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乡里·云上石屋 隐居乡里·山楂小院 隐居乡里·黄栌花开 隐居乡里·桃叶谷 天气预报 地图查询 火车查询 打折机票 住宿预定 站点帮助

四川眉山洪雅柳江古镇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2日 编辑:阳光照进心里 访问:154079 评论:70条 发表评论! 纠错!


                                                     (柳江古镇   作者:酒戈)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与现代建筑一水之隔的是明清时代的建筑。一座座古朴的木板房吊脚楼依着根枝盘错的黄葛古树,木板房半边街的尽头,连接着一条石板长街,不着一字,尽现街道的沧桑古朴。
  柳江镇依傍的河流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与杨村河。两条河汇集于柳江镇,在合流处形成一个河中小岛。岛上绿树掩映处隐隐有民居,颇有诗情画意。据说小岛早年被一画家买下定居,让人不由赞叹这位画家的眼力。
  古镇从来多古树。柳江古镇不仅生长着许多巨大的黄葛、麻柳古树,还有一株据说已有200年树龄的黄桷兰。那株高龄黄桷兰高达数十米,枝繁叶茂,且花香袭人。让人称奇的远不止此,与这株黄桷兰一墙之隔的曾家大院中有一株奇树,树上挂满了像豇豆般细细长长的果实。当地没人知道它的名字,也没人知道它的来历,我们只好称它为“豇豆树”。长有“豇豆树”的院子叫曾家大院,占地11621平方米,有四个四合院,三个戏台,院中有观景台,八字龙门,小姐楼,书房,石牌坊,还有牡丹园、荔枝园和休闲亭,足见院主人昔日的豪华气派。因为院主人的父亲名字中有一“寿”字,曾家大院便以“寿”字笔画设计修建,颇有创意。

景点信息:

  地址:柳江古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位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距成都147公里。
  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柳江镇位于洪雅县。
  汽车:可以先到洪雅,然后再从洪雅出发到柳江古镇。
  自驾车路线:成雅路从青龙(43公里)转成乐,从眉山(50公里)转洪雅乡。
  联系电话:柳江古镇风景区 0833-7526101 洪雅县旅游局0833-7403356
  投诉电话:眉山市旅游局0833-8168499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柳江古镇餐饮、住宿服务设施齐全。
  住宿
  望江客栈
  位于江边,视野不错。楼下有饭馆。
  电话:0833-7526391
  价格:有两人间,三人间,30~40元/人
  周边景区:峨眉山、三宝古镇、罗坝古镇、止戈古镇、高庙古镇、瓦屋山、槽渔滩

旅游小贴士:
  1. 曾家大院位于玉屏街上。
  2. 柳江街上的野生河鱼价廉物美,野生黄辣丁15元/人。

景点地图:

柳江古镇方位图



景区相关资料:

  垂柳水边摆,一镇江旁立。往瓦屋山国家森林去时,就能见到这柳江老镇。镇上来来去去就是那几户名字好记的特色人家:x家房子、x家谷子,都是旧时的大户人家,叫起来古色古香,看起来却又犹如泼墨山水。
  于是这一方青山碧水中,在灰灰的石瓦、长长的柳丝拂映遮掩下的古镇,就于7月的艳阳之中,成为了一副浓淡相宜的夏日山水画卷。

  面观峨嵋群峰的曾家大院

  建于清朝年间的曾家大院位于柳江古镇北面,通往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与玉屏国家森林公园的分道处。大院在设计上花了一份苦心,若从空中俯瞰,其平面图就是一个繁写的“寿”字。绕墙行走,则有犬牙交错之感。
  大院由两个院落组成,一个大门进出,大院有两块大的空地,中间是一幢三楼一底中西合璧式的楼将大院一分为二。大院内共有三个戏楼,方向、形制各异。早已没有人居住的大院显得空空荡荡,院落里只有几只老母鸡在找虫吃。环顾四周,挑檐、楼廊仍然那么精美,整个大院在当年算是一方豪宅了。
  最为奇特的是,临河一边为了追求寿字的形,其围墙、房屋的结构如同锯齿状,凹凸弯拐,显得非常怪异。那些跟着房形而凹凸弯拐的栏杆、房间则显得神秘莫测,又很协调,这定然出自民间建筑大师之手,只不过当初工匠地位低下,没有留下姓氏,否则还有可能载入史册,让大家也记住他的名字的。
  站在三楼的窗前,往南面眺望,只见峨嵋群峰绵延起伏,轻柔的河风时不时撩乱你的头发,几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寂静的氛围,让你的想象再度飞扬。
  木质的建筑总是让人觉得很有亲切感,走累了,坐在美人靠上是一种惬意,连屋檐下那些透空镂花的器件也无一不透出一种灵气。眺望河对岸的一字排开的柳江古镇,能觉察到当年主人的几许孤傲之气。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无论曾家大院修建得多么有气魄,装修得多么豪华,在今天都让人感到莫名的寂寥。偌大的院落鲜有人迹,有时大门紧闭,只能在外面偷偷的打望一番。这座豪宅在解放后曾作为镇政府的办公楼,为了保护古迹,镇政府又迁了出来,楼上楼下散落许多已经无用的日历、办公桌等,不知是谁还在二楼的屋檐下养了几只鸽子,它们与鸡成了这里的居民。
  于是游客们来了又走,先是为曾家大院的建筑所折服,然后又在那种残败中遗憾而去。


                                     (融合在一起的树和房屋   作者:中帝人)
  古榕树下的老街

  柳江的老街距曾家大院不过数十米。穿过狭窄的胡同,一个整洁古朴的小镇便出现了。木门、木窗、青瓦以及瓦上不经意长出的几丝绿色,与钢筋水泥群碉式的大都市相比,多了几分诗意。
  去一个地方,你不用多问,就看当地人的眼神便略知大概此地的富足或者安闲。老街上的住户很少了,他们用自然而闲适的目光注视着外来者。纳鞋底的妇女,打川牌的汉子,在家休息的学子,路上自由奔跑的狗,这就是小镇的全部。惟一稍显嘈杂的声音便是外来客人的脚步声和赞美声了。
  顺着小镇往东行走,在遮天蔽日的大榕树扶疏的身影下,到了花溪河边,远山含黛,朦胧中竹影摇曵,炊烟袅袅,山、树、青瓦木屋,一并倒映在清亮的小河之中。小河上有人为筑成的石路,当地人称之为跳蹬,是连接两岸的通道,石路的铺设阻止了水的流动,源于千山万壑的涓涓细流便在这里铺洒开来,驻足停留的水由此平静得如同镜子,成了当地人家浣衣洗菜的地方。
  竹林摇曳下的小河中有老人在用拦河网捕鱼。渔猎,在外人看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古镇,就既是劳动又是享受了。但老人注定是打不到鱼了,因为这条河里的鱼成了稀有动物,而且老人的网显然也敌不过那些渔船上经过训练的鸬鹚。但老人非常执着,没有在意,仍然如昔劳作,满怀期待。
  河的上空,一只白鹭亮出优雅的身影,无声地滑过宁静的小河。
  回望身后临河而建的吊脚楼,卵石垒砌而成的屋基,大小不同的青灰色石头布满青苔,布满了许多沧桑、动人的故事,只是它不能言说,不能讲述古镇的过去。
  这些民居的大门在老街上,进得大门,便觉凉爽怡人,透过天井洒下来的光线,呈现在眼前的是黄褐色的木板墙以及那些随意栽种的普通花木。那些天井、石板地、木墙和石质水缸都透出非常古老的光,在眼前跳动飞舞。要不是家家户户通了水电,生活有了一些现代气息,还疑是到了从前的岁月。走到尽头,推开窗便见到那条不知道名字的小河和满目苍翠的大榕树以及含黛的远山。青灰、赭、翠绿、青绿是这里的主色调。本来有些灼人的阳光,透过满眼的枝叶之后,便化作了温婉可人的有着动人色彩的光斑,星星点点,在带着几许沧桑的老房子和青石板上弹出一些节奏。
  原来的街市就是吊脚楼下一条1米左右宽,不到400米长的人行道,青石铺就的石路,一头连着大山的深处,一头连着通往山外的公路。山上山下,山里山外的人们便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易,当年交易生猪的市场已长满了青草,几只小鸡在里面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食。几株要两三个人合抱的黄桷树正用遮天蔽日的绿色为古镇增添一些夏日的气息。谁也不愿意走了,就地而坐,眼望河水及对岸茂密树丛中的民居,一任潮润、夹着植物芳香的空气清洗被都市浊尘污染的肺。
  古镇上的人喜欢热闹,大都搬到离此二三分钟路程的新街上去居住了,只有那些被热闹弄得心浮气燥的城市人才会到这些被当地人称作“烂房子”的地方来。
  没有多少人居住的古镇因此便显得有些空空荡荡,它就这样静静的在花溪河与柳江的中间有些孤寂地站立着,一任时光如水,晃晃悠悠流向远方,流向寂寞的深处。

                      
                                           (钓鱼的人 作者:川川)
  百米钓线跨柳江

  古老的吊脚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下,显得尤为怡情和静谧;各种鱼儿在清澈的柳江中畅游;溪面上,阳光撒下的万道碎金把柳江映成了一幅天然画卷。  
  为众“雅女”们传授抬钓技艺的是79岁的李树云大爷和他的搭档———本名朱冬灵的“哑巴”。李大爷选了一个水流较急的岸边,把钓线的一端交给“哑巴”。只见“哑巴”娴熟地拿着钓具,牵着钓线(又称主、母线),敏捷地穿过100多米宽的水面,到达河对面,安装好钓具。随后又在横跨河面的主、母线中央,逐一安装好鱼漂、铅坠、鱼钩。“哑巴”将上了饵的鱼钩沉入潺潺流淌的水中,然后很默契地配合李大爷收放、起浮着两条150余米长的主、母线。默契配合最关键。“抬钓主要靠两个人默契的配合”。李大爷说,像柳江江面有100多米宽,即使竖起耳朵,也听不清对岸人在说些什么。李大爷正说着,不经意地那么一收主钓线,4条小“白条子”麻麻鱼就活蹦乱跳地上了钩,乐得河对岸的哑巴“哇哇”大叫,女孩儿们则欢呼雀跃。  
  “为啥传统的个人垂钓半天钓不到一条鱼,而你们这样‘拉拉扯扯’地眨眼功夫就钓了4条鱼”、“你们的钓线老是这样收收放放地动着,为啥鱼儿还要吃饵”……重庆美眉苏捷、内江妹子补崖星和夹江妹子董晓琴一个个地发问。经渔民用哑语翻译,“哑巴”回答说:有3个原因:一是饵边是个“鱼窝子”;二是雨后放晴鱼很活跃;三是老天保佑,你们远道而来,给你们的奖赏。至于我们为何老是把钓线收收放放,主要是为了使鱼认为是活食,诱鱼上钩。  
  美眉们按捺不住一显身手的冲动,从“哑巴”手上接过钓具,与河对面的李大爷抬钓起来。但折腾了老半天也没“抬”起一条鱼。最后,在两岸师傅的指点下,她们终于抬起了一条鱼。  
  “抬钓”适用于大江大河。获2002年四川省第三届“新浪杯”钓鱼比赛冠军的洪雅籍全国垂钓高手王卫东,对柳江“抬钓”研究颇深。据介绍,“抬钓”在洪雅柳江已有上百年历史。这种钓式突出一个“抬”字,整个场景颇似两人在河两岸抬东西,其主钓线充当的是“扁担”的角色,特别适用于在大江大河“抬”鱼。其主钓线可跨越400-500米宽的岷江或长江。


过桥   作者:高原牦牛


柳江古镇老店   作者:知乐


苏式老建筑   作者:幸运星


画中的风景   作者:杰哥


曾家大院内部 作者:两味茶


曾家大院内部 作者:两味茶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6年09月12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

所有评论(70)最新评论

  • 引用 洪峰 于 2014-05-09 19:57:58
    不错,有机会还去。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9-11 16:44:25
    不错,有时间会去逛逛的。。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9-09 15:18:32
    在柳江古镇,早餐要吃杷哥小吃,午餐吃九大碗,休闲时尝尝万岁凉粉,夜宵可以来点河边烧烤。如果你来柳江没有尝过这些,可以算是白来了。
  • 引用 平湖秋月 于 2013-09-01 23:17:07
    柳江古镇,是人们夏天纳凉、避暑休闲的好去处,民风古朴、路不拾遗,是现代大都市少有的世外桃源和风景优美胜地。。。!柳江老街——有间客栈欢迎你来观光、休闲、喝茶、住宿,让烟雨柳江的溪流涤去你的心灵尘埃和浮躁。。。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8-29 12:38:54
    还么有去过,听朋友说那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干净,淳朴。。。。这星期去看看,游一游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8-23 08:20:47
    从来没有去过,准备下周二 三去,应该让我满载愉悦的心情回来!
  • 引用 鸾七 于 2013-08-22 22:21:04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8-17 17:39:22
    现在热吗
    最高气温也就30几度啦,山里面会比较凉快些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8-17 17:39:22
    现在热吗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5-16 12:48:23
    我98年8月份去过到现在有15年变化真大,再过两个月我想再去玩,希望治安好些。还有想找下住在洪江村二组的黎选华,希望认识的朋友帮下忙,我的电话:13413202148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3-04-19 20:23:29
    我叫覃满 !广西来宾市人!想去你那边玩玩 导游有吗?我的电话是13788765336 或是加我QQ289709694

所有评论(70)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码:

more该地客栈推荐

景点地理分类

华东地区(387)华北地区(651)西南地区(376)西北地区(147)华中地区(39)东北地区(98)中南地区(77)港澳台地区(17)出境游(0)其他地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