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部旧址由3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依势而建错落有致。下院是司令部办公的地方,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院内刘伯承、邓小平首长亲手栽杆的丁香和紫荆树,根壮叶茂,花香宜人。
实用信息
景区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位于邯郸市西100公里的涉县赤岸村。
门票:无(讲解费50元/团)
开放时间:09:00-17:00
交通:从邯郸客车站乘坐到涉县的客车,票价约22元/人;到涉县县城后乘坐公交车前往景区,票价1元/人,也可打车前往,打车费用大约10元。
自驾
西出邯郸市,沿309国道西行至涉县县城,沿涉左公路向西北至赤岸村即到。
景区电话:310-3868129
投诉电话:0310-3897869(涉县文物旅游事业管理局)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内可以停车,小车10元/辆;
住宿:景区内不能住宿,只能返回县城住宿,涉县县城的一般标间价位在120元/间。
周边景区:九龙槐景区 娲皇宫 熊耳开法寺 清泉寺 江家大院 韩王山 九峰山
景区地图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方位交通地图(点击查看大图)
景点相关资料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邯郸市西100公里的涉县赤岸村。1940年,八路军为抗击侵华日军,挥师挺进太行山区,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12月底迁驻赤岸村,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广大军民,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战役,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令部旧址由3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依势而建错落有致。下院是司令部办公的地方,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院内刘伯承、邓小平首长亲手栽杆的丁香和紫荆树,根壮叶茂,花香宜人。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里植物根壮叶茂 作者:朱青)
出下院门往西上5个坡就到中院,门上有刘清题写的“刘邓旧居”匾额,是首长住处兼办公室。南屋是刘、邓首长的旧居。东屋为二层楼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办公室。上院是司令部作战室。
1999年,在司令部旧址北面将军岭北侧建成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陈列馆。馆内陈列的多是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太行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再现了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建筑构造
八路军一二九师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旧址占地面积1834?1平方米,由下、上、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四合院组成。
下院原为村里的社房院,也即老庶民祭奠诸神之庙,院里设置了司令部会议室、一二九师办公室、刘伯承师长宿办室、李达顾问长宿办室、警卫员宿舍、机要室、马棚等,还有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
上院位于下院西南角上方。该院设置有一二九师军政办公室,太行区党委书记、太行军区政委李雪峰的宿办室和房主宿舍。
后院和上院相通,南房5间原为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刘邓首长就在这里指挥了大小战争31000多次,收复了198个县城。现在,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已改设为太行木刻版画展室,里面陈列着抗日战役和解放战役时期,太行部队文艺工作者在当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它再现了当年太行军民在艰苦岁月中抗击敌顽的斗争糊口。北房5间为刘师长宿舍,东房3间为邓政委宿舍,西房3间为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宿办室。穿过后院南小门,有司令部的防浮泛,洞深9米,里面湿润阴暗,是当年师首长预防敌机轰炸的窑洞。
将军岭
位于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西北约百米处,占地面积300多亩。刘伯承元帅生前常说:“四川开县是我的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涉县人民养育了一二九师,也养育了我。”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军神,质朴的话语间道出了对涉县的无限感激之情。1986年10月,刘伯承元帅逝世后,遵照他的遗嘱,其部分骨灰在其家属和子女护送下到达涉县,安放在赤岸村北距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百米处的“庙坡山”上。从此,刘帅就长眠于他征战多年的太行山间,长眠于清漳河畔。
1990年,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和“将军岭”题写了亭名和岭名,同年清明节,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陈锡联(原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受中央军委委托,来到老区涉县,为刘帅纪念亭揭幕。他拾阶登岭,抬头望见思源亭,禁不住驻足感慨:“‘思源’这名字起得好,好啊。”并走到漳南渠旁,手掬漳河水,连喝三口,深情地说:“今天,我就是来饮水思源的,人不能忘本啊!”是啊!这些曾经生活在涉县,战斗在涉县的老领导对涉县是如此的深情,总是心系老区,继刘帅之后,黄镇、李达、徐向前、王新亭、袁子钦、何正文、刘建勋、李雪峰等十四位一二九师老领导的骨灰先后安放于将军岭上,每年清明节,数以千计的中小学生、社会团体来此扫墓,祭奠革命先辈,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
将军岭前远山含黛、近水跃金,将军岭上瀑布垂崖、松柏蔽翳,将帅雕像肃穆庄重,台阶俨然曲径通幽,与司令部旧址、一二九师陈列馆融为一体,成为全国闻名遐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
从1940年12月一二九师迁驻此地到1945年12月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中心局,一二九师离开赤岸,一二九师首长们在此栖身整整5年,其间,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生入死,指挥若定,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2年7月,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河北省政府宣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司令部旧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宣布为全省首批22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11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宣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司令部旧址被中宣部列入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列。1999年5月至7日,省政府拨款15万元,省文物局拨款10万元,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承建,对司令部旧址进行了旧址旧貌复原,生动展示刘邓首长和一二九师的光辉业绩。
景区图片

晋冀鲁豫的红色 作者:朱青

刘邓和他们的战友的塑像 作者:朱青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会议室 作者:朱青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会议室内部 作者:朱青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里的蜡像 作者:朱青

打仗的武器 作者:朱青

一二九师司令部伙房旧址 作者:朱青

革命前辈用过的茶壶 作者:朱青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作者:朱青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6年0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