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地风光 作者:官网)
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顺义区杨镇镇域西南,距城区约35公里,以杨镇苇塘湿地为核心,总面积1615公顷,素有“京东大芦荡”、“京郊小白洋淀”之称。汉石桥湿地处于潮白河冲积扇中部平原区,属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目前北京市惟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也是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有芦苇等野生植物210多种,是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和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目前已记录到鸟类近150种,约占北京市鸟类种数的50%,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科研价值。同时,记录到陆生哺乳动物12种,两栖爬行类10种,鱼类19种,昆虫近百种。
景点信息: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杨镇,距顺义城区15公里,距市区约35公里。
门票:无
开放时间:8:30-17:00
交通:
公交车路线:
918路公交车(东直门—三元桥—顺义城区—南彩—杨镇三街下车乘出租车)
自驾车路线:
三元桥—机场高速—机场南线—京平高速—木燕路出口—北务方向直行8公里;
三元桥—京密路—枯柳树环岛向东—顺平路—木燕路口向南3公里。
联系电话:010-61411577 61411200
联系邮箱:kepulvyoubu@126.com
景区官方网站:http://www.hsq.bjshy.gov.cn/index.jsp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
1.景区内有游客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咨询、讲解、售卖、行李寄存等服务。
2.停车场:共有百余个车位,可免费停放车辆。
3.在双子湖公园码头,现有大型游船2条,电瓶船、脚踏船100条。大型游船可承载22人,适合团体乘坐。
4. 在双子湖公园码头南侧,现有情侣自行车30辆、双人观光车50辆、四人观光车60辆。
5.景区内有芦荡苑餐厅和双子湖餐厅,其中芦荡苑餐厅有2个水上竹楼、14间包间及大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提供湿地特色的饮食。双子湖餐厅有春、夏、秋、冬4个包间,大厅可同时容纳50人就餐,提供精致的湿地特色饮食,烧烤区可容纳150人就餐,户外用餐区可同时容纳200人用餐。此外,还有自助烧烤区:可同时容纳150人户外烧烤;特色快餐区:可同时容纳200人用餐。
6.在景区内还可以钓鱼。景区也有提供钓具出租。
7. 真人CS项目位于码头东侧,占地面积80亩,适合丛林游击、平原对战、抢占高地等多种野外战役,给您最真实、最震撼的感受。
8. 帐篷露营项目位于码头东侧,地理位置优越,可欣赏到香蒲、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及白鹭、苍鹭等鸟类,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呼吸郊野清新空气的同时进行荒野露营体验,忘却城市的喧嚣,享受自然的快乐!
住宿:
在景区周边有一些小旅馆可以住宿,附近还有一个温泉度假村;或者坐15分钟的车程到顺义县城住宿。
顺鑫温泉绿色度假村
介绍:四星级度假酒店,位于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西南,距湿地约十分钟车程。
预定电话:010-89485588 010-89485689
价格:标间 680元/天
金顺烟旅馆
电话:010-81483222
地址:顺义城区中山南大街4号
价格:80元/双人间 100元/三人间
周边景区:蟹岛、潮白河森林公园、张坊古站道、唐指山风景区
旅游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节:
1.最佳观鸟时间:每年的3月到5月、9月到11月是鸟类迁徙的季节,大批鸟类在汉石桥湿地停歇觅食,这两个时间段最适合进行观鸟活动。
2.最佳观赏莲荷时间:5月至7月是睡莲盛开的季节,有淡紫红色、深玫瑰红色、橙黄色、粉红色、黄色五个品种。7月至9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有紫色、淡粉红色、淡黄绿色、粉红色、浅玫瑰红色、深粉红色六个品种。
3. 最佳赏苇时间:4月至11月是观赏芦苇的最佳时间,可观测到芦苇从发芽、生长、茂盛、开花,由翠绿变金黄的整个过程。
景区地图:
交通地图

景区方位图

景区相关资料: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城区东南,总面积19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约3000亩,是北京市平原地区唯一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保护区内记录到鸟类153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7种,野生植物292种,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的栖息地和中转站。
汉石桥湿地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京郊著名的休闲胜地。园内各种娱乐设施齐全,现有水上、陆上娱乐项目十余种,包括:大型观光游船、电瓶船、脚踏船、水上自行车、趣味自行车、电瓶车、野营帐篷、真人cs等,可供青年、老年和孩子等不同年龄的游客选择。其中水上项目的游船及陆地项目中的趣味自行车独具特色,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游客可乘船游览,纵横曲折,尽情领略湿地特色美景。
每年的3月至5月、9月至11月是鸟类迁徙的季节,大批鸟类在汉石桥湿地停歇觅食,这两个时间段可以看到一些少见的候鸟:如银鸥、大天鹅、白腰草鹬等。游客可登岛观鸟,领略百鸟齐飞的壮观景象,尽享回归大自然的惬意。而在路边休闲小憩,观赏多彩的睡莲、荷花,尽享湖光水色的美好景致,也是周末自驾一族不错的选择。
为更有效的保护典型的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从2003年起,顺义区投资2000多万元,启动了一系列湿地恢复、保护措施,改造、加固湿地环湖路,疏挖防火隔离带;为吸引更多珍稀鸟类,建起了鸟岛和观鸟台;在建设荷花塘和多彩睡莲区的同时,复壮芦苇600余亩,完成湿地周边绿化等工程建设350亩。通过有效实施水质改善和植被恢复工程,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6—2010年)》,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成立之初被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大功能区域。其中,核心区面积163.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61%,主要功能是保护、科研科普;缓冲区面积12.1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64%,主要是起到保护核心区的作用;实验区的面积是1724.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0.75%,主要用于湿地恢复、植树造林及开展科普、旅游等活动。

(映日荷花 作者:官网)
保护区看点
1.科普展厅
以动植物、风光、湿地知识为展示内容,以图片为展示形式,展现湿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而宣传保护湿地的作用和意义。
2.湿地植物园
匠心独具的“中国印”水系,为鸟类营造了理想的栖息地,生活着鸟类20多种。水系内共有植物80余种,其中人工种植的有睡莲、荷花、黄花鸢尾等20多种,自然生长的有荇菜、慈菇、泽泻等50多种。是理想的动植物认知场所。
租一只船儿进入弯弯曲曲的河道,片片分布的芦苇丛,在此中穿行,不时会惊起野鸭,真的是“惊起一滩鸥鹭”。
3.观鸟厅
观鸟厅设在保护区的观鸟岛,四面环水,有通仙桥与陆地连接,厅内开设视频、视听、望远镜三种观鸟方式向大众展示湿地自然资源。
视频观鸟也就是利用先进的无线视频设备,将无线摄像头安装于鸟窝附近,通过无线传播及投影设备将图像在观鸟厅内放映。游客可在观鸟厅内可以清晰地看到鸟类的栖息、繁衍场景。同时,观鸟厅内还设置了40倍望远镜4架,便携式望远镜60个,可以远距离观察鸟类活动,看到小白鹭、大白鹭、黑水鸡、绿头鸭、斑嘴鸭、青头潜鸭、灰头麦鸡、池鹭、苍鹭、灰斑鸠、戴胜、喜鹊、大苇莺、黄苇、金眶鸻等几十种鸟类。
4. 野钓区
野钓区有70亩水面,有草鱼、鲢鱼、鲤鱼、鲫鱼等多个品种,河岸上杨柳高大挺拔,凉风习习,还原天然环境的野钓风趣。
汉石桥湿地保护区资源情况
一、植物资源
汉石桥湿地有植物292种,主要是以芦苇为代表的沼生型植被群落,包括沼生植物、浅水植物、伴生植物、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其中水生植物45种、湿生植物68种。
二、动物资源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5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黑鹳、金雕),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另有记录表明,汉石桥湿地还有草兔、刺猬等哺乳动物,丽斑麻蜥、虎斑游蛇等爬行动物,以及两栖爬行类10种,鱼类19种,昆虫近百种。
汉石桥湿地的形成
若要用两个词来形容湿地的形成,那就是"因势利导"和"得天独厚"。原来,汉石桥湿地属潮白河水系,其所处位置是箭杆河支流蔡家河下游一片天然的低洼地。由于外围南、北、东三侧地势较高,雨水和地下水等会从三面流向西边洼地,在此处形成一处集水区域。也正因如此,历史上这里还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1958年,当地政府为防洪修建汉石桥水库,当时水库的总库容为500万立方米。后来,由于北京地区连续干旱等原因,上游河道断流造成了水库水位逐年下降,渐渐变成了半干涸的苇塘,库区也逐渐形成以芦苇、香蒲等水生和沼生植被为主的湿地。
那么,湿地的形成又为什么被称为“得天独厚”的呢?据多年来一直在汉石桥湿地进行考察研究的首都师范大学湿地研究室主任洪剑明介绍,当地的土质属于黏土,湿地保护区浅部地层有3至4层厚黏土层,水流到此除了蒸发,极少下渗,有利于水的保储。这样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汉石桥湿地,也给花鸟虫鱼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芦苇的茂密,人迹的罕至,使这里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景点图片:

飞翔的鸟 作者:官网

荷尖上的鸟儿 作者:官网

春雨 作者:官网

等待妈妈 作者:官网

游船 作者:官网

白鹭划过水面 作者:官网

踏春 作者:官网

落霞伴鸟归 作者:官网

白鹭戏水 作者:官网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0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