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乡里·云上石屋 隐居乡里·山楂小院 隐居乡里·黄栌花开 隐居乡里·桃叶谷 天气预报 地图查询 火车查询 打折机票 住宿预定 站点帮助

西藏阿里扎达土林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1日 编辑:漂泊远方 访问:19566 评论:8条 发表评论! 纠错!


(扎达土林 作者:狼狼)

  扎达土林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

景点信息
  地址:西藏阿里扎达县境内
  门票:联票200元/人,包括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和扎达土林等扎达县的所有旅游景点,学生持证半价。(在扎达县入口处都有售票点)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
  到扎达一般从狮泉河出发,包车往返需2000-3000元,行车约6-8小时。如果从冈仁波齐神山北上,又或离开扎达后继续南行,可考虑在距离狮泉河136公里的那木加(或叫那不如)下车,再前往扎达。然而往扎达的便车并不多,可能要在这里的旅店住宿。
  从狮泉河往扎达有两条路,老路从那不如路口进入,大约250公里。新路从巴尔兵站进入,大约350公里,新路条件较好,越野车需大约6小时。两条路风景各有千秋,黄昏风景最好。狮泉河虽有班车往返扎达,正常的话每天中午发车,但人少往往会取消。
  景区联系电话:0897-2622822(扎达县旅游局)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距离县城很近所以银行、医院、加油站也比较多。
  住宿:扎达县的标间一般是100-150元/间。也有便宜的住宿,邮电招待所、武警招待所或阿里古格宾馆等较便宜些。
  周边景区:托林寺 古格王国遗址 玛旁雍措 冈仁波齐峰 拉昂错 纳木那尼峰 日土山洞古壁画 温泉湖温泉

旅游小贴士
  1、最佳观赏点:在县城以南几百米的象泉河谷台地是观赏土林的最佳地点。
  2、最佳拍摄点:在托林寺附近的广场上,广场边几十米深处,便是宽阔平坦的象泉河网状水系了,河谷的两岸土林纵横,似城堡、似佛塔、似菩萨、似宫殿,延绵数十公里。

景区地图

扎达土林交通示意图

景区相关资料
  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
  远远望去,满眼的金碧辉煌;近前观瞧,道不尽天工巧夺。那举世所无的奇观,像庄严宏伟的庙宇,像壁垒森严的碉楼,像恢弘高耸的佛塔,像极尽豪华的古代宫殿,像古朴威严的欧式城堡,也有的或如万马奔腾、昂首啸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诚静坐,天工万象,无可尽数。

  扎达土林地理位置
  从狮泉河沿日阿公路往南,行255公里进入象泉河谷,便抵阿里扎达县。扎达县有著名的土林地貌风光区。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扎达土林属第四纪次生构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经漫长时期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遍布整个扎达县内。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低错落的“土林”千姿百态。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严整的山体有的宛若一字排开的罗汉,有的酷似鳞次栉比的城堡,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生动富丽。县城边的狮泉河和土林绚丽异常。河边的陀林及附近废圮的佛塔在暮色之中神秘而庄重。


(走进扎达土林 作者:卢海林)
  扎达土林成因
  扎达土林扎达林地貌是阿里的一大奇观。扎达土林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地质学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递减,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侵蚀,终于雕琢成今日的模样。扎达土林从北西到南东,海拔大体在4500米上下,绵延175公里,宽达45公里,是一片貌似北方的黄土高原。在245-6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海拔还相对低矮,在这两大山系之间,是一个面积广达70000平方公里的外流淡水湖盆,来自两大山区的河流,携带了大量砾卵石、细粉沙和粘土堆积于湖中。
  随着高原不断上升,湖盆相对下陷,在数百万年间,湖盆中积累了厚达1900米的堆积物,主要是夹有砾卵石层的棕黄、褐色或灰黄色的半胶结细粉沙层,不仅外貌酷似黄土,而且由于有钙质胶结,具有类似黄土的直立不倒与大孔隙等性质,为以后风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种地貌造型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扎达湖盆在数百万年间经历了沧桑巨变,早期是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在海拔大约2500米的海滨,驰骋着以三趾马和小古长颈鹿为主的动物群,湖中生长着似天鹅绒鹦鹉螺和介形虫等淡水生物,后期气候逐渐转凉,过渡到温带森林到草原气候。
  从200多万年前起,高原整体作大幅度隆升,在湖盆与其下游的印度河平原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古扎达湖盆的湖水经由古朗钦藏布急速外泄而最终被疏干,暴露出来的湖底在干旱、寒冷的气候环境中,地表植被稀疏,受到河流和季节性水流的冲蚀,形成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原本平坦的高原湖盆面被深深刻切。在沟谷之间的悬崖上,雨水和细流沿垂直的裂隙或软弱带向下冲刷,较为完整和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板状或柱状土体,突出在崖头或崖壁上,犹如残墙断垣,远远望去,整个土体就像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古堡,因此又称古堡式残丘。有些板状或柱状土体被剥离开崖壁而成孤立的土柱、土塔,如此柱、塔丛生,便成为著名的土林。
  扎达土林中有一些形态怪异的土体造型坐落在崖壁和土林上,拟人拟物或拟兽,任凭人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中国各类土林分布甚广,而扎达的土林高大挺拔,在高原的雪山和蓝天衬托下别具特色。昔日沉积在湖底的岩层,以不同的色调、层理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包容在岩层内部的古动植物化石,为人们解读高原古地理、古环境的变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这里是科学家们研究高原隆起的大自然实验室。扎达土林已经具备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

  扎达土林的风景介绍
  扎达土林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分布着石林、土林、冰塔林等各种特殊的自然景观之“林”,但以景色壮观、气势庞大而论,没有一处能超过扎达土林。阿里扎达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明丽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土林里的“树木”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叹不已。
  扎达县城外围的山坡上,土林到处都是,可从县城徒步前往。往来扎达时,在途中停车,就可看到大峡谷般的景色。其中又以毛刺沟的土林最为壮观。这里严整的山体,酷似一座座土城古堡,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浩大壮阔。扎达土林是世界仅见的处于发育和成长期的大型土林,其数千平方公里的规模也属世界罕有。
  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去,但见高平的山顶都被纵向切割侵蚀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群山连成巨大的土林耸立其间,土林的深处还隐藏着片片小绿洲,这一地带被地质学家称为“扎达盆地”。 感觉上的扎达确实有着盆地的特征,但当进入扎达县城——一个建于象泉河畔、托林寺边上的小城镇时,却会感觉好像置身于河谷之中,完全没有盆地的感觉。难怪科学家在作出“扎达盆地”的定义后,接着又解释说,“扎达盆地”实际是一条长百余公里,平均宽度约30公里的象泉河谷。


(扎达土林和狮泉河 作者:卢海林)

  扎达土林立于盆地之中,旅者可以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力,更为它的造化所震憾。这扎达盆地里独特的自然地貌、这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片土林;峡谷与土林层层叠叠,绵延不绝。这是一种独特的“水平岩层地貌”,是高平的山顶被纵向切割侵蚀成的一条条深深的沟壑,变成了土的林海,但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的艺术,就好像是大自然特意造出来、专门是为了向人类展示其魅力似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包括人文工作者——都迷恋着扎达的土林。
  扎达土林大气之中还透着秀气及一丝灵气,好像天生就是与人世相结合似的。任何一座土丘,任何一群土山,任何一片土林,都可以让旅者有所思索。在神秘的历史背后,依稀中感觉到这土林就像是在再现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一样。扎达县城依着托林寺一路向山边发展。托林寺虽然是千年古寺,却也与民居、学校错落相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象泉河边的—大片土塔林,就与民居粘得紧紧的。
  人们都说阿里扎达的霞光是最美丽的,霞光中的土林是最迷人的。那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明丽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叹不已。
  扎达土林位于这片土林的边缘,象泉河谷的南侧。日落时分,寂寥的村落与大地共融一色,仿佛昭示着世界亘古如斯般平静。然而,在距今大约1100年前,同样的金色余晖中,伫立着的却是强盛一时的古格王国的辉煌宫殿和宏伟寺院。从现存的残颓遗址可以想见,当时气象之盛,场面之巨,远非眼前这般光景可比。札不让,从一个巍峨的都城到寂寂无名的小村地名的嬗变,多少令人在感叹天地造化土林之功以后,又叹世事沧桑之巨变。

  扎达土林与古格王国
  这一带的土林中有多处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还有广泛分布的岩画,有人据此认为,苯教传说中象雄古国的都城琼隆俄卡就在今阿里扎达境内的琼隆地方。
  在距今约1100年前,同样的余晖中,伫立着的却是强盛一时的象雄王国和古格王国的宫殿和寺院。从现存的残颓遗址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场面的巨大,远非眼前这般光景可比。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古格曾经创造了奇迹,而如今这一切都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些斑驳的遗迹和大片的黄土。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
  而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古格盛产黄金白银,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充分体现了当时皇室生活的奢华程度。古城的围墙也是石刻艺术的宝库。城墙角的碉堡当年虽是作防御之用,但却是战争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结晶。扎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县城很小,只有一条主要街道,藏人和汉人都能见到。县城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不停广播的大喇叭,仔细留意才发现它原来是来自军区大院里面,经了解才知道,由于扎达位于中印边界,属于国家边防地区,因此军事戒备也很严格。
  许多国人所写的关于扎达土林的书及文章,都喜欢将扎达士林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比较,甚至说扎达士林像极了美园的西部大峡谷。但一位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做过考察的学者,到了扎达后,在扎达土林的里里外外爬滚了好几天,始终觉得扎达就是扎达,科罗拉多就是科罗拉多,两者毫无相像之处。

景区图片

神奇的扎达土林 作者:卢海林


远望扎达土林大峡谷 作者:卢海林


扎达土林印象   作者:不迟到


走进扎达土林大峡谷 作者:卢海林


扎达土林大峡谷的牛群和马群 作者:卢海林


神奇的扎达土林 作者:卢海林


像城堡一样的扎达土林 作者:卢海林


扎达土林晚装 作者:摄鬼


走进扎达土林大峡谷 作者:卢海林


日出的扎达土林 作者:卢海林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0年05月21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

所有评论(8)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