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曲沃大悲院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3日
编辑:漂泊远方
访问:17657次
评论:11条
发表评论!
纠错!

(大悲院山门 作者:尖兵)
大悲院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中心。始建于唐,院内现存献殿为宋金时期建筑。其西侧的天王殿、过殿及东西厢房为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续建。解放后曲沃县政府于1956年又对大悲院进行过重修,2006年7月曲沃县政府再次对其进行全面维修。
实用信息
景区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中
门票:无
开放时间:不固定
交通:离108国道不远,交通还算方便。曲沃县内有前往曲村镇的班车,或者从县城包车前往。
景区电话:0357-4529060 4522324(曲沃县文物旅游局)
投诉电话:0357-452906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县城有联网的农行、建行、邮政储蓄,有工商银行的银联机没有银行。医院、加油站、邮局等服务设施县城都有,还算方便。
住宿:大悲院周边住宿较少,在曲沃县城住宿就很方便,县城的住宿价位大约在100元。
曲沃宾馆,
地址:在县城中心广场对面,
价格:标准间130元/间,
联系电话0357-4511118
周边景区:晋国古城遗址 曲沃四牌楼 方城遗址 里村西沟遗址 曲沃古城遗址 曲村-天马遗址
景区地图

曲村大悲院方位交通示意图(点击查看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大悲院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中心。占地0.4公顷,建筑面积615.49平方米,南向。始建于唐,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重修。院内现存献殿为宋金时期建筑。其西侧的天王殿、过殿及东西厢房为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续建。解放后曲沃县政府于1956年又对大悲院进行过重修,2006年7月曲沃县政府再次对其进行全面维修。
大悲院布局为长方形,东西50米,南北80米,院落的东南角为宋代建筑大悲院献殿,西侧为清代所建戏台一座(已不存),戏台正北是一过殿,再往后是天王殿,并配有东西配殿,在其西院墙上,原镶嵌有十几通捐银碑。
大悲院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梁架三椽柎对三椽柎,殿内用中柱,单檐歇山灰瓦顶。柱头,补间斗拱五铺作,琉璃脊刹.吻兽,整体设计科学,结构严谨对于研究我国宋金时期建筑的结构法式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大悲院大雄宝殿 作者:尖兵)
大悲院献殿内采用中柱,减少了殿内柱子的使用,增大了室内的使用空间,大爬梁和大斜昂的采用,加之柱子的明显侧角和大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承托,使整体建筑结构严谨,重心稳定。虽然在后代的修缮中,屋顶脊兽和瓦制品多已更换,但整体建筑梁架、斗拱皆完整地保留了宋、金时期的建筑法式和风格,是宋金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同时期的建筑技术有着很大的价值。
附属建筑天王殿位于献殿西北,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房顶板瓦.筒瓦覆盖,柱头覆盖,柱头科,平身科大斗雕刻牡丹花草,明间阑额上雕有天王神像。次间.稍间阑额雕缠枝花草,普柏枋上有旋子彩画;东西配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式灰瓦顶,柱头科.平身科用大斗,三椽梁架,明间开砖砌小门,次间开小方窗;过殿面阔五间,单檐硬山卷棚灰瓦顶,柱头科.平身科斗拱五铺作,阑额雕刻缠枝牡丹花卉,柱础由上下两块石头组成,上部为鼓镜式,下部为上雕覆莲的方石处。两侧山墙由外伸出八字墙。建筑物保存基本完好。另外,大悲院献殿东侧墙上镶有四通碑刻,其中《大悲院碑记》.《大悲院重修碑记》.《大悲院新修卢舍那佛记》有较高的佛学研究价值。
相关游记
曲村不仅仅只留有天马遗址那一处国宝,只是对比天马遗址那么受关注和保护的程度,曲村的宋金建筑大悲院就不那么幸运了。
大悲院门口也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不过情况令人担忧。整个建筑群目前被曲村镇政府占用,毁坏比较严重,受保护程度与国家级保护单位的身份严重不符。现在的大门在以前估计是献殿,这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距今八百多年。虽多次维修,但主体结构仍然与《营造法式》比较符合,当数宋金风格的代表,是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宋代建筑之一。顶部的脊塑蚳吻、脊兽和砖雕牡丹等相当精美,只是有两条屋脊上的装饰已经脱落了。原本没有围墙的大殿被砌上了墙,立柱和柱础基本看不见。殿内见不到雕塑,原本应该陈列雕塑的东西两侧,如今变成了镇政府的计划生育办公室。顶部大梁留着的字迹是描述最后一次整修的时间"公元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曲沃县人民委员会维修宋代文物大悲院佛殿"。
献殿后的大雄宝殿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挂着"中国共产党曲村镇委员会"牌子的一溜平房。而且从献殿到主殿两侧应有的配殿也没有了,现在换作了两幢两层小平房,作为镇政府的各部门办公室。
此地西面是一个小院,院墙上是宣传栏,不过看着院墙下的石条基础和顶部的屋脊,感觉这也是古建筑,遂跨进院墙。如果对比前面的献殿,那么这里的建筑简直就可以说比废墟略好些。

(大悲院屋檐雕刻 作者:尖兵)
这里的一个小四合院是整个大悲院的附属建筑,座北朝南的五开间硬山顶建筑叫天王殿,屋顶使用的是筒瓦。屋脊已经破败,从残存的脊饰上仍能清晰见到雕刻精美的牡丹。斗拱及梁架上都绘有旋子彩画,只是已经很难清晰辨别色彩了。柱头刻有大朵的牡丹,阑额、普柏枋刻有缠枝花等吉祥图案,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大殿紧锁,不得入内,从门缝内望去,里面似乎都堆着杂物。殿同样用砖将四周砌死,上部还开有窗户,大概已经被改成了两层楼。
东西侧的配殿是卷棚顶建筑,同样被砖四周砌死,估计也被改成了两层楼,上下两层均开有窗户。一间现在挂有窗帘贴着对联,似有人居住,另一侧的配殿则荒废着。
虽说从结构看,这个小小的四合院内是清代的建筑,但看了这些精美的雕刻和尚未毁掉的彩绘和脊饰后,突然感觉这里的人怎么也不能如此糟蹋啊!这和暴殓天物没什么区别。不去整修可以说成没有经费没有人力,但是肆意破坏这些古老的精美建筑就怎么都说不过去了!五十年代还很好地整修过大悲院,可以肯定当时地大悲院完全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没有继承和保护先人努力保下的祖先遗产,不说运动,不说曾经的灾难,仅说现在不去维护,却任其破败并且打着保护的幌子去有意无意地破坏,这简直就是对先人建筑理念和建筑灵魂的一种践踏!八百多年的古建筑被肆意改建占用,两三百年的建筑随意改建、任其破败,使得精美建筑群缺了胳膊少了腿,完全失去了昔日风采,呈现了一副日暮西山衰老颓败的凄凉景象。试问,究竟谁之过?
(游记作者:尖兵)
景区图片

大悲院保护碑 作者:尖兵

大悲院配殿 作者:尖兵

大悲院鸱吻 作者:尖兵

大悲院重修题字 作者:尖兵

大悲院木雕 作者:尖兵

大悲院柱础 作者:尖兵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0年12月03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