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乡里·云上石屋 隐居乡里·山楂小院 隐居乡里·黄栌花开 隐居乡里·桃叶谷 天气预报 地图查询 火车查询 打折机票 住宿预定 站点帮助

晋城市泽州崇寿寺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1日 编辑:落日水溶金 访问:8396 评论:11条 发表评论! 纠错!


(泽州崇寿寺石经幢和古柏   作者:瓶底儿)
  位于晋城市北18公里西郜村外的高坡上。始建于北魏,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今名,历代屡有修葺。建筑至今保存完整,山门内有天王殿、释迦殿、雷音殿、东西配殿及偏院。寺内古物保存很多:释迦殿为宋代建筑,前檐石柱上刻有北宋宣和年间的题记,门框石上镌有金代正隆年间的题记;前院有唐代经幢两座;偏院存北魏造像碑一通。另有宋、金以来石碑十余块,是研究本寺历史和沿革的重要史料。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西郜村
  门票:没有门票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在晋城到高平的路上,坐到高平的车,在北郜村路口下车,往东走10来分钟就到西郜村,一问便知。
  联系电话:0356-3872999 (巴公镇政府)
  投诉电话:0356-2022829 (晋城市旅游局)
  景区官方网站www.jcscene.net (晋城旅游网)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巴公镇上有相关的服务设施,可以通存通兑的银行有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加油站、医院相关服务设施镇子上都有。
  住宿:巴公镇上有简易的招待所宾馆,条件不是很好,可以回到晋城市区入住。
  晋运宾馆 在市运汽车站西南方向的500米处,地址:泽洲路1923号。标准间108元/间,电话:0356-2051800

  周边景区:大阳古镇  资圣寺  高都东岳庙

景区地图

崇寿寺方位交通示意图(点开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在山西第一大镇巴公,有一座享誉古今的佛教名刹---崇寿寺。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堪为泽州瑰宝。
  崇寿寺创建于北魏时期,唐开元七年(719)重修。据大元皇庆元年(1312)《重修祟寿寺碑记》载:"宋太平兴国三年,勅赐院额号祟寿之寺。"当时寺名为祟寿院。时隔仅30年,到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又赐额崇寿寺(张作霖《重修祟寿寺碑记》)。宋、金、元、明、清屡有修葺。经有关专家考证,崇寿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十九座寺院,又是我国第一座建在村镇的佛寺,也是晋城境内迄今创建年代最久远的寺院之一。1982年列入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泽州崇寿寺山门  作者:瓶底儿)
  崇寿寺雄踞于巴公镇西郜村东北的高岗上。座北朝南,气势非凡;三进院落,错落有致;殿堂楼阁,井然有序。主要建筑山门阁楼、天王殿、释迦殿、雷音殿,自前至后,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寺院山门建在十八级台阶的高台之上。登山门入前院,正北为天王殿,两侧各有掖门,与东西钟鼓楼一字排开。天王殿内塑有阿逸多菩萨、韦驮菩萨及四大天王。钟楼与鼓楼左右对称,均为砖木结构,底层为砖砌栏杆,二层依木柱置构栏围墙,其间设斗拱垫托,自下而上叠架而成。二楼巍峨壮观,瑰丽精巧。掖门前各有一对小石狮,造型生动,活泼可爱。
  由掖门入中院,一下映入眼帘的是那株参天古柏。古柏已逾千年,需三人方能合围,而今枯枝复翠,郁郁葱葱。院中有唐代"佛顶尊胜陀罗经"石经幢两座,每座通高4米,幢身刻有陀罗经,虽经千年风雨浸蚀,但楷体字迹及莲花图案仍隐约可见。这是寺内所藏的文物精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佛教界著名经书,为释迦牟尼所亲授。有唐一代,密教一宗,异常兴盛,写经造像,不一而足。其中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为理论依据的尊胜陀罗尼信仰,在帝王及密教高僧的合力推动下朝野敬信,且因之形成了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尊胜陀罗尼经幢的民俗,风靡一时。崇寿寺的石经幢也就建于那时。据佛陀波利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载,此咒能除一切罪业等障,破除一切秽恶道之苦。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云:"持此呪者,悉能除灭百千劫中一切罪业。所生之处,常遇诸佛。乃至获得无上菩提。若有命短,求长寿者,或有病苦,求除愈者,皆当以彼月十五日,洗浴清净着新洁衣。又当受持八戒斋法,然后诵此大陀罗尼,满足千遍,当获安乐,增其寿命。所有病苦,皆得除愈。诸恶业报,悉灭无余"。民间相传,围着石经幢转圈,即能受到感应。祟寿寺之名,大概与此有关。唐代石经幢在全国现存的为数极少,祟寿寺石经幢显得弥足珍贵。
  中院的释迦殿,是现存最古老最具文物价值的砖木建筑。该殿建在一米高的砖石台基之上,为宋金遗物。前檐石柱上有宋宣和已亥年(1119)题记,门额石上还有金正隆庚辰年(1160)题记。南北殿门贯通,出檐舒展自然,檐柱有侧角生起,斗拱排列疏朗,琉璃脊饰流光溢彩,堪为古代建筑精品。殿中塑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造像。
  从释迦殿两侧进后院,正殿为雷音殿。此殿为砖木结构,殿檐深远翼出,结构严谨有力,建筑稳固飘逸。在檐下有元至正二年(1342)匾额一块,可知该殿现存虽为明代建筑,但斗拱、梁架仍留有元代风格。殿中塑有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和药师佛,造像精湛,神态自如。东西厢房各有18间,相对排列。东厢房塑有18罗汉和弥勒佛像,西厢房塑有地藏王菩萨和十帝闫君像,以及鬼使判官。整个塑像采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性格各异,神态逼真。
  与东西厢房相连接的是两座重门重院。西北院落名曰"西极天",院内北殿塑有护法伽蓝关公圣像,两侧乃关平、周仓。南殿为马童殿。东北院落名曰"海潮庵",院内北殿为观音菩萨殿,南殿为石佛殿。南殿内存有两幢珍贵的石佛造像碑,一为北魏,一为唐代。北魏造像碑有一尊大佛和72小佛组成,沙岩雕刻,左右合围,比例协调,造型逼真。造型反映出魏孝文帝的改革之后的进一步民族化和世俗化。整个佛像造型优美,刻工精细,对于研究中国雕刻艺术和佛教文化有很高价值。


(泽州崇寿寺经幢细部  作者:瓶底儿)
  寺内现存12通古代碑碣,远至宋、金,近至清代咸丰年间,是研究祟寿寺兴衰变迁的珍贵资料。在这些碑碣中,有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田逢吉、中宪大夫张道湜、户部左侍郎田六善等人的笔迹。
  祟寿寺在历史上扬名,除了历史悠久、建筑精美、文物珍贵等因素外,还因它有一处著名的景观叫"祟寿吐雾",乃古晋城八景之一。在祟寿的多数碑碣中都记载了这一景观。何为"祟寿吐雾"?雍正七年(1729)的碑记中云:"其喷云吐雾,缥缈缤纷,散漫鏖空,幻为异彩。"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奇观呢?陈廷敬在《装绘祟寿寺碑记》中云:"余徲年闻吾郡八景之一'祟寿吐雾者',心甚异之。询其事,或以为雨花云,或曰白毫光也,其说不一。大抵地气锺秀……"张作霖《重修祟寿寺碑记》载:"何烟霞之澄鲜,仅见于斯寺而于他不复闻,是必有故……诸峰环列,势若星拱,于是知氤氲之霭霭不见于他,而仅见于斯,实天之钟秀于斯寺也。"有碑亦云:"或为山川灵胜,乾坤秀川,钟于此而时一巨观也。"几乎一致认为,是山川灵胜之故。据当地百姓所传,寺中原有一井,井中常常喷云吐雾。也有人说,寺中偶见一缕白光冲天而起,五彩缤纷,白毫光中现金容,乃精诚所致,玉石为开,是寺中僧人修练虔诚所致。究竟是何原因,陈廷敬亲自前来考察,也未弄清,竟成了一大历史迷案。
  喜逢国泰盛世,祟寿寺被辟为居士林。泽州县佛教协会会长王正国居士带领广大居士自筹资金,对祟寿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有力地保护了国家文物,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正如陈廷敬所说:"从来庙宇之废兴系风俗之盛衰。盖人贫则忧,忧则享祀废;人富则乐,乐则善心生"《装绘祟寿寺碑记》。经过广大居士的努力,祟寿寺以新的面貌吸引了八方游客。

景区图片


泽州崇寿寺释迦殿   作者:瓶底儿


北魏造像


康熙年间陈廷敬写的文章    作者:瓶底儿


泽州崇寿寺掖门   作者:瓶底儿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09年04月21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

所有评论(11)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