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清徐县香岩寺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9日
编辑:落日水溶金
访问:13956次
评论:19条
发表评论!
纠错!

(香岩寺西殿 作者:山西土著)
香岩寺坐落于清徐县城西5公里东马峪村的香岩山上,新建的通往休闲娱乐场所的公路从寺前穿过。春夏秋三季此山桃红李白,松柏常青,山花遍野,芳香四溢,故名香岩山,寺院落成后,寺以山名,故名香岩寺。现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太原市清徐县城西5公里东马峪村的香岩山上
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交通:太原建南客运站有去清徐的班车,西客站也有过往班车,车费大约15元/人,15分钟一趟,车程约40分钟。到清徐县后可打出租车前往,约10分钟就能到。
联系电话:0351-5738113(清徐县文体局)
投诉电话:0351-4070551 (太原旅游质量监管所)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清徐县美锦大街上有中国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凤街上有加油站。医院邮局等服务设施还算方便。
住宿:清徐县东湖宾馆,美锦大街县政府对面,标准间135元/间,电话:0351-5722221
周边景区:清徐文源楼 高花乡尧城 严香寺 狐突庙 葡萄山庄
景区地图

香岩寺景区方位交通示意图(点开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香岩寺坐落于清徐县城西5公里东马峪村的香岩山上,新建的通往休闲娱乐场所的公路从寺前穿过。春夏秋三季此山桃红李白,松柏常青,山花遍野,芳香四溢,故名香岩山,寺院落成后,寺以山名,故名香岩寺。现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创建于金代明昌元年(1190年),历经沧桑,香火不绝。整个寺院区岩壁峭立,殿堂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山门朝西,石砌雕花,门楣勒石,额上刻着3个大字"香岩寺",落款为"乾隆辛丑仲夏"。

(殿墙均为巨石垒砌 作者:山西土著)
现存东、中、西三殿,均为金代石构佛殿,用抹角木伏和迭涩结架,顶部拼成八角藻井,无通达前后的梁木,俗称无梁殿,是极为珍贵的金代无梁建筑实例。
东殿全部用巨石砌筑,顶部叠成八角形藻井,藻井上有贴金绘佛像11层,层层排列,井然有序,恰好是1000尊,故当地人也称此殿为千佛殿。殿中主像观音菩萨像目光慈祥,神情自若,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两侧列有明代木雕罗汉像16尊,雕工极佳,刀法流畅,形态逼真,是我国明代木雕艺术中的珍品。
中殿也是用巨石砌垒而成,顶部的藻井比东殿更加壮观。殿内供一佛,由于年久风化,面部已很难辨认。有人说是释迦牟尼佛,当地人称为"西天古佛",故此殿亦称古佛殿。
西殿又称至圣殿,年久倾斜后,经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改作卷洞式。洞的当中供奉地藏菩萨,由于是铁铸,当地人称为铁佛。据碑文记载,此像铸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三月。地藏菩萨周围是10尊木雕十殿阎君像。
中殿后有3个窑洞,西殿后有两个窑洞,目前5个窑洞内仅存一尊塑像,此像从外表看是泥塑,但内里却是一尊石雕像。据当地人讲,这5个洞原是唐代的石窟,到建寺时方在石窟外建了无梁殿。
三大佛殿外施仿木构件,殿门两侧外壁上均存有金代精美的石刻造像。东殿左为犀牛望月,右为丹凤朝阳;中殿是两个金刚力士;西殿是两个伽蓝菩萨。这3组浮雕线条明快简洁,形象威武逼真,闪烁着我国辽金时期建筑雕刻艺术的光彩。当年,寺内外山花遍布,绿柳成荫,泉水潺潺,清雅幽静,为清徐八景之一的"西岭香岩"。
近年,相继修复了原坍塌的望月楼、会馆、五龙洞、七星庙等古建筑。
景区图片

香岩寺保护碑 作者:山西土著

这里自古就是避暑胜地 作者:山西土著

中殿 作者:山西土著

东殿窗台 作者:山西土著

东殿偶像 作者:山西土著

西殿窗户及砖雕 作者:山西土著

中殿石窟 作者:山西土著

远眺香岩寺 作者:山西土著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09年03月09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