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堡雄姿 摄影:老树)
郭峪古城堡,掩盖在皇城相府的光环下。无论是辈份还是级别都比皇城相府高。皇城相府是陈廷敬的庄园,郭峪住得是他爹;皇城相府属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郭峪是国保。现存明代民居40院;明崇祯十一年修建的蜂窝城墙,高20米,宽5米,长1400米;元代修建的汤帝庙,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戏台及罕见的九开间大殿。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对郭峪村现存古建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对面)
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晋城往返皇城相府,每隔20分钟一趟,票价12元/人,车程60分钟,咨询电话 0356-2023618。
阳城往返皇城相府,票价8元/人,车程20分钟,咨询电话 0356-4223569。
北留往返皇城相府,相距3公里,每日有开往皇城相府的中巴(5分/班次),车程15分钟,票价3元,咨询电话 0356-4223569。
景区电话:0356- 4222369 (阳城县文物局)
投诉电话:0356-2023856 (晋城市文物旅游局投诉电话)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没有停车场;加油站、银行、医院等服务设施需要去陵川县城。
食宿:
农家旅馆
世纪花园小区 武双桃家庭旅馆,地址皇城相府50米处,价格25元/人,电话0356-4858155
北留地区
电都宾馆 北留迎宾街,标准间100元/间,电话0356-4851013 。
阳城地区
阳城一招 地址:凤凰东街20号,标准间168元/间,电话0356-4223377 。
西池宾馆 地址:新阳东街118号,标准间118元/间,普通3人间90元/间,电话0356-4223079。
晋城地区
晋城市新市东街 高都宾馆 0356-2088388 三星
晋城市新市西街 太行饭店 0356-3035181 二星
周边景区:海会寺 皇城相府 砥洎城
景区地图

郭峪古城堡交通示意图(点开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隔壁是皇城 摄影:老树)
郭峪村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风鼎盛,由唐至清,村内考取功名者多达八十余人,民间有"金谷十里长,才子出郭峪"的美誉。特别是明清两朝,包括陈氏家族在内,这个小村一共产生了十五位进士、十八位举人,也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世家和担任侍郎等职的官宦人家。 明崇祯十一年,也就是陈氏家族修建"斗筑居"五年之后,为抵御流寇侵扰,郭峪村几家大姓家族联合修建郭峪城,是年正月十七开工,同年十月竣工,城墙高12米,城周1400米,城内面积近18万平方米,开设东、北、西城门三座,水门一座。郭峪城的城墙上,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墙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

(老宅 摄影:老树)
郭峪城至今仍保留着"老狮院"、"小狮院"、"陈氏十二宅"、 "王家十三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间,从数量上优于皇城村,而且,对城墙的维修也先行一步,但旅游开发却落在了后面,直到今年才陆续修缮开发出豫楼、汤王庙、戏台等古建筑,于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
相对于皇城一家村,多姓氏杂居的郭峪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要大得多,皇城村民可以统一迁出相府,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将名贵的明代家俱捐献出来,而郭峪村却无法做到这些,在重修西城墙的过程中,仅仅因为一户村民不愿搬迁,这段城墙被迫在他屋后拐了弯。针对这种情况,郭峪村仅对豫楼、地道、汤王庙三个景点进行了封闭,而村民们将像他们的先辈一样继续居住在明代民居中,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每天清扫好自家的院落,在一如既往地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方便管理单位接待远方的游客。半封闭的状态虽然给管理带来了困难,但这种充满生活气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人文景观其实更富有特色。
明崇祯十一年(1638),村绅为了防御农民起义军,修建了郭峪城。是年农历正月十七动工,十月竣工。城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城内面积17.9万平方米。城堞450个,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楼10座、窝铺18个,转角有木亭。为辅助城墙又增建窑洞,一便居住,一便防守。窑凡三层,共628眼,故名蜂窝城。城墙上置有城防铁炮数十门。城内居民多为明末建筑,城中心建有七层豫楼一座,十分醒目。

(门墩 摄影:老树)
郭峪城历经300多年风雨,城垣残破,民国年间范月亭任村长时,曾对城墙进行了规模较大的维修,维修后,敌楼威严,雉墙整齐,城上四周骑马可通。土地改革时,城窑分给了村民个人。建国以来,村民建房,村里搞公共建筑,拆用城窑城墙砖石,郭峪城被严重破坏。1994年,村里投资30万元,对城东门右侧一段城墙及城上的奎星阁、菩萨阁进行了维修。郭峪城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帝庙 摄影:老树)
俗称大庙,位于西城门内,址高28米,为村之社庙。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创修,明正德年间(1506--1522)扩建,嘉靖年间曾毁于火灾,修复于万历年间,清顺治九年(1652)又拆旧整修。全庙分上下两院,上院前沿有石栏,中有石梯可通上下。北面为正殿,面宽九间,进深六椽。东西殿各三间,角殿各三间。下院东西两面为两层楼房,各下下10间,上为看楼,下为住房及客房,南面上为戏台,下为山门,两旁又各有角楼,为储藏室,门外西侧有钟鼓楼。旧社会此庙为村社活动场所,村内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定和办理。民国年间,村公所设于此庙。范月亭任村长时,曾在这里禁烟禁赌。新中国成立后,敢曾在此设立村、乡公所、大队部、保健站等。

(豫楼 摄影:老树)
位于村之中央,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郭峪城同为防御农民起义军的军事建筑。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七层建筑。底层墙厚2米,随楼层递高逐级递缩,直至第七层,墙厚0.8米。第一层为暗层,系单孔砖拱窑构成。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过石门,进入暗道,暗道由砖拱成,共两条,均可通向城外。第二层为五孔砖窑构成,朝东正中门额上镶有泽州庠生王珩所题"豫楼"二字,有炮眼4个。三层以上,均为梁檩木板盖顶。七层之上四周为砖堞。砖堞之上,又起檐封顶。楼顶四角,挂有四个铎铃,于风中叮呼作响。楼四角垂直,四墙平展,数百年风采依旧。
豫楼之"豫"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楼与城为同体结构,城为蜂窝城,楼为蜂窝把,结构得体。楼雄居城中,登顶可了望方圆数十里。
景点图片

古堡内 摄影:老树

永安门 摄影:老树

翘首 摄影:老树

游览示意图 摄影:老树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2年0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