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恭王府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恭王府印象 作者:春来茶馆)
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王府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今日北京城里60余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据说恭王府最早的主人是和珅,自恭王府花园拍摄了电视机《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还珠格格》后,这里名声日盛,成了北京的一个热门去处。恭王府的花园据考证为恭亲王所建,有着某些《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景物,因此有人说他是大观园的蓝本。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
门票:40元/人,学生持证半价。
开放时间:3月至11月份:7:30—16:30,其它时间为:8:30—16:30。
交通:乘坐13、42、111、107、701、118、810、823、850路公共汽车北海北门下车。
景区联系电话:010-83288149
景区官方网址:www.pgm.org.cn
住宿:恭王府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偏北方向,市中心的的住宿价位很高,一般住宿的价位在200-300元/间。有更贵的也有便宜的多人间。市中心酒店和宾馆也很多,但来北京建议还是住一下有北京特色的风情客栈,下面推荐一些距离景区周边两公里的胡同四合院客栈。
北京清风雅筑四合院客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大茶叶胡同20号
价格:六人房 90元/床;三人房 110元/床;大坑普房 180元/间
联系:010-66160200 13683163525
推荐理由:坐落于北京白塔寺保护区里传统的老北京胡同之中,是一座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客栈。房间不大,但精致,室内到处摆放着主人淘回来的民间古玩及摆设。古典的家具,中国传统的窗花、剪纸、石雕,还有原创水墨画,北京的传统与古典,尽在其中。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2858.html
北京合家立四合院旅馆
地址:北京东城区鼓楼东大街西公街1号
价格:特价标间 280元/间;标准间 360元/间;豪华房 480-680元/间
联系:010-64050827 64004819
推荐理由:在什刹海和钟鼓楼东侧,地处北京风景旅游保护区中心地带,是一座老北京古典庭院式建筑。旅馆为正房三间,左右耳房,东西厢房,院内有各种花草、鱼、鸟和假山,共同组成一个风雅宜人的院内花园。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2911.html
北京四和居客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北二条10号
价格:标准双人间 199元
电话:010-61332567 13911893592
推荐理由:虽位于闹市区,但客栈住宿区域清静,早晨在鸟鸣声中起床,客房所有的房间全部都是手绘墙壁,巧妙地将现代与古典融为一体。九间客房分别以龙生九子的名字命名,您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房间,感受闹市中难得的一片清净。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2987.html
北京馨巢小院客栈
地址:北京东城区鼓楼东大街79号
指路:近小径厂胡同
价格:36平独院,复式睡搂 300元/天
联系:13910824659
推荐理由:馨巢很迷你,36平米的独门小院,外普内秀,简洁,温馨。松木复式睡搂,外接玻顶庭院。专为单身,情侣及2+1家庭来京度假而打造。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3397.html
周边景区:后海宋庆龄故居 郭沫若故居 北海公园 景山公园 故宫 南锣鼓巷 雍和宫 地坛公园
旅游小贴士
1、顺道可游:从此处步行到后海的宋庆龄故居等多处四合院和胡同。
2、游览线路推荐:
大门入园——后罩楼——龙王庙——西洋门——独乐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门——明道斋(展室)——大戏楼——绿天小隐——福字碑——澄怀撷秀——秋水山房——榆关——出园
景点地图
北京恭王府交通地图 (点击看大图)
景点相关资料
王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宫廷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桥梁,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代表着中国的王府文化。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有说法称、明弘治年间、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而宅子本身,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与此同时,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恭王府小景 作者:阿钟)
恭王府“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我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恭王府的开放,早在30年前,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75年,周总理在病床上,以3件未做完的事情托付谷牧,其中之一就是恭王府的开放问题。
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恭王府的布局
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有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在这条街巷之中,座落着一座王府,它就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恭亲王府。恭亲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 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訢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花园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徜徉于园中尤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寻觅着翠山碧水、曲径幽台在诉说的如烟往事。
恭王府内主要景点
银安殿
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
嘉乐堂
和珅时期之建筑。目前仍悬挂“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
多福轩
奕訢会客处,因其内部悬挂许多“福寿”匾而得名。院内有古藤萝一架,据考已生长200多年,在北京是不多见的。因此这个院又被称为“藤萝院”。
乐道堂
恭亲王奕訢起居的地方。奕訢为皇子时,道光帝曾赐“乐道堂”匾额一方,许是因此得名。
葆光室
据说是恭亲王会见族人、朋友的客厅。至今尚悬挂咸丰皇帝御书“葆光室”匾额。其室内保存完好的木天花,被专家学者所推崇。
锡晋斋
原名“庆颐堂”,俗称楠木房。“庆颐堂”据说缘起于乾隆所赐“庆颐良辅”匾额。锡晋斋名称,一说是恭亲王奕得到晋朝陆机的《平复帖》后所起;另一说是小恭王溥伟所起。
后罩楼
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俗称“99间半”。东部为“瞻霁楼”,西部为“宝约楼”。后罩楼中间开有府邸通往后花园的门。
(恭王府印象 作者:春来茶馆)
“福”字碑
位于花园中路滴翠岩下的秘云洞内,为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御笔。康熙于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其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
独乐峰
正对花园正门,是高约5米的北太湖石之孤赏石,有点缀园林,不使园内美色尽览之功效。园林专家认为它可同时起到影壁和屏风的作用。石之命名“独乐峰”,或许套用司马光“独乐园”之意。抬头仰望,只见“乐峰”二字,而“独”字隐于石的顶端,这种方法耐人回味。“独乐峰”由于多年风化已经形成一种自然美,像软水漩涡,像淡云舒卷,古朴典雅而又富有诗情画意。
蝠池
因形似蝙蝠而得名,有祈福的寓意。池四周种植榆树,每年春末,榆钱纷落蝠池。“福”和“财”共佑主人吉祥富贵。
绿天小隐
每年中秋节,在此摆上点心、水果,主人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共同赏月。登台南眺,园中美景尽收眼底。
蝠厅
园中路的最后一座建筑。因其形状像展翅飞翔的蝙蝠,故名“蝠厅”,也是出于祈福的用意。由于此建筑构成一个蝠形平面,因此有人说“此厅自早至暮皆有日照”,被誉为“北京古建筑只此一例”。据说恭亲王奕訢常在此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谋划军国大事。恭亲王之孙,著名书法家溥儒(溥心畬)曾在蝠厅居住、作画。
大戏楼
典型的中国传统大戏楼。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建筑形式为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南部后台为演员化妆室,前为舞台,北部为贵宾及女眷看戏和休息的地方。奕訢生日在农历十月下旬,办生日堂会时需要生火,故大戏楼也被府中人称为“暖楼”。
明道斋
垂花门内院西侧的建筑,为两卷过厅。据说当年康熙所写“怡神所”匾额就悬挂在此厅中。
流杯亭
又名“沁秋亭”。亭后假山中老井的水潺潺流入小亭内的沟渠。园主人在初春、盛夏、深秋时节邀客来此,曲水流觞,饮酒作诗。亭内彩绘有二十四孝、白蛇传等故事。
恭王府建筑研究
恭王府由于是在权臣和珅邸宅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和珅当年定罪的二十大罪状中就有关于内檐装修的“潜侈逾制”问题,如其中的第十三款“查得和珅房屋竟有楠木厅堂,其多宝格及隔断门窗解放照宁寿宫制度”。因此恭王府的内
建筑特色檐装修在王府文化中别具一格,其所表现的特点尤为突出:
一、 规格最高,可与宫殿建筑比美:
恭王府几座主要厅堂的内檐装修不仅是多宝格、隔断,还可举出仙楼、神殿带毗卢帽的祭灶等装修也与宫廷中别无二制。并有室内假山水池,装修成室内小园林,更是别出心裁。
二、 数量较多,形式多样:
从样式雷图中可以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建筑多达二十余处,而且具有多种类型,如太师壁、宝座床、碧纱橱、祭灶、万字炕、几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
三、 界划灵活,空间丰富:
恭王府内各厅堂的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格局多样,其主要厅堂既有肃穆、庄严的开敞式大空间,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间,既有对称式的,也有非对称式的,还有可以灵活组合的。有的适合接待高级宾客,有的用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有的适合起居生活,有的作为寝息,不同的空间需求各得其所。
四、 做工精细,技巧高超:
从恭王府的装修遗留物件中可知皆使用硬木,用材异常讲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细小的截面,雕刻花纹起伏精确,而且使用圆形或曲线拼出各种华格,只有在精细的加工之基础上才能完成,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遗憾的是恭王府的原有内檐装修,绝大部分已经无存,今天通过研究王府文化,要进一步将其发掘出来,结合今后的王府博物馆展示要求,再现当年辉煌。
恭王府福字文化
清代皇帝,在每年春节都要亲笔御书大『福』字 , 赏赐给有功的王公大臣,以表示天子对臣下的恩宠。而王公大臣如能获得皇帝赐赏的『福』字,会喜出望外,受宠若惊,感到皇帝对自己的信任,预示着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康熙一生酷爱书法,虽然他的书法极佳,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在历代皇帝的笔墨中最少,也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康熙对『福』字情有独钟,潜心长期钻研其写法,这或许是因为在古人看来,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一生都在追求『福』字的缘故。
恭王府的『福』字碑为康熙御笔之宝,隐于密云洞中,谓之『洞天福地』,纵观康熙皇帝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刚劲有力,颇具气势,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有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更为珍贵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玺以镇福,因此此“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
关于“福”字的传说是这样的,康熙为给母亲治病,写了个“福”字,母亲拿到字后身体日渐恢复。后来“福”字突然失踪,在和珅被抄家时,却发现这个字被刻在了恭王府的石碑上,石碑连着山底,上盖着房子,山成两条龙的形状,如果要把“福”取走,只有把山拆掉,但山上有两条龙,这就是说山倒龙倒皇帝倒。最终放弃把福字取走,却永远的留在府中。
(西式门,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 作者:阿钟)
恭王府大事记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华殿大学士和珅在此开始建宅。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珅宅第基本建成。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乾隆去世后的第三天和珅获罪,正月十六(2月20日),嘉庆皇帝列和珅二十大罪,抄家籍产,正月十八(2月22日),嘉庆皇帝降旨赐和珅自尽。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皇帝将和珅宅第赐其弟(乾隆第十七子)庆郡王永璘,是为庆王府。嘉庆二十五年庆郡王永
恭王府璘卒,由其子及后人居住。
咸丰元年(1850年),咸丰皇帝将庆王府赐给其六弟恭亲王奕訢。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恭亲王奕訢迁居此府,始称恭王府。光绪二十年(1894年)恭亲王卒,由其孙溥伟袭爵恭亲王。
1912年,溥伟将恭王府所藏文物(除字画外),全部卖给日本山中商会的山中定次郎。
1920年左右,溥伟因复辟清王朝筹集经费及生活所迫,将恭王府抵押给天主教教会。十多年后利滚利,由辅仁大学代其偿还欠债。
1950年,辅仁大学由中央教育部接办,其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
1950年,于府邸部分成立了北京艺术学院。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市副市长、著名红学家王昆仑等同志的陪同下视察恭王府,指出要将恭王府保护好,将来有条件时对社会开放。
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病重期间,委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同志办三件事:新建一座北京图书馆;修琉璃厂文化街;对社会全面开放恭王府。
1979年,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的亲自关怀下,占用恭王府的单位开始搬迁,恭王府的修复、开放工作提上日程。
1982年2月,恭王府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边搬迁、边修复、边开放”的原则,基本完成了花园的搬迁工作和修复工程。
1987年,国务院确定恭王府归文化部管理。
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社会开放。中国音乐学院搬出恭王府。
198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同志、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同志、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到恭王府视察。1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到恭王府视察,并指示尽快开放恭王府。
恭王府199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到恭王府视察。
1996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到恭王府视察。8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先生参观恭王府花园。
1997年,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就开放恭王府提出议案。12月文化艺术出版社迁出花园。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再次呼吁尽快全面开放恭王府。
1999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到恭王府视察并指示:“对文物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2000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到恭王府现场办公,解决中国艺术研究院新址建设等问题。
2001年3月,谷牧同志在北京市副市长汪光涛等同志的陪同下视察恭王府,并作出重要批示。
2001年11月,恭王府自筹资金修复古建筑“多福轩”,由文化部外联局与雅高公司共同签订了联合国教科文提供5万美金修缮“多福轩”的协议。 2002年11月,恭王府管理处召开由清华大学主持的恭王府规划方案的专家论证会议。
2003年3月,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处”更名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2003年11月5日,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谷牧同志到恭王府视察工作,中心主任谷长江同志对府邸主要建筑的历史和修复后的使用规划做了介绍,修复“多福轩”工作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肯定。
景点图片
恭王府的院子 作者:sj.天行健
北京游恭王府 作者:风茂摄影(毛毛)
恭王府花园 作者:吖豪-PGRow
恭王府印象 作者:春来茶馆
恭王府的亭子 作者:sj.天行健
北京游恭王府 作者:风茂摄影(毛毛)
更新时间:2010年6月21日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08年03月15日
more相关攻略
-
北京自助游最新全面攻略(2014年修订版)
阅读:2586353次 评论:1426条
-
北京怀柔水岸山吧出游功略
阅读:304898次 评论:69条
-
2013年北京南锣鼓巷深度自助游攻略
阅读:95994次 评论:218条
-
2012北京清华大学自行车骑行游览攻略
阅读:72925次 评论:22条
-
北京东直门使馆区银杏赏秋攻略(2015年修订版)
阅读:61854次 评论:49条
-
北京胡同特色咖啡馆探寻攻略
阅读:45321次 评论:37条
-
2011年北京国子监街自助游攻略
阅读:44288次 评论:61条
-
北京驻京办餐厅探寻攻略(2014年修订版)
阅读:38443次 评论:10条
远方网声明
所有评论(13)最新评论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1-08-28 10: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