
其他看点
迎龙楼
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三门里村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
◎
(方氏灯楼 摄影:张小明)
方氏灯楼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由今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地名和原来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挑台敞廊,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历史上为古宅乡的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
适庐
位于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村中,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是开平第一个农会——虾边农会及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活动据点。该楼的标准层3层,顶部亭阁2层,第4层正面为柱廊式,四角均有一个“燕子窝”,窝内均设有枪眼。顶层为欧洲城堡式。适庐古色古香,堪称“三合土”碉楼的代表作。
雁平楼
位于百合镇齐塘村委会河带村,1912年旅居加拿大华侨为防止匪盗而兴建,耗资三万双毫。因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号称与天际飞雁齐平,故名“雁平楼”。
日升楼与翼云楼
日升楼与翼云楼位于赤水镇大同村村口,始建于1926年,属于私人建造的用于防匪、居住的碉楼。两楼并排而立、相互依偎,数十载的风雨侵蚀使之留下斑斑痕迹。该楼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加拿大村 摄影:张小明)
加拿大村
“加拿大村”原名耀华坊,隶属赤坎镇灵源村委会,为旅加华侨出资兴建,故名。村场由加国知名建筑师规划,村中有10座古民居、1座碉楼,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这些建筑中西合璧,融合了中国传统灰塑、罗马柱、圆拱、花雕等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风采堂
风采堂位于市区风采中学内,又名“余氏名贤忠襄公祠”,总建筑面积5364平方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动工,历时八年建成。风采堂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瑰丽雄伟,别具一格。
开平碉楼当地交通
外部交通
飞机
开平没有飞机场,先到广州,再乘坐大巴前往开平。
火车
开平没有火车站,可以坐到广州的火车,然后在广东省汽车站乘开往开平的大巴,15分钟一趟,车程一个半小时。
汽车
广州到开平十分方便。广州芳村汽车客运站(7:00-21:00每20分钟一班)、广东省汽车客运站(6:20-20:00每30分钟一班)、天河客运站(7:00-19:30每30分钟一班),其他窖口客运站、广佛汽车站、海珠汽车客运站等都有去往开平的班车。
芳村汽车客运站:020-81405555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020-86661297
天河客运站: 020-37085070
广州窖口客运站:020-81546602
广佛汽车站:020-81815490
海珠汽车客运站:020-84013301
自驾车
开平的市区道路不错,路牌指示都比较清楚。
开平的市区内都必须按线行驶,一定要提前选好车道,一旦停错车道,最好按车道所限制的方向继续行驶,否则就要接受数目不小的罚款
开平的摩托车很多,开车时要注意。如果不熟悉道路,去市内不妨打个摩的,开平本身就不大,去哪都很快,还可以顺便浏览下市容市貌。
市内最好不要乱停车,因为到处都立着“违章拍摄取证”的警示牌,不过在乡下(包括赤坎镇),倒是可以随便停车(在不影响道路安全的情况下)。而且开平的民风淳朴、治安良好,因此大可不必为车辆的被盗等担心。
部分周边城市到达开平市的自驾路线如下:
1、广州--广佛高速(佛山方向)--佛开高速(开平方向)--开阳高速(阳江方向)--开平市翠山湖高速公路出口直走6公里。
2、深圳--广深高速(广州方向)--虎门大桥(中山方向)--中江高速(江门方向)--江鹤高速(开平方向)--佛开高速(开平方向)--翠山湖高速公路出口直走6公里。
3、珠海--南屏高速上--珠江高速(江门方向)--江鹤高速(开平方向)--佛开高速(开平方向)--翠山湖高速公路出口直走6公里。
自驾开平赤坎镇交通:
1、广州--广佛高速(佛山方向)--佛开高速(开平方向)--开阳高速(阳江方向)--开平市塘口镇高速出口下左转直走10公里
2、深圳--广深高速(广州方向)--虎门大桥(中山方向)--中江高速(江门方向)--江鹤高速(开平方向)--佛开高速(开平方向)--开平市塘口镇高速出口下左转直走10公里
3、珠海--南屏高速上--珠江高速(江门方向)--江鹤高速(开平方向)--佛开高速(开平方向)--开平市塘口镇高速出口下左转直走10公里
内部交通
由于碉楼分布较分散,如有4人以上建议包车。出了汽车站就会有很多人问你要不要包车,一般30元/人左右。跟司机讨价时要讲清楚路线和景点,免得临时加点时司机要加收。如果从公交车游景点也没问题,公交车收费1.5元至5元不等。除了赤坎影视城就在赤坎站旁,其余景点都离公交车站好一段路。很多车站是没有具体站点的,所以最好跟司机说好你要去哪里,到站他会提醒你下车的。的士起步价6元。
旅游景点包车[带司机]电话:13822364181价格双方议定。国际TEL:86-13822364181
开平碉楼当地住宿
建议住在开平市内,第二天可再搭车去下一个碉楼群,虽然下面的镇子也有住宿的地方,但条件艰苦。开平市区汽车站附近有很多标间:60-80元/间。华侨大厦对面招待所,70元/晚。西郊路上的建联旅业,80元/标间。赤坎的金燕大酒店(50元/双人间,有空调、卫生间)。蚬岗只有一家住宿的地方,在河的南岸,侨联招待所。推荐自带帐篷睡袋去露营,塘口、百合、赤水等地的村口和被遗弃的碉楼都是理想的露营地。旁边有村子,用水的问题可以解决。
开平市区住宿
三星:海景酒店0750-2388888
四星:海伦堡酒店0750-2360222
五星:潭江半岛酒店0750-2333333
开平市赤坎镇住宿:
广东开平赤坎镇青年旅馆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河南路126号
价格:通铺 80元/晚 集体房40元/睌。
联系:0750-2616222 13822364181
推荐理由:开平市赤坎镇青年旅馆是开平市首家青年旅馆,旅馆只接待游客与学生其它客人均不接待,旅馆在古镇影视城与欧陆风情街对面,如果你想拍一个赤坎欧陆风情街的好照片,那这里的位置是最合适了。
更多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3959/
开平碉楼当地饮食
午餐建议自带干粮。开平的小镇馆子不多,赤坎河边的馆子有三家,蚬岗的河边只有一家。赤水只有镇上才能找到吃的。
当地著名菜式:黄鳝饭、水口白菜汤、赤坎豆腐角、赤坎蒸鹅、鸭粥、开平狗肉。
开平碉楼行程规划
◎
(锦江里瑞石楼 摄影: 张小明)
锦江里瑞石楼->马降龙碉楼群->赤坎古镇->自力村碉楼群->三门里迎龙楼
这个行程是沿着325国道,由远及近,覆盖所有的世遗项目,并且不走回头路,而且从义祠出发的13路公交几乎能够全部覆盖到,325国道沿途的风景不错,时而就能看到孤零零站在稻田中的碉楼。13路公交车站就在义祠车站里面,车很多。由于车大多数时间都行驶在国道上,所以并没有站牌,也不报站,只是根据乘客的需要停停走走。上车时要和司机打好招呼,告知到目的地时招呼一下,13路司机都很热情。
1.锦江里比较远,大概要一个小时左右(5元)。公交停到村口,有指示牌,沿着柏油路走进去,不远右面就有一个上坡,上去后沿着堤坝一直走,先过一座大桥,再过一座小桥就可以到村子里了。锦江里有三座碉楼,分别为瑞石楼、锦江楼,升峰楼。其中瑞石楼由于恢宏悦目,外饰异常精美,被称为 “开平第一楼”。
2.从总站车到马降龙碉楼群的路口大概40分钟。从路口到村子有一段距离,大概要走20分钟左右,要过横跨潭江百合大桥。马降龙有点儿大,岔路也多,稍有不慎就会走回头路,所以在售票处拿一张导游图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按照导游图走,每个楼都看看,大概需要两个小时。
3.赤坎古镇可从马降龙继续乘坐13路车到达,票价2元。赤坎古镇南邻潭江,分上埠与下埠。古镇除了教堂、钟楼、戏院、祠堂等公用建筑之外,为了适应岭南多余的天气,使行人上街不受日晒雨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鳞次栉比的建起了这种骑楼式的铺面,行程了典型的骑楼街道。而这种街道最典型的就是潭江边的那条街。游客到开平旅游就可以把落脚点安排在这里。
4.从赤坎古镇前往自力村大概6、7公里,没有公交,可以选择摩托车。自力村与马降龙相比面积要小的多,逛起来比较方便。另外与马降龙不同的是,这里很多碉楼就建稻田当中,而不像马降龙居住的地方与耕作的地方泾渭分明。这里的环境和马降龙相比,对于居住于此的人可能要稍显逊色,可是对于游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能够视野开阔的看到这些碉楼全景更令人兴奋的了。所以说马降龙可能更适合闲逛,而这里可能更适合拍摄与留影。
5.三门里村村口,紧靠325国道。三门里村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由于个子不高,躲在几排房子的后面。找的时候稍微有点难度。
开平碉楼其他信息
◎
(酷似炮楼的碉楼 作者:方方正正)
一、开平碉楼的兴起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其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二、碉楼的类别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砖楼、混凝土楼。
1.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占碉楼总数的0.5 ﹪。
2.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
3.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少部分碉楼用近代的红砖建造,在红砖外面抹一层水泥。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占碉楼总数的13.6﹪。
4.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有的碉楼内面的楼层用木阁做成。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 1474 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占80.4 ﹪。
按使用功能,开平碉楼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
1.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2.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3.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 2%。
◎
(开平碉楼 作者:wind-chueng)
三、碉楼的建筑艺术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更是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特别是欧洲大陆)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而大多数碉楼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国家的艺术特点,很难具体界定。北京大学博士后张国雄先生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而西方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以及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等,都融进了开平的乡土建筑之中,它不单纯是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某一地域建筑艺术的引进。这就是我们无法将开平碉楼和民居具体归入某种西方建筑风格的原因所在,准确地讲它应该是中外多种建筑风格“碎片”的组合,多种建筑类型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国领土上西洋特色的建筑,大都是洋人用坚船利炮“打”进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建筑,本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数千座碉楼的时候,不经意地便创造出一种绝世艺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
开平碉楼尽管在用材、建筑、装饰形式上各有差异,但碉楼门窗窄小,铁门钢窗,顶层四边均设有枪眼,这是共同的特色。枪眼大体上都开成长方型或“T”字型的,有的碉楼更是在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居高临下便可以对碉楼的上下左右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碉楼顶层多设有了望台,不少还设有枪械、火炮、石块、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患装置,这便使良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很好的保护。
四、碉楼的文化地位
其兴衰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华人华侨的兴衰,是本地乡土建筑和外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的结果。在开平村落中,中西合璧的碉楼不仅仅是守护家园的防御设施,也成为村民优化环境景观的“工具”。在平原地区的很多村落,它高高耸立的楼体被借用为“靠山”,以实现“背山面水”的理想格局,同时,向上发展的碉楼与低矮的民居结合,还使村落的天际轮廓线高低错落,起伏变化,节奏缓急交错,有张有弛,富有韵律感。碉楼是形成开平村落立面生动活泼的关键要素,是开平村落的聚焦点。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马降龙村落群等四个提名地,经历了八年艰辛的申遗之路。开平碉楼是中外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产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
2001年,国务院将开平碉楼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广东省唯一的一个单元。
开平碉楼当地视频
开平碉楼出游参考
开平碉楼旅游网 www.kptour.com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开平旅游局 0750-2679788
摄影:方方正正 刀片儿 wind-chueng
行者:0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2年03月05日
more该地其他相关攻略
-
2016年广东湛江徐闻县菠萝主题体验轻攻略
阅读:96810次 评论:38条
-
2015年广东汕头老城区自助游攻略
阅读:82540次 评论:10条
-
2015年广东仁化县扶溪梯田自助游攻略
阅读:28650次 评论:11条
-
2015年广东韶关丹霞山爱情主题攻略
阅读:27550次 评论:9条
-
2015年广东韶关丹霞山亲子游玩攻略
阅读:22010次 评论:10条
-
2015年韶关丹霞山户外自助游攻略
阅读:98630次 评论:15条
-
徒步穿越广东韶关丹霞山活动攻略
阅读:101050次 评论:42条
-
2014年广东丹霞山夏季自助游攻略
阅读:30000次 评论:10条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more您还可以在以下媒体看到远方网的作品
所有评论(110)最新评论
-
引用 Ding 于 2017-02-17 05:15:37
-
引用 Mou 于 2017-02-17 04:16:31
-
引用 Song 于 2016-12-17 18:22:26
-
引用 Nen 于 2016-12-13 20:59:25
-
引用 Y 于 2016-12-13 02:07:36
-
引用 Hui 于 2016-12-13 00:34:50
-
引用 Nen 于 2016-11-16 15:16:57
-
引用 Che 于 2016-10-01 05:55:25
-
引用 Nu 于 2016-10-01 05:21:09
-
引用 Zai 于 2016-10-01 04: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