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稷山宋金墓群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9日
编辑:漂泊远方
访问:19165次
评论:8条
发表评论!
纠错!

(宋金墓群上的建筑 作者:贰柒)
在山西省运城市的稷山县有一个小山村,叫做马村,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场大雨,造成了那里严重的地面塌陷,正是这次塌陷,使深藏于地下800多年的金代古墓群得以显现于世。宋金墓群位于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稷峰镇马村西南,东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相距300米。从1953年发现首座墓室始,至今已总共发现同类墓室14座,清理发掘9座,向游人开放4座。由于这些墓室形成于宋金时期,每座墓室又相距不远,故取名为宋金墓群。
实用信息
景区级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稷山县城西四公里马村西南隅
门票:30元/人
开放时间:8:00-18:00
交通:距运城市区约75公里,运万二级公路稷山县城西4公里稷峰镇马村西南,(108国道北,金龙大道800米)。
景区电话:13015416565
投诉电话:13015416565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门口有停车场;县城有加油站;稷山县人民医院,地址:康复路16号电话:0359-5522767;县城内有人民银行、工行、建行、农行。
住宿:距县城4公里,可返回县城住宿。
住宿推荐
红楼宾馆
地址:稷山县稷峰街16号
电话:0359-5522335
价格:普通双人间 198元/间
东风宾馆
地址:稷山县南环一建楼
电话:0359-5522744
周边景区:青龙寺 稷王庙 梁村大明寺 佛峪口石塔 大佛寺
景区地图

稷山宋金墓群方位交通示意图(点击查看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宋金墓群位于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稷峰镇马村西南,东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相距300米。从1953年发现首座墓室始,至今已总共发现同类墓室14座,清理发掘9座,向游人开放4座。由于这些墓室形成于宋金时期,每座墓室又相距不远,故取名为宋金墓群。
宋金墓群1961年被稷山县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山西省文物局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接各墓室之间的甬道 作者:贰柒)
宋金墓一般都由墓道、墓门及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均为筑,墓门一般为砖卷门洞,墓室平面均呈大小基本相等的长方形。墓顶正中有天窗,皆为漏斗式。
宋金墓就其单个墓室而言,因其规模大小不同,其墓室的结构与雕刻装也繁简有别。概括起来,从建筑形式上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全部是仿木结构,雕刻精致,装饰华丽;另一类为部分仿木结构,比较简单,装饰平常。从建筑材料上讲,各墓室砖质基本类同。从建筑结构上讲,有窑洞式、楼阁式、宫殿式,分单檐、重檐和多重檐等。大多为四合院民宅样式。墓室中的门窗隔扇、滴水猫头、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无不精巧美观,玲珑剔透;墓室中安详端坐的墓主人以及书童、侍女砖雕,和陈设在廊下的"二十四孝"人物砖面组雕,或雕刻、或捏制,无不逼真生动,栩栩如生。尤其是墓主人对面舞台乐楼上,既有乐队,又有演员,乐器有大鼓、腰鼓、拍板、横笛等,演员分副净、副末、装旦、末泥、装孤等,细细端详品味,既有故事情节,又富表演技巧,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游览每一座墓室,每每宛若进入一座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一般。总之,宋金墓中墓室的砖雕艺术,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科考价值。
据专家对宋金墓形成过程考证,下限时间拟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上限时间暂无文字可考。但从墓中出土的铜钱"大观通宝"(1110年)推断,拟可早到北宋晚期。而从墓室形制、装饰等变化不大这一点看,墓群形成的前后年代距离不会太远,所以又推测宋金墓群形成的年代应为金代前期较妥。
宋金墓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建筑、雕刻和戏剧发展史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我国宋金时期的建筑保存下来的不多,民居更少,能够见到的多是些绘画。像这样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的民居建筑模型,在国内目前仍是十分罕见的。

(墓内砖雕 作者:bee)
宋金时期我国戏曲已有高度的发展,就剧本而言就有几种。但当时的演出形式及舞台人物形象如何,史书上记载不多,有关实物也极少发现,金代前期的资料更为罕见,这就为今人研究我国戏剧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宋金墓群出土的大批戏剧人物,不仅证明了宋金时期我国戏曲艺术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它生动而具体地展示了当时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舞台人物造型,体现了一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体制,为研究我国戏剧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特别是出土的杂剧伴乐队,表明宋金杂剧是以大鼓、腰鼓、拍板、横笛等为伴奏器,解决了我国戏曲历史研究上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一大难题,也把中国戏曲表演体制的形成时间向前推移了200多年。
孝子的故事,早在汉魏时期即已广为流传,宋金时代更为盛行,以此为题材,作为墓葬装的颇多。但过去发现的引自宋金时期的孝子故事图多为片断,特别是二十四孝以雕塑形式出现的更为罕见。宋金墓室中的二十四雕塑,其生动的艺术造型,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塑技术。
除此之外,宋金墓群5号和8号墓室的尸床下,分别堆积焦炭大约500市斤,其质量与今天的土法炼焦毫无区别,这表明至少在公元十一世纪时,稷山一带的人工土法炼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宋金墓群,从1982年开始,国家陆续投入大量资金,对宋金墓群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1985年,宋金墓开发利用动土,先后将14座古墓室凿通连接起来,形成地下展览室,从而方便了游客参观。1996年,山西省文物局正式批准成立了宋金墓博物馆。目前,宋金墓群已被中国大百科全书收录,成为河东大地奉献给世人的一颗大放异彩的璀璨明珠。
景区图片

宋金墓群 作者:贰柒

墓室入口 作者:贰柒

进入墓内 作者:bee

马村宋金墓 作者:liuliu1234

马村宋金墓 作者:liuliu1234

乐楼上人物砖雕 作者:bee

掩门的妇人 作者:bee

墓室内部 作者:bee

墓内看墓外 作者:bee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1年02月09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