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乡里·云上石屋 隐居乡里·山楂小院 隐居乡里·黄栌花开 隐居乡里·桃叶谷 天气预报 地图查询 火车查询 打折机票 住宿预定 站点帮助

山西吕梁市离石汉画像博物馆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5日 编辑:落日水溶金 访问:26178 评论:11条 发表评论! 纠错!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 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景点信息
  景区名称:离石汉画像博物馆
  景区级别:市级博物馆
  地址:离石城西龙凤南大街西侧
  门票:15元
  开放时间:8:00-18:30
  交通:可以乘坐市内3路公交,在区第一小学下车后向西南方向步行约5分钟就到。或者乘坐市内出租车前往。
  联系电话:0358-8232751
  投诉电话:0358-8232751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博物馆出口有停车场,加油站、银行、邮局、医院等相关服务设施离石区都有。
  住宿:
  石州宾馆
  地址:离石区建设北街1号,长途汽车站旁边。
  价格:标准间 120元/间。
  电话:0358-8221311
  唐欣宾馆
  地址:滨河南路,体育馆附近。
  价格:标准间 88元/间。
  电话:0358-8285888
  周边景区:凤山道院  安国寺  宝丰山  白马仙洞  北海山

景区地图

景区方位交通示意图

景区相关资料

墓门   作者:墨梅)

  何谓汉画像石
  通俗地讲,汉画像石就是汉代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浓缩反映了汉代当时文化习俗、经济状况、宗教思想和政治变迁、军事布防等。汉画像石上保留的丰富历史信息,许多连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这样评价汉画像,“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因此有专家说,汉画像石为《汉书》配了插图,是“无字的《汉书》”。在艺术表现上,汉画像石更是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规范。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是一个让国人为之骄傲的时代。历代封建王朝有几个有汉朝 “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样气魄的?卫青七征匈奴而不败、霍去病800铁骑千里袭敌营、班超弃笔从戎……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张扬、奔放、自信的时代,以尚武为荣,以粗犷为美。
  汉时尚武的风气也深深影响着当时艺术的表现手法。材料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粗笨石头,画面古拙简单、粗犷奔放。或许并不是当时的画师们做不精细,而是不做精细,不讲究细腻,只追求那种粗犷的气势。每一幅画面都在张扬着力量之美。
  离石是我国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上世纪初以来发现了大量东汉中晚期的画像石。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就是以“汉画像石”为基本陈列的专题博物馆。吕梁在汉代隶属于西河郡,因“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民风粗犷、彪悍。这里汉画像石也就有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墨重彩、质朴豪放、古拙而灵动。吕梁出土的汉画像石,大多采用当地的砂质叶岩,这种石吸水、吃色,画在上边的墨线和色彩历经千年不变。离石出土的汉画像石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都有离石出土的汉画像石。

(博物馆序言   作者:墨梅)

  静守千年辉煌
  吕梁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修建于1998年,2002年正式开馆。博物馆主体设计造型为仿汉代建筑,7000平方米的广场四周还点缀着石质的汉灯。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自建成以来就成为离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这里更像是一块世外净土。从进入广场开始,仿佛是一种时空的转换,瞬间从喧嚣走入了宁静。仿汉画像石的车骑出行文饰环绕着古铜色的大门,仿佛在墙壁上开出了一个时空隧道,马上将你的思绪从现代带到了1700多年前东汉时期。
  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的展厅共分上下两层,一层以当地发现的汉画像石为主,共展出79块画像石和同出土的随葬器物,分“西河古韵”、“演绎人生”、“青山石韵”和“铭载春秋”四个展厅。二层则是四个展室的青铜器展和陶瓷器展。
  据介绍,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以孝为仁之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开始深深影响着当时的社会风气。“事死如生”、“事之如存”的厚葬风气开始形成,并推动了厚葬制度和画像石艺术的发展。东汉时期,选拔官员推行“举孝廉”制度,而孝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父母先人奉行厚葬。从西汉中期至东汉末,社会上出现了“在以厚葬为经,薄终为鄙”的现象。用画像石营造的墓室、祠堂等墓葬建筑物开始得以发展兴盛。之后,随着东汉王朝的衰落,汉画像石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汉画像石也就随之销声匿迹,先后约三百余年的历史。
  吕梁画像石墓多为东汉晚期作品,此时的画像石艺术已失去其初期用绘画点缀政教的积极意义,更多的成为封建制度下“举孝廉”的一种工具,以达到显名立世,扬宗耀祖的目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汉末的画像石在当时的作用,就好像如今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工程,做好了就有可能升官进爵、仕途通达。

(汉画像石局部   作者:墨梅)

  颠沛流离的国宝
  在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里保存的画像石大多比较完整,两块裂开又拼合起来的汉画像石就显得很特殊了,这便是“火牛阵”和“羽人嬉马”两块汉画像石。
  这两块画像石1919年出土于离石的东汉桓帝时期的(公元150年左右)左表墓。
  左表字元异,是使者持节中郎将莫府奏曹史,是负责管理匈奴进贡和礼品的小官吏,“岁禄百石”。1919年,从其墓室中发掘出十四块汉画像石(一说十三块),其中有两根刻字石柱最为宝贵。第一条上刻有“和平元年西河中阳左元异建筑万年卢舍”字样,另一条上刻有“使者持节中郎将莫府奏曹史左表字元异之墓”。据了解,这十四块汉画像石被发掘出来后,当时京城有名的文物商人黄百川勾结当地的一些文物贩子,将这些画像石装车运往北京。其中有文字的两块如今已流落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博物馆,其余的现在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内。“火牛阵”和“羽人嬉马”两块画像石却不知道为何被遗留在了运输的路边。当地人不知道这两块“石头”是什么东西,见上面有画便将其放在了位于今吕梁贺昌中学校内原文庙的大成殿内。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全国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才被吕梁的文物工作者发现。“火牛阵”如今已裂成三块,但画面上的战斗场面仍让人能感觉到紧张的战争气氛。火牛双角上绑着利刃,低着头,四蹄奔腾直冲前面的敌人。整个场面被用极简单的线条勾勒而出,火牛的气势和敌人的慌张跃然石上。“羽人嬉马”由上下两块组成。汉画像石上的羽人是汉人所认为的仙人,而马则是汉人最为信任和喜爱的动物之一,这块画像石表现的是羽化升仙后与马嬉戏的场面。

(石刻   作者:墨梅)

  一个完整的汉墓室
  在一层的“青山石韵”展厅内,摆放着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汉墓——马茂庄二号墓。这个墓室这是按照1:1比例复原而成,逼真地再现了汉墓的原状。
  马茂庄二号墓属于马茂庄汉墓群遗址,这个遗址群位于离石马茂庄村的西山塬,这里发现汉墓20余座,其中有6座画像石墓。
  1990年,马茂庄二号墓被发掘出来,共出土了28块画像石。虽然被发掘时,二号墓内的随葬品基本已被盗空,但完整的墓室结构还是给考古学者带来很大的惊喜。从横额,门楣,到壁侧的画像上的勾连蔓连、绶壁穿带的图形都保存得完好。博物馆成立后,二号墓被完整地移到了展厅内。由于墓葬被盗和相关资料缺乏,无法考证出墓主人的姓名和身份。
  二号墓的画像石上还带有一个“虎食女魅”的神话传说。“女魅”是传说中的旱神。相传黄帝大战蚩尤时战事不利,黄帝便请来“女魅”助战而胜蚩尤。但是“女魅”是天上的女神,私自下凡后无法返回天庭,这位旱神使得大地变成赤地一片,民不聊生。最后,上天降下神虎将女魅吞吃掉,才解除了旱情。于是“虎食女魅”图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平安、吉祥的象征。
  古人用一块块凿刻着图案的石头,搭建出这一座祈福来世的“小屋”,让我们至今还能体会到那些石头上散发出来的悠悠汉风。

  仿制品同样精美
  在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二楼,展览着上百件青铜器,其中很大部分代表着商周时期一个诸侯国——方国(在今石楼、永和、柳林一带)的文明。方国文明是一个集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结为一体的文明,其青铜器在商代属于手工艺的最高水平。
  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曾珍藏过国家特级文物——商代方国的“龙形觥(huang)”。“龙形觥”形似牛角,前端的为龙形首,昂首翘鼻两角直立,长腹弧鼓,后端截平,整体像一艘龙舟。“觥”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尤其是两侧竟然有鼍(tuo)纹和夔龙纹。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扬子鳄。商代出土的青铜器上有“鼍”纹饰的,全世界仅此一件。这件龙形觥是目前存世的出土青铜器中的孤品,堪称国宝中的珍宝。不过现在这件宝物目前已是山西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了,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只藏有其仿制品。
  在“龙形觥”仿品的对面展厅里有两座铜像,是桃花女和周公的站像(当地人认为这个周公是姜子牙),这两尊站像原本是石楼二郎坡的真武庙中,玄武大帝像两边的侍立像。后庙毁,三尊铜像无人管理。石楼的文化馆老馆长自己出钱请人将铜像搬到当时的石楼县文管所。“文革”时期破四旧,铜像被弃在石楼县户外遭到部分破坏。
  玄武大帝铜像和桃花女和周公像均是明代文物。在玄武大帝坐像的座侧,刻有“石州青龙金火匠张济……大明嘉靖二十六年”等字样(石州青龙即今天的柳林县)。石州青龙即今天的柳林县,在明朝时,柳林铜铁铸造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当地匠人的铸造技艺相当精湛。
  玄武大帝铜像重700斤,通高160厘米,手持三尺青锋,身披鳞甲,赤足而坐,右脚踩于一龟蛇合体像。相传玄武大帝的真身就是龟蛇合体。青锋剑和蛇头已被掰掉,不过铜像整体保存完好。
  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的门票一般是15元。作为吕梁的一个形象代表,平时主要作为政府的一个接待项目,接待外地的客人。游客自己来参观的比较少。作为吕梁的爱国教育基地之一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是免费的。

景区图片

桃花女和周公铜像   作者:墨梅

玄武大帝铜像   作者:墨梅

出售纪念品的柜台   作者:墨梅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6年09月11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

所有评论(11)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