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园)
何园可算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何园以复道长廊为特色,曲径通幽,石桥凭栏。园林建筑心思与技巧都需要仔细品味。园内藏有韩琦、苏轼、唐寅、郑燮、刘墉等人的真迹值得细细品赏。
景点信息
性质所属:摄影 徒步 古代建筑
地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
门票:淡季30元,旺季(3月~5月,9月~11月)40元。
景点电话:0514-87920522
开放时间:8:00——17:30
住宿:何园后院有招待所,在这种地方住的是气氛,卫生是没有问题的,但可能更适合那些对住宿条件没有什么要求的旅行者。
交通:从汽车站乘1路或汽车西站乘19路可达。
何园地图

何园交通方位示意图(点击查看大图)

景区内部导览图
景点相关资料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清同治年间,道台何藏舠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

(何园风光)
园主何芷舟刀,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他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壮年致仕,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园林。
中国当代古建园林专家童寯、刘敦桢、潘谷西、罗哲文、陈从周等都对何园独特的造园手法备加赞誉,称它为“江南园林中的孤例”。罗哲文先生还专门为何园题词“晚清第一园”。著名学者余秋雨称在中国造园史上,能让人仰望的就是何园的“片石山房”了。
何园还是国内著名的影视取景的天然基地,《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苍天有泪》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
何园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全园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明间廊柱上,悬有木刻联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蜿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牡丹厅)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是纳凉之所。池西一组假山逶迤向南,峰峦叠嶂,后有挂花厅三楹,有黄石假山夹道,古木掩映,野趣横生。
池西的复廊南有一幢三开间的两层小楼,独占小院的一角,楼前山石峻峨,清静幽雅。由此再往南即为住宅区。
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
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历史人文的旖旎画卷;一位集官僚、盐商、隐者、教育家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曲折隐秘的心阶历程在此淋漓披露;一个由封建走向开明的世家大族兴衰荣辱的生存活剧在此栩栩上演;一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丰富多彩的外传故事在此生动展现……
景点图片

“蝴蝶厅”。原为园主人接待宴请宾客之处,也称“宴厅”。

船厅,四面为窗,廊上有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点出了意境。

太湖石假山

中西合璧的住宅庭院

罗哲文先生为何园题词“晚清第一园”

“寄啸山庄”圆门

复道回廊是何园建筑的一大特色,全长1000多米,迂回曲折,将后花园的主要景点和玉绣楼贯串其中,高低错落,廊上有台阶可以上下,屋顶参差不齐,不层次感,起到了立体观景的效果。

复道回廊

何园——片石山房

片石山房

片石山房虽占地不广,却丘壑宛然,特别是水的处理恰到好处,渗透到廊、厅、亭、假山,给人以不知水的源头何处来的感觉。滴泉、涌趵、瀑布、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

片石山房,又名双槐园,是何园的一部分,形成小花园,所以何园又有大花园、小花园之说。进入片石山房,门厅有滴泉,形成“注雨观瀑”之景。

片石山房的古槐树棋台

片石山房的假山

何园景取入口
更新时间:2012年4月5日
更新内容:门票、住宿信息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2年04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