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丹青流转——2014年天津杨柳青自助游攻略
杨柳青景点介绍
◎
(石家大院 作者:李双喜)
杨柳青年画园
杨柳青年画园坐落在华北第一宅--天津市西青区石家大院西侧,原系杨柳青人赶西大营创始人安文忠家的祠堂(安氏祠堂)所在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琳琅满目的年画和年画的制作流程,更可以参与年画的现场套印制作。带一张自已印制的年画回来挂在家里,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旧宅,称尊美堂。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很有清末民初的建筑感觉。大院建筑的内外檐装修,用料考究,砖雕木刻很是精美。院内还有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每天都有戏曲表演。当然,院内的"天津民俗陈列馆"也应该去参观一下,这里展现了具用浓郁地方民间特色的杨柳青风筝、剪纸、花会道具以及婚俗等。
成人票:27元
安家大院
安家大院坐落在杨柳青镇估衣街,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系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的宅邸,现辟为杨柳青藏珍馆。在这里,除了可以感受大院的建筑风韵,你还可以看到折扇扇骨展、墨水瓶展和煤油灯展,院内还有天津仅存的金银库。
成人票:20元
◎
(博物馆里精致的衣服 作者:李双喜)
御河景观
御河就是古代的南运河,御河两岸依次有"乾隆御赐杨柳青"、"杨柳青砖雕石刻园"、"杨柳青年画园"、"杨柳青风筝园"、"精武园"等五个景观区。入夜,霓彩点缀的御河岸边倍显神秘与华美。
民俗风情旅游街
坐落于石家大院东侧,为仿清代建筑群。街内建筑的廊柱、飞檐、翘角及绚丽细腻的彩绘尽现古镇古街的风采。可在此购买到杨柳青年画、风筝、剪纸、泥塑及各地特色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文昌阁
文昌阁坐落在杨柳青运河南岸,有杨柳青"三宝"之美称。此阁上下三层,阁顶呈六角形式阁楼,结构灵巧,造型别致。尤其当细雨霏霏之时,更似空中楼阁,是目前中国北方保留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明代建筑。游客来此登阁祭祀孔子、文昌帝君、魁星,感受独特的"文昌"文化。
普亮宝塔
座落在运河南岸的普亮宝塔,是为一位勤劳、善良、抑强扶弱而富于传奇色彩的老人于成功兴建的。于成功,兄弟排行老五,人们称他为五爷。清康熙末年生人,自幼务农,三十岁左右出家修道,学会了高超的医术和武道。他还俗后,边务农、边行医,做了许多善事。他的子孙和街坊邻里,敬慕他的品德,于清嘉庆年间,集资给他修建了这座宝塔。因当初于五爷出家时法名叫"小普亮",所以这座塔也被称做普亮宝塔。
杨柳青当地交通
天津交通发达,火车汽车都很方便。
火车
北京南站有直达杨柳青的火车
C2223,发车时间:14:07,到达时间为14:46,特等座93.5元,一等座65.5元,二等座54.5元
C2053,发车时间:14:23,到达时间为14:56,特等座93.5元,一等座65.5元,二等座54.5元
C2059,发车时间:15:46,到达时间为16:19,特等座93.5元,一等座65.5元,二等座54.5元
C2277,发车时间:15:56,到达时间为16:31,特等座93.5元,一等座65.5元,二等座54.5元
………
每天共有29趟车次
也可乘坐直到天津的普快火车,每天有72趟车次,先在天津市内游玩后,再选择公交车前往杨柳青镇
汽车
可在八王坟长途汽车站,或者赵公口长途汽车站,票价30元和35元两种
自驾车
1.走京津塘高速,可以杨村出口出再走杨村到市内的公路(路很宽,好走),高速费用25;宜兴阜出口、金钟河出口,机场出口出都可以上天津的外环和中环,推荐走机场出口,价格都是35;
2.走京沈高速,到宝坻出口(有三个,最后一个,要问问是不是直接上津蓟高速的),上津蓟高速,在金钟河下高速,比京津塘远大该40公里,高速费分京津冀三段交,一共75,到了天津出口外地车还要交个20元的什么费,好像交一次就管一年。虽然贵点,但是很顺,不堵车,大货车少。
天津—杨柳青
1. 824路(杨柳青公用局技校-天津站),至石家大院下车
距离:20.66公里
2. 661路(西站-红光农场),至农场生活区下车,步行至石家大院
距离:18.9公里
3 步行至民族医院,乘669路(山西路-杨柳青),至杨柳青下车,步行至石家大院
杨柳青当地住宿
杨柳青景点比较集中,主要景点杨柳青年画园、石家大院也比较靠近,一天时间完全可以游完,可以返回天津市区住宿,市区有如家,七天,桔子酒店等连锁酒店,都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可以根据第二日的游览情况就近选择,天津卫也是很值得逛一逛的。
推荐住宿
天津如家五大道店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19号
价格:标间179元左右
联系:400-820-3333
推荐理由:毗邻著名的五大道欧式风情街,交通方便。
桔子酒店北安桥店
地址: 南开区兴安路7号中国移动大厦(北安桥口)
价格:230元左右
联系:022-27348333
推荐理由:离天津站很近,如果问清楚方位步行可达,靠近南市食品街,离著名的文化街也不远,出租车起步价内可达。
杨柳青当地饮食
天津最出名的当属包子,麻花和煎饼果子。当然名声在外的包子是狗不理,在车站附近就有一家,可惜服务欠佳味道也不怎么出色,如果非要尝下天津包子的话可以在任何一个看起来干净的街边小店买来吃,味道都很正的。煎饼果子本就是市井小吃,路上遇上的小车都可以买。至于麻花,这个实在没有正宗不正宗了,都号称是十八街麻花,味道基本没有差别,很腻,可以少买点尝尝。
杨柳青行程规划
◎
(石家大院精致的石桌石凳 作者:李双喜)
杨柳青的景点很集中,一天时间可游览杨柳青年画园,石家大院,安家大院,文昌阁等,在天津住一晚的话,可以第二天去五大道、意式风情街,海河风光等地方,也可以去听一下传统的天津相声,比较出名的是名流茶馆,如果周末需要提前预定,一场两个半小时,40-50元。天津的景点也不算很远,这些景点打车去的话都在20元以内能到。
杨柳青其他信息
◎
(石家大院戏楼 作者:李双喜)
历史沿革
杨柳青镇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初名“流口”,后复名“柳口”。金贞祜二年(1214)置“柳口镇”,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今名。清代之前,杨柳青镇先后隶属章武、平舒、鲁城、武清、静海、天津等县,民国时期隶属天津县,建国后,先后隶属河北省、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市西郊区(今改称西青区)。这里曾是南北漕运枢纽码头,商贸集散地。自金代建镇始,历经元、明、清、民国诸朝至今,已过千年。
名字由来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由来之说很多,但大致不外三种:一曰“有柳说”。即宋代景德至元丰年间(1004—1085年),黄河决口北流,在镇北形成“三角淀”(东淀),境内河道湖泊再次回流东下,得名“流口”。宋兵沿河界(今大清河)建立“河泺防线”,遍栽莳柳,此处为东端,因杨柳密布,又名“柳口”。经沧桑变革,历史禅延,渐更名为“杨柳青”。二曰“名人留说”。即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文人偈奚斯游历至此,见遍地杨柳青青,流水潺潺,景若苏杭,因赋诗《杨柳青谣》一首。其中有“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之句,故得名“杨柳青”。三曰“御赐钦定说”。即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沿运河(南运河)行至此地,见两岸杨柳繁茂,婀娜多姿,遂问随行大臣刘墉为何地,刘墉随口答为“杨柳青”,乾隆亦颔首称曰:“杨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传扬开去,“杨柳青”镇名遂被叫响。因有“御赐钦定”一说。
◎
(石家大院小品 作者:李双喜)
上述三说究竟哪个为准,历来都难有定论。“有柳说”有史实文字记载,古时原名的确因宋兵植柳繁茂曾称“柳口”。“名人留说”亦确有《杨柳青谣》原诗自元代流传至今。此说业已被《杨柳青镇志》确认。至于“御赐钦定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确也经过此地,不过,起码仍存两大疑点,难以确认。一是此说虽流传极盛,但并无史书文字记载,考证欠据;二是《杨柳青谣》早于乾隆下江南400余年就已有“杨柳青”的文字组合用于文学作品对杨柳青景色的描写,并将其定为篇名。这对“御赐钦定说”的可靠性和可信程度无疑是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悬念。难道杨柳青镇名就没有可能在偈氏写诗时就已定型了吗?然而,从杨柳青镇名定型的权威性来看,从此传说为杨柳青镇增加的文化色彩来看,应是三说融合为一体更为科学些。杨柳青上千年的发展、变迁、禅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当是先有柳阴植成,再有文人留下好诗美文被人们逐渐引为镇名沿用,后为权威的乾隆皇帝“御赐钦定”进一步加以确认,也未可知。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含义,其异义主要是在“杨柳”二字上有两种不同的释义:一说是“杨柳”就是泛指柳树。而另一说则是把两字拆开,说“杨”就是杨树,“柳”就是柳树。这两种释义,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都是对的。然而,用在杨柳青镇名上,就是泛指柳树,绝非是指杨树和柳树。古人习惯把柳树泛称为“杨柳”是不争的事实。如古诗中有“颠狂杨柳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这里的“杨柳”即指柳树,与别句中的“桃花”相对仗。再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是说柳树中的垂柳,而不是拔了一棵杨树又拔了一棵柳树。从杨柳青的实际情况看,是宋兵沿河堤遍栽莳柳,柳成林成阴,得名“柳口”,显然与杨树无关。尽管杨柳青地区亦有杨树,也不能错误地把“杨柳”拆开作杨树和柳树来解释。
杨柳青当地视频
杨柳青出游参考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李双喜
摄影:李双喜
行者:0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4年03月24日
more该地其他相关攻略
-
2011天津五大道小洋楼自助游攻略
阅读:150739次 评论:13条
-
2011年天津听相声自助游攻略
阅读:69833次 评论:23条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more您还可以在以下媒体看到远方网的作品
所有评论(51)最新评论
-
引用 Zu 于 2017-02-17 15:04:04
-
引用 Liao 于 2017-02-17 05:10:55
-
引用 于 2016-12-17 18:15:43
-
引用 Ya 于 2016-12-13 20:47:21
-
引用 于 2016-12-13 01:59:55
-
引用 Fou 于 2016-12-13 00:26:46
-
引用 Guo 于 2016-11-16 16:48:23
-
引用 Re 于 2016-11-16 15:08:25
-
引用 Fang 于 2016-11-16 13:42:33
-
引用 Huan 于 2016-10-01 05: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