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雕塑 作者:车可)
梅兰芳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占地面积716平方米。1961年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梅兰芳逝世后,周总理提议建立梅兰芳纪念馆。1986年10月,梅兰芳故居对外开放,朱漆的大门上,悬挂着邓小平亲笔书写的匾额"梅兰芳纪念馆"。
景点信息
地址: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门票:成人10元,老年人、学生、军人、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半价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休息,周二、周五下午免费
联系电话:010-66183598
投诉电话:12301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
食宿:
住宿:
1.雅悦酒店北京西直门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26号 电话:66170420 参考价:163元
2.瓦当青年旅社 地址:北帽胡同8号 电话:66537539 参考价:40元
3.锦江之星酒店(西直门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2号 电话:66533997 参考价:271元
4.桔子酒店北京西直门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草场街11号楼 电话:66562400
餐饮:
1.藏素风格餐厅前海店 地址:地安门西大街51号荷花市场内 电话:83286766 人均价:157元
2.海棠居 地址: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202号近德胜门桥、后海、什刹海 电话:83283188 人均价:346元
3.梅府家宴 地址:西城区大翔凤胡同24号近北海北门 电话:66126845 人均价:490元
4.嘉德舫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八条14号 电话:66115059 人均价:630元
交通:22、38、47、409、626、810、826路护国寺站下车,进护国寺街;或13、42、55、107、111、118、701、823、850厂桥站下车,向北进护国寺街。
周边景区:北海公园、景山公园、鼓楼、钟楼、雍和宫、国子监、后海、恭王府、梅兰芳纪念馆
旅游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 :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热,气候适中,是理想的旅游季节,尤其是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为中外游客所称道的'金色北京'。全年最好旅游月份,是4、5、9、10月份。
景区地图

地理位置方位图
景区相关资料
梅兰芳纪念馆于1986年10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坐落在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朱漆大门上首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馆名匾额。一进大门,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塑像。院内种有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有"事事平安"之意。梅兰芳先生1961年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小庭院内,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1984年9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兰芳故居"。纪念馆成立后,收藏有梅兰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献给国家的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目前辟有4个展览室:正院北房为"故居陈列室",客厅、书房、卧室、起居室的各项陈设均保持梅兰芳先生生前原貌。外院南房为"第一陈列室"展出了精选的图片和资料,扼要地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主要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内院东房为"第二陈列室" 陈列着梅兰芳使用过的部分戏装、道具及一些馆藏资料,另一内室为专题展览,不定期更换内容。西房为"第三陈列室" 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梅兰芳书法、绘画和其它纪念品。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门匾 作者:车可)
梅兰芳纪念馆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搬到这里居住。1984年开始筹备,1986年10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隶属文化部艺术局,系社会科学类专题人物纪念馆。占地1000余平方。
(一)1983年-1985年 梅兰芳纪念馆筹备时期。1983年中宣部与国家计委批复将梅兰芳故居辟为纪念馆。12月31日,文化部成立了梅兰芳纪念馆筹备组。1984年2月,文化部部长朱穆之主持办公会,落实梅兰芳纪念馆筹备工作。3月筹备组在中国剧协召开第一次会议落实工作。4月,开始接收由原中国戏曲研究院保管的梅兰芳夫人及子女捐献的文献资料。5月,交接清点工作基本完成。7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局保护单位。9月筹备组将纪念馆修缮工程计划上报文化部及北京市文物局进行修缮。1985年7月,修缮工程竣工。12月,正式建立梅兰芳纪念馆,直属文化部艺术局。12月底将文献资料分批运抵梅兰芳纪念馆。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果实满枝 作者:车可)
(二)1986年-1988年 梅兰芳纪念馆建馆初期。1986年4月21日,文化部任命俞琳为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兼)、梅绍武为副馆长(兼)、办公室主任王景安主持工作。5月至7月,拟定展览方案,开辟陈列室。从藏品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图片、资料,请有关专家及家属一起,落实展览陈列工作。展览共分2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外院为生平介绍。7月10日,邓小平同志为梅兰芳纪念馆题写馆名。10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举行开馆仪式,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揭幕,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讲话,宋任穷、溥杰、周巍峙、陈昊苏等各界人士400余人出席开幕式。10月28日,举办了戏剧界人士在人民剧场召开的庆祝梅兰芳纪念馆开幕座谈会,由梅绍武副馆长主持,并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行纪念演出三天,由梅派传人梅派弟子以及戏曲界艺术家演出梅派剧目。
梅先生的亲人将家中珍藏的照片、剧本、纪念品等共3万余件文物、资料捐给国家。1986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梅兰芳故居匾额,正式悬挂在故居的门额上。前院辟为展厅,以大量的照片、实物介绍了梅先生的艺术生涯。梅先生8岁起学习京剧,11岁登台,饰演青衣兼刀马旦,被誉为的撁放梢帐鯏。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当选为全国文联、剧协的副主席,并担任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等职,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梅兰芳纪念馆图片集锦 作者:梅兰芳纪念馆)
后院的三间北房保持了故居原貌。会客厅内摆放着梅先生使用过的硬木家具及练功用的穿衣镜、鸽子哨等、西墙上挂着清代画家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绝》,客厅的里间是起居室,东耳房是卧室,西耳房是书房,西厢房也辟为陈列室,主要展示梅先生的文化业绩。东厢房则专设为录像室,再现梅先生的艺术风采。门内青石砖瓦大影壁前的翠竹中安放梅兰芳的半身雕像。正院北房正中为客厅,里间为起居室,东西耳房为卧室和书房,书房的书柜里收藏大量珍贵手抄剧本,墙上悬挂张大千、齐白石、陈半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布置。东西两边厢房原为梅兰芳子女的居室和餐厅,现在一边房间辟为专题展览室;另一边房间辟为活动室,作为招待贵宾和举办小型梅派艺术活动的场所。外院南屋是纪念馆主要展室,展出的大量珍贵照片和实物。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内景 作者:车可)
珍贵藏品3万件,为梅的亲人捐献。进入四合院纪念馆内,迎面青砖灰瓦的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的半身雕像。馆内有珍贵藏品32421件,多为梅兰芳的亲人捐献,包括剧本、图书、照片、剧单、字画、信件、实物等。其中,绝大部分具有文物价值,如剧本中很多清代抄本,大都是善本或孤本。梅兰芳本人和一些著名老艺人历年的便服、剧装照片,梅氏与国外知名戏剧家的合影照片,以及从清末至现代 在各剧场或堂会演出的戏单,均极珍贵。所藏字画中,有宋、元、明、清和当代著名书画家如吴昌硕、 陈师曾、 陈宝琛、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作品。梅兰芳本人的绘画,也藏有多幅。此外,还有当代印度画圣难达婆薮为梅兰芳绘制的巨幅油画《洛神》、日本著名画家渡边晨亩赠给梅氏的画、印度诗人泰戈尔亲笔题字赠诗的团扇。
景点图片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游客 作者:车可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内景 作者:车可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文房四宝 作者:车可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展室 作者:车可

梅兰芳纪念馆-故居陈列馆 作者:monicamm

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简介 作者:monicamm

梅兰芳纪念馆-戏服 作者:monicamm

梅兰芳纪念馆-展览 作者:monicamm

梅兰芳故居中的石雕 作者:555wd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2年0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