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谋新华土林 作者:不胜寒)
又名浪巴铺土林, 位于元谋县城西33公里处新华乡境内,距班果土林15公里,地处元谋、大姚、牟定3县交界处。景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新华土林高大密集,类型齐全,圆锥状土林发育良好,一般高8—25米,最高达42.8米,居元谋土林之冠。新华土林色彩丰富,土柱顶部以紫红色为主,中部为灰白色,下部则以黄色为基调。从远处看新华土林,就像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走进去犹如置身于古堡画廊中。从远处看新华土林,就像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走进去犹如置身于古堡画廊中。
实用信息
地址:位于元谋县城西33公里处新华镇浪巴铺村西一公里处
门票:70元/人
开放时间:全天
外部交通:
火车:从昆明到成都经过元谋的火车每日共有三趟,发车时间分别是7:43、12:38、18:22,到达元谋的时间分别是15:13、16:25、22:04,快车4个小时,慢车约6个小时。
汽车:昆明西北部汽车客运站有公共汽车直达元谋县,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平均约一小时一趟。
推荐乘坐汽车,时间宽裕容易安排接下来的行程。
内部交通:从元谋县客运站乘坐到新华土林班车,行程大约1个多小时。
自驾车:
1、昆明——富民——武定上高速———元谋——土林出口下高速,下高速后不要往左.那是去物茂土林的,往前1公里再右拐—-苴林——平田——走完28公里到新华中学大门口 往左拐---- 河外土林——小村桥—-浪巴铺土林(黑绍武“摄影之家”)
2、红土地——倘甸——九龙---翠华——禄劝——武定上高速——元谋——土林出口下高速。从东川红土地到浪巴铺土林有300公里,最快也要6个半小时。
景区电话:0878-8310055
投诉电话:0878-8212755(元谋县旅游局)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距离元谋县城大约30多公里,县城的相关旅游服务设施比较齐全。
景区官方网站:http://www.ymr.com.cn/
住宿:浪巴铺村都有农民旅馆,有简易的卫生设施,可以提供餐饮,价格低廉,一般30-50元一天。县城二星级宾馆和普通酒店数量众多。
推荐住宿:
元谋宾馆
地址: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谋宾馆
价格:90元/间
联系:0878-8212929 15912925289
推荐理由:离元谋土林很近,门口有专车前往。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253.html
驴子飞客栈
联系电话:15987244539
价格:60元/天/人(包食宿)
黑绍武摄影之家
联系电话:13987079626
价格:50、60元/天/人(包食宿)
周边景区:班果土林 物茂土林
旅游小贴士
由于景区尚未开发,进入景区请务必注意安全,量力而行,最好能请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当向导。
景点地图

浪巴铺土林(新华土林)方位图(点击查看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云南元谋的浪巴铺土林又叫新华土林,地处元谋、大姚、牟定3县交界的大山深处,位于元谋县的新华乡。浪巴铺土林面积约1.4平方公里,它以其奇特而壮观闻名于世——土林色彩丰富,顶部以紫色为主,中部呈灰白色,下部则以黄色为基调,点缀以褐、灰、白、黄、绿、棕等颜色,置身其间,仿佛面对一个远古的梦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受油然而生。

(土林的颜色 作者:闲云孤鹤)
事实上,这些奇异而壮观的景象是以水土的侵蚀为代价的。土林形成于300万年前,第四纪湖河积淀下来的沙子和粘土中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这些泥土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冲刷,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形成土林。雨水不仅溶解土状堆积中的钙质成分,而且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碳酸钙又将沙土胶结起来,所以土林的种种形状能长期保存下来。尤其是砂土中的矿物质很多,使得土林呈现出粉红、桔黄、浅蓝、玫瑰红等颜色。在阳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土林的色泽还会不断变幻。浪巴铺土林高大密集、类型齐全、圆锥状土林发育良好,一般高8—25米;最高的一座达42.8米,是元谋土林之冠。
置身于这些高低错落的土林中,仿佛是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里!这些土土柱形状各异,放眼望去,惟妙惟肖,有的如观音菩萨,有的像威严武士,有的如锥似剑,有的如亭亭少女;有的似人物、似动物、似飞禽,似巨笋;有的土柱顶部长有各种野花或杂草;有的砂石垒垒……各种形态不同的土柱混杂分布,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浪巴铺土林周围分布着几个大小不等的水库,其中浪巴铺水库水清似镜,土林倒映其中,如诗如画。土林中还有几条潺潺小溪,因此植被较好,竹子、松树、灌木、花草点缀在土柱峰丛间,还可见到野兔、雀鸟等小动物。
景区图片

俯瞰新华土林 作者:不胜寒

走进土林深处 作者:不胜寒

像柱子一样的土林 作者:不胜寒

新华土林 作者:广州天地人

登高才能看的远 作者:黑绍武

喜欢土林的摄影者 作者:黑绍武

土林一角 作者:不胜寒

土林里吃草的牛儿 作者:高原牦牛

当地的孩子 作者:老杨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