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雁塔 作者:小奇同志)
雁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该塔建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位于大同东西城墙之上。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塔高约14米,是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其建造位置极为特殊。雁塔东濒御河,居高临下,依塔了阵,不易发觉,故又有瞭望塔之称。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大同东西城墙之上
门票:没有门票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联系电话:大同市文物局 13068098310
投诉电话:0352-2020315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旁边没有专设的停车场,需要在附近找,华林商厦和二卫校那里有停车场;中医院就在附近;周边有人民银行、工行、农行、农村信用社;距雁塔最近的加油站一个是顺城街,另一个是迎宾大桥那里的加油站。
交通:乘坐2路公交车在二卫校站下车,步行前往。
住宿:
住宿推荐
大同飞天宾馆
地址:大同市站前街1号
指路:火车站出口站南侧。
价格:标间 110元/间
联系:0352-2815117
推荐理由:从火车站到各个景点都很方便。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522.html
京原迎宾馆
地址:大同拥军南路甲3号
指路:大同第七中学旁。
价格:普通标间 160元/间
联系:0352-5368000
推荐理由:宾馆的客房设在大楼的三至七层,宽大的卫生间备有桑拿干蒸房和阿波罗按摩浴缸。
周边景区:九龙壁 华严寺 凤临阁 大同清真大寺 普化寺
景区地图
景区方位交通示意图(点击查看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伫立于大同明代古城墙之上的雁塔建造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八角七级空心砖塔的雁塔,塔高14米。雁塔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它所处于城墙之上的这一特殊位置更是十分罕见。

(大同雁塔入口 作者:小奇同志)
风儿吹来,塔铃清脆。随时光流逝,如今的大同雁塔早已没有了当初振兴文风、军事望的作用了。雁塔只是在以风铃为声,传送出属于它的韵致,讲述着属于它的故事。
伫立于大同明代古城墙之上的雁塔本名为文峰塔,因为春夏飞雁众多,便产生了雁塔这一俗称,渐渐地雁塔俗称也就代替了塔的原名。
八角七级空心砖塔的雁塔,塔高14米。雁塔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它所处于城墙之上的这一特殊位置更是十分罕见。1992年,大同文物部门斥资对雁塔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后又遭到了一些人为的损坏。文物部门对其补修刚刚完成。
在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来到了雁塔。据说,大同雁塔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的场所,同时也有军事瞭望的作用。这一古建筑同属于大同府文庙建筑群。雁塔底层分别在东南方和西北方向设有两个相对贯通的拱形门。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从拱形门洞向古城之内望去,大同府文庙的大成殿恰好十分突出地出现于视觉之中。这一细节性的构造,让两处相距数百米的建筑一下子无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

(大同雁塔细部 作者:一画)
提到雁塔,自然应当提到与雁塔有关的一段故事。明代有一位秀才,连年赶考不中。一次,他当着众友之面立下誓言"考不中举人,不回故里",谁知却引来一片嘲笑声,有人还说,"要是你考中举人,我们从城墙上把你抬进来"。深受刺激的秀才从此离家,拜访名师,勤学苦练。三年之后,这位秀才上京赶考,一举考取了文武两个举人。他的朋友们听说了这一消息,万分惭愧。这位秀才衣锦还乡时,朋友们为他在城墙上架起一座彩桥,迎回城中,并在雁塔上刻上了他的名字。从这位秀才之后,凡中举之人返乡后,都要先到雁塔进行祭拜,并要在雁塔之上留下名字。雁塔塔身底层相嵌的石碑上所留下的姓名,便是明清两代中举的部分举人的姓名。
与所有独特的古建筑一样,雁塔也有着它的传说。据说,雁塔不怕雷击,雷电经过雁塔都会轰隆隆地绕行而过。另外还有一说,雁塔有两个影子,除近前的影子外,另一个影子在城东的御河之中,河满水涨之时,御河中雁塔的影子便会出现。
从这种传言中不难感受到大同古城居民们对雁塔的一种特殊情感和敬仰之情。尽管传言无依据但仍让人有一种想在御河河水涨满之时,细心去寻找一下雁塔另一个影子的冲动。
见物思景,站在雁塔之下,仰视雁塔,仿佛感觉到当年志得意满的举子返乡归来,在此祭拜的场景,见到城内官员百姓迎接的盛大场面……

雁塔夕照 作者:越野孓亥
高为7级的砖塔,且伫立与城墙之上,雁塔在最初必定是古城最高的一处建筑了,爬上雁塔进行军事望,城外的一切自然尽收眼底。
现如今,站于雁塔之下,向古城之内望去,参差的楼房,成片的民房遍布。转身再向古城之外望去,依旧是参差的楼房、成片的民房,众多杂乱的民房拥到城墙根下。雁塔之下的城墙已然无法成为城内、城外的分界了。高楼的出现,已让雁塔不再是最高最显眼的建筑了。几百年来,雁塔没有变化,只是因古城的变化,让雁塔在人们的视觉感应中发生了变化。
古城的这种变化,我想一直处于"高"姿态、且耸立不倒的雁塔看得最为真切。古城内外人物、建筑轮回变化,只有不远处古城墙东南角上一个残损严重、摇摇欲坠的控军台和塔身下饱经风雨摧残的夯土古城墙在与它默默相守。
倘若雁塔也有情感,我想知道它对这种眼前的变故是何种心态?
雁塔无语,只以风铃作声,传出清脆响声……
景点图片

(远观雁塔 作者:小奇同志)

城墙上古老的“控军台” 作者:小奇同志

黑白雁塔 作者:山水画

城墙边的民房 作者:小奇同志

小巷深处的雁塔 作者:小奇同志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09年0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