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贺兰山风景区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狼行贺兰山 作者:郞)
贺兰山风景区,位于贺兰山东麓,北起拜寺口,南至三关口,南北长30多公里,东西宽4公里。 主要景点有拜寺口双塔、小滚钟口、苏峪口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等。这里峰峦叠嶂,崖壁险峭,森林资源丰富,早在西夏王朝时期,就已被视为避暑胜地。
景点信息
地址:银川市西北35公里处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联系电话:0951-6723298(宁夏旅游局)0951-6011772(贺兰山岩画)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 景区服务设施比较完善, 基本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食宿:住宿可到银川市区,宾馆酒店档次较多,此外还有许多旅馆和招待所,条件不一,设施齐备,服务周到、热情,可根据您的要求自由选择。住宿推荐:
兰京宾馆
地址:银川市西夏区兴洲路6号
指路:汽车西站南500米。
价格:标间 80元/间
联系:0951-3023111 3016668
推荐理由:银川市百家诚信单位;消防安全先进单位。距离火车站约500米。有停车位。
玉皇阁酒店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北街8号
指路:玉皇阁西北角20米。
价格:标间 158元/间
联系:0951-6090666
推荐理由:价格还合理,出门便是玉皇阁。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399.html
交通:从银川汽车站乘坐往贺兰山方向的班车。
周边景区:兰山公园、桃林花园、华夏珍奇艺术城
旅游小贴士
山上林木蔽空,泉水潺潺,景色秀丽,成为旅游度假的理想去处。
景区相关资料
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是宁夏平原西部屏障,最高峰3556米,平均海拔2000多米,巍峨壮丽,树木葱郁,青白如骏马,北方称骏马为贺兰,故名。山上林木蔽空,泉水潺潺,景色秀丽。在位于银川平原和内蒙古草原之间的贺兰山中部,还辟有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内集中有我国西北少有的大面积云杉林,约有15万亩,十分珍贵。丛林深处,还建有一座占地30多顷的养鹿场。保扩区内2000米以上高山处,阴坡生长有成片的油松林、云杉混交林,而在2400米的高山阳坡上,则生长着浅绿的山杨林或山杨、云杉混交林。密林中劲风飒飒,松涛阵阵,犹如钱潮汹涌澎湃。"万壑松涛"与"贺兰睛雪"乃塞上奇景。
(贺兰山下 作者:雪水)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位于银川市老城区西北约50多千米的贺兰山东麓的拜寺口内,它们就像两个孪生兄弟守卫在山口两旁,显得格外挺拔。拜寺口是贺兰山著名山口之一,这里山大沟深,环境幽静,面东开口,视野开阔。在山口平缓的坡地上有大片建筑遗址,据考证,这里曾是西夏佛祖寺院所在地。双塔就建在沟口北边寺院遗址的台地上。双塔始建于何时,史料无记载,明万历年间修宁复《万历朔方新志》卷首《宁夏镇北路图》中,在拜寺口就标有双塔。根据塔刹发现的文物推测,双塔于元代早期曾进行过装修,修缮了塔刹,粉妆了壁面,但塔身未进行大的修理。新中国成立以后,经碳一14测定双塔朽木,专家认为是西夏中晚期所建。
1986年,国家组织力量对双塔进行了加固维修,在维修西塔塔刹时,一密封空心穹室内置放着一批文物,有蒙古汗国银币"大朝通宝"、元初"中统宝钞"、绢质"彩绘佛画"(唐卡)、 "绢纸花",木雕"上乐金刚双身像"、"木花瓶"和铜佛像等。双塔1988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全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兰山拜寺口双塔 作者:小蚁雄兵)
小滚钟口
俗称小口子,距银川市区33公里。地形尤如横卧的巨钟,面东开口,口内三面环山,形似大钟。中有孤立小峰名曰钟铃山,恰似巨钟的铃锤,滚钟口由此得名。曾是李元昊的行宫和民国期间宁夏军阀马鸿逵的避暑山庄,现为贺兰山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滚钟口一带,生长着70多种常绿树和落叶林。入春以后,满坡山花争奇斗艳,沟里泉水淙淙有声。放眼望去,山腰绿荫葱葱,山巅白雪皑皑,此即"贺兰晴雪"景色。口内有众多寺庙古迹,如老君堂、斗母宫、大悲阁、小洞天、贺兰庙、禹王台、兴隆寺、晚翠阁,均为清代所建。这些寺庙楼阁依山临水,随势自然,布局巧纱,错落有致,与山、石、林、泉浑然一体。有台榭飞阁之胜,芳林花径之幽,令人流连忘返。
贺兰山庙前方有笔架峰。三峰并列,凌空矗立,直插云天,酷似笔架。登山远眺,但见连山起伏,势若逐浪,银川平原烟云浩淼,天地浑然一体。
苏峪口森林公园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区西北25公里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北距沙湖旅游区35公里,东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12公里,南靠西夏陵30公里,是宁夏十大精品旅游景区之一。苏峪口森林公园是贺兰山的天然次森林,林区森林面积达16675公顷,林海连绵,树种繁多,墨绿的林海盖满高坡深谷。
森林公园内自然景观独特,青崖峭壁,"植物化石"杉树弥山遍岭,遮天蔽日。"白玉谷"石白如玉,优雅脱俗;"姐妹峰"嵯峨俊秀,美若天仙。"一线天"、"飞来石"、"蘑菇石"等如巨匠妙成。还能欣赏到贺兰山迷人的夜色和日出。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著名的贺兰山岩画、拜寺口双塔、贺兰山博物馆、人式瀑布和大型滑雪场等。贺兰山岩画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举世闻名,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繁衍、发展的石书;拜寺口双塔则展示着炎黄子孙能工巧匠的建筑天才;贺兰山博物馆造型独特,内容丰富,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科普知识教育的最佳场所;人工瀑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西北首屈一指;大型滑雪场,给苏峪口冬季旅游增添了无限活力。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地貌奇特,山区与平原直接过渡,拥有数十万亩林区的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共有野生植物690多种,各类野生动物179种,油松、杜松、云杉等珍稀植物遍布山谷。
贺兰山岩画
岩画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
贺兰山岩画一般分布在沟口内外山体上和沟口外洪积扇荒漠草原上。银川境内贺兰山岩画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貌特征。在苏峪口以北至大西峰沟,岩画多分布在沟口内外的山体上,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也有大量岩画分布。而苏峪口以南至柳渠口,山体岩画数量很少,荒漠草原上几乎没有岩画分布。
(贺兰山岩画 作者:雪水)
在沟口内外山体上的岩画,多集中在距离沟谷山根以上约10米的范围内,并呈片状分布。最高处的岩画不超过50米,其上则很少有岩画发现;沟口内的岩画,纵深分布在500米的范围内,数量以沟口为多,越深入沟谷,两侧山体上的岩画越稀少。在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岩画,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多磨刻在可以移动的独石和出露地表的立石上。从沟口到洪积扇,岩画的空间布局明显地呈现出由密集到疏稀的扇状分布特征。
景点图片
贺兰山下 作者:雪水
贺兰山下 作者:雪水
贺兰山下 作者:雪水
贺兰山下 作者:雪水
贺兰山下 作者:雪水
狼行贺兰山 作者:郞
狼行贺兰山 作者:郞
狼行贺兰山 作者:郞
狼行贺兰山 作者:郞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6年0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