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临猗双塔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2日
编辑:漂泊远方
访问:17747次
评论:10条
发表评论!
纠错!

(临猗妙道寺双塔 作者: zetsubou)
又称"雁塔",位于临猗县城北隅双塔学校内,据《猗氏县志》及两塔碑文载,两塔创自隋唐间,宋代重修。此处历为寺院,先后名为"妙道寺"、"双塔寺"、"雁塔寺"。明太祖洪武年间置僧正司于寺内。两塔东西排列,相距50余米。双塔之门,对向而立,俗称西塔为"白蛇塔",东塔为"许仙塔"(塔之七层画有许仙像)。每年七夕,有"双塔交影"之称。又因双塔上雁巢丛结,黄昏时小雁环飞,故亦称雁塔。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未评级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城北隅双塔学校内
门票:无
开放时间:在学校内,要看学校的开放时间
交通:运城到临猗非常近,你可以从运城汽车站坐公共汽车到临猗县,车票10元左右,半个小时就到临猗了。然后打的前往双塔。
景区电话:0359-2223637 2085615(运城旅游局)
投诉电话:0359-2223637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学校有停车场;双塔就在市区,加油站、医院、银行这些配套服务周边就有。
住宿:
猗顿温泉宾馆
地址:运城县城北大街129号
电话:0359-4066122
周边景区:临猗博物馆 临晋大堂 猗顿陵墓 绛守居园池 绛州大堂 新绛隆兴寺 绛州钟楼 绛州乐楼 绛州鼓楼
景区地图

临猗双塔方位交通示意图(点击查看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临猗双塔,据《猗氏县志》和明万历年《补修浮屠记》碑文记载,创建于隋唐年间。但据1995年4月,清理西塔地宫时,发现有《大宋河中府猗氏县妙道寺创建安葬舍利塔地宫记》石碑中记述,葬时为北宋熙宁二年(1069)。
据此,临猗双塔应为宋代创建。 双塔寺在北宋前名曰"永福院",宋代名为"妙道寺",明康熙年间更名为"雁塔寺",后又名为"双塔寺"。历代寺院佛殿巍峨,雄伟壮观,佛像楼亭,钟声洪震,诸僧数千,香火不断,实为猗氏一大名刹。千百年来,沧桑变迁,今寺院已毁,仅存双塔。 双塔,分东西两塔。东塔,座东向西,砖灰结构,方形七级,高约40余米。一层西面壁有拱状券门,塔中为佛龛,以上均为实心柱。一、二层密檐下为砖雕四铺作斗拱,三至七层均为迭涩伸出或收刹密檐。五、六、七层,四面均有4根隐形倚柱,支撑在檐下,在此三层西面的倚柱中,各饰有一隐形拱状券门和两个横棂窗,造型非常美观。 西塔,座西向东,砖木结构,方形九级,塔形为仿楼阁密檐式。塔体一层东面,壁有拱状券门,直通塔内,一层由外壁、走廊梯级、塔心柱三部分组成,可顺时盘旋而上,直至二层。二层以上为中空,直通塔顶。
临猗双塔,不仅年代久远,而且在建筑学上,有着极其珍贵的科学价值。双塔的建造,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当地日月出没的时刻和方位,巧妙地规划了两塔的布局。每逢农历三月十六和七月十六的早晨,正月十四和九月十四或十五的傍晚,日出月落或月出日落时,日月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照射双塔,使两塔分别产生的倒影,在两塔中心连接线上交合在一起,"日光月光同时照,东塔西塔影相交",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传说的"双塔交影"的奥秘。 双塔不仅建筑独特,而且雕绘画艺术非常精美,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景点图片

临猗妙道寺双塔东塔 作者:zetsubou

临猗双塔(西塔) 作者:Cui Jinze

双塔局部 作者:99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0年12月02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