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百年唐卡绘出的金色谷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订版)
热贡景点介绍
(隆务寺的清晨 摄影:咩咩羊)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隆务寺、隆务河、热贡。”
让我们先把以上几个关键词联系起来——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东南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交界,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貌在这里呈现出神奇瑰丽的景象;
同仁县是黄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除了同仁县,黄南州还辖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共四个县。但黄南州的州政府和同仁县的县政府都在隆务镇,所以简单来讲:当地人口中所说“去黄南”和“去同仁”多半是指去隆务镇;
隆务寺是青甘川一带安多藏区规模、地位和影响仅次于拉卜楞寺和塔尔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终年香火不断,转经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寺院宏大壮丽,建筑金壁辉煌;甚至其散布各乡村的附属寺院也是著名的宗教和文物以及艺术的圣地;
隆务河是黄河在青海东部的一级支流,因流经隆务镇而得名,亦称隆务格曲,“隆务河”藏语意为“九条溪流汇合的河”,隆务河在群山之间切割奔流和沉积,形成了险峻的峡谷和丰美的山谷田地,河谷两边多丹霞奇峰和绝壁高崖,以及高山草甸和原始森林;
热贡,是藏语“金色谷地”的意思,热贡从地域上讲是指同仁县的古称,指隆务河谷中居住着的藏、土、回、汉等民族半耕半牧的原始村镇聚落,从文化上讲,热贡地区的人们擅长于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并且形成了高超独特的艺术风格,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另外,热贡地区传统且神秘的祭祀歌舞活动连年不断,村落居民以藏土回汉为主,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又与伊斯兰教、汉地佛教、道教相融相洽,热贡地区的村落居民信仰融合进了大量的自然崇拜,形成了独特的民风,各寺院和村庄的祭祀活动以原生态的形式存在,因其神秘而独绝吸引着世人。
(独特的土夯实古民居 作者:咩咩羊)
青海省的旅游,多半被青海湖占据,孰不知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省,无论是地貌还是人文,皆有奇观,面积阔大,分布广泛。而人们对“高原”地貌的好奇集中在西藏,孰不知“青藏高原”的“青”指的就是青海;人们对藏民族宗教文化的了解,也集中在西藏,孰不知,藏传佛教的后宏期(现代藏传佛教即为“后宏期”的沿续)是在青甘一带发祥的。热贡地区是青藏高原地貌的起始,热贡文化则是藏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热贡的核心地区,同仁县是一块旅游文化的处女地。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保存完好。
同仁县大部分旅游景点除了隆务寺需要55元门票(含讲解),其他地方都无需要买票,但不少文化类景点有时间和宗教限制,比如六月会,菸兔舞,以及大多数宗教法会活动,只会在特定时间表演,但同仁地区乡镇村庄和寺院,几乎一年内有三百多个不同的祭祀活动,游人随缘得见,也应和佛教思想的一种见解。
同仁县旅游事项咨询电话:
联系电话:0973-8722793
投诉电话:0973-8722929
旅游咨询电话:18297286661(格桑)
游玩路线咨询:18009737676(赞巴拉)
热贡文化咨询:13309719588(翟老师)
热贡旅游大看点:
一、热贡文化(艺术和文化类景点)
(难得一见的巨幅唐卡 作者:长腿叔叔)
唐卡、堆秀、雕塑、擦擦等(必看指数:★★★★★)
发祥于青海省同仁县地区。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大体始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唐卡、间唐)、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图案等,其技法既继承了藏族佛教传统创作手法,又融汇了汉族绘画和其它地方的民间艺术,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在国内乃至世界文化领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其主要特点为:属于传统的工笔画。是用细致、逼真的笔法对描绘对象进行精雕细刻绘制,使对象在直观状态下更加生动真实充满韵味。因而,画笔的制作要求非常高,由热贡画师自己制作,约有40多种,大的像毛笔的中楷,小的只有一根毛。不同的笔有不同的用法。画布的制作技术性强,强度大,一名优秀的画匠必定要熟练掌握制作画布的特殊流程。打底稿所用的墨汁,是当地画匠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种传统绘画材料,沿用至今,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绘画颜料。绘画选用矿物质颜料,具有色彩绚丽、经久不易褪色的特点。用金绘画是热贡艺术独具的特长,而金上作画更是一项艺术绝技。其作品造型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设色均匀协调,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具有强烈的线条感、色泽感、运动感和主体感。因此,在国内外影响广泛,久负盛名,是同仁县最富特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主打品牌。已正式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单位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
现从事热贡艺术创作的民间艺人约2000余人,热贡艺术文化产业公司3家,艺人主要分布在隆务镇吾屯上、下庄,霍日加、加查么村和年都乎乡的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曲麻村一带。其产品销往甘、川、藏、新、台及尼泊尔、日本、印度、蒙古、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在热贡艺术较为集中的吾屯村、年都乎村,随手推开一户家门,即能看到“家家做画、人人从艺”的繁荣景象。
唐卡艺术精美组图展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pe3.html
六月会(必看指数:★★★★★)
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热贡地区的六月会祭祀活动在一个名叫四合吉的藏族村庄拉开序幕,而后,在隆务河流域的几十个藏族、土族村庄相继展开。各村祭祀活动的天数也不尽相同,长则5天,短则2天。凡举办六月会祭祀的村庄都有一座神庙,庙内供奉着本村和本地区的保护神。六月会期间,村民们的服饰是十分讲究的,舞者必须身着盛装。男子头戴白色或红色高筒毡帽,配藏刀;女子身着色彩艳丽的藏袍,配以自然宝石作为装饰,服饰显得异彩纷呈、琳琅满目、凝重飘逸。热贡六月会蕴含着宗教历史、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充满了神奇与欢乐。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
(背钎不能拔下,只有等背钎在舞蹈中自然掉下 作者:咩咩羊)
1、诵经祈祷仪式
举行祭祀活动的村庄都有一到两名"拉哇"(藏语,意为神人,汉语称为法师或巫师),在祭祀活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法师被认为是人与神的沟通者,能使神降临附体,代神言事。法师不是藏传佛教的神职人员,因此他的生活完全是世俗化的。但祭祀活动开始前几日,法师必须保持身体洁净,不能接触女性,并要到寺院里接受活佛们的洗礼,举行诵经祈祷仪式。这是一项在六月会祭祀活动开始前的重要仪式,也是热贡六月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特点。
2、以舞娱神
六月会祭祀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舞娱神"。六月会从头到尾贯穿歌舞表演,主要分为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和莫合则(军舞)三大类,在不同村庄呈现出多样性。拉什则类似像巴西的桑巴舞,由健壮的青年男子执鼓表演,动作铿锵有力,勇武之中又不乏洒脱。勒什则的舞姿轻盈奔放,向龙神唱赞歌、念颂词、跳舞、上香焚纸,保佑村民人寿年丰。莫合则是一种古代藏族军队舞蹈,它是同仁地区三大舞蹈之一,舞者左手执弓,右手持剑,头戴圆形红顶丝坠帽,身佩红绿彩带,头戴虎豹面具,高喊"喔哈--喔哈--喔哈"的口号,舞出两军交战的场面,表演威武剽悍。这些舞蹈,再现了青藏高原上古老的军事文化和民间文化风貌。
各村在祭祀活动当中要相互进行礼仪性的客演,10至20人不等的舞队必须在法师的带领下行进。当客演舞队到达异村时,东家组织全村的人出村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茶饭招待。而后,双方舞队在各自法师的带领下表演,共同娱神。同时,向众人展示其各自舞蹈的独特风采。
藏族、土族人民通过"以舞娱神"这种古老的舞蹈祈求神灵保佑这方土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这是这一古老民间祭祀活动的终极目的。整个祭祀活动处处显现出原始巫风的遗迹。在这里,"巫风就是舞风","祭坛就是舞坛",他们的舞蹈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长、体系之完整规范,在当今现存的民间舞蹈文化形态中是较为罕见的。

(如同成年礼一般插过口钎之后就算是男子汉了, 作者:咩咩羊)
3、上口扦
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青年们咬住口钎,手执羊皮鼓在院内舞之蹈之,以求福。
4、上背扦
上背扦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独特节奏的龙鼓、粗犷优美的舞姿、多彩华贵的服饰、神秘虔诚的祈祷,给喜庆丰收的热贡藏乡带来了欢乐和浪漫。
5、开山
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带着浓郁的古老“巫术”的气质。
远方网小编推荐:行者襄樊咩咩羊全程图片记录大型展示,虽然看的有点心颤,但也了解了另一种信仰。【心惊肉跳的六月会血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u8x.html
(仪式最后,驱除了全村妖魔之后的於菟们手持串满圈馍的树杆,口叨鲜红的生肉,以“垫步吸腿跳”的动作舞向村口。 作者:咩咩羊)
菸兔舞(必看指数:★★★★★)
菸兔舞是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土族村庄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举行的祭祀神灵、祛病禳灾、求福纳祥的一种民俗活动,有着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由7名青年脱去上衣,裤腿卷至腿根,赤胸袒背,先用煨桑香灰涂抹从头到脚全身,再用墨汁从脸到脚画出虎豹斑纹。舞者口衔生肉块,双手执竹竿,做虎状舞蹈,飞奔下山,跳入居民院墙,居民纷纷将当地的一种主食,如铜钱状的馍馍套进竹竿。舞者又跳出院子,飞奔至河边,将墨汁和香灰洗净,寓示将全村的灾病魔邪洗尽冲走。
远方网小编推荐:行者达人襄樊咩咩羊对菸兔舞的精彩图片记录【扮虎驱妖於菟舞】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tpc.html
(金碧辉煌的隆务大寺 作者:咩咩羊)
隆务寺 (必去指数:★★★★★)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甘、青“六大”藏传佛教名刹古寺之一。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隆务镇东南。是同仁景区中最著名的元、明时期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建寺初期属萨迦派,后改宗格鲁派,发展成为青南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有年都乎、郭麻日、吾屯上、下寺等35座附属寺。明天启五年(1625),明熹宗皇帝题赐“西域胜境”匾额,悬于大经堂之首,因而名声大震。1958年寺院首度开放,之后一度关闭。“文革”时期大部分寺院建筑遭到破坏,1980年被毁的建筑重新修建,于当年再度开放。
隆务寺依山傍水,环境宜人。藏汉合壁式建筑,飞檐斗拱,错落有致,气势宏伟,是安多地区重要的宗教文化学府。内有26座佛殿经堂,设显宗、密宗、时轮三大学院,占地面积百亩,现有住寺僧人416名。寺内的唐卡、建筑、图案、间唐、雕塑、堆绣是热贡艺术品中的精品,更是文物价值很高的藏品。特别是大经堂内的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底座周长26米,通体贴金,嵌满金玉宝石,更显金碧辉煌,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寺院主要宗教节庆活动有:加洛毛兰姆(即祈愿法会,包括诵经、晒佛、转弥勒佛、跳虔等)、时轮金刚法会、禳灾法会、四月十五娘乃节、五月乔巴、八月僧巴、九月降风节、燃灯节等。
隆务寺精彩图片展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suv.html
(隐于山间的旺加寺 摄影:长腿叔叔)
旺加寺 (必去指数:★★★★★)
旺加寺,现址在同仁县曲库乎乡西北木合沙村的北山包上,距离同仁县隆务镇17公里,是一座苯教寺院。寺院建筑华丽壮阔,金壁辉煌,位于海拔3000米的山坡之上,寺院层层叠叠与山势相融,气象万千,风光无限。旺加寺是目前青海境内最大的苯教寺院,现有寺僧73人,设藏医诊所一处,常年免费为群众诊治。
旺加寺精美组图展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myv.html
吾屯上、下寺和热贡文化艺人村 (必去指数:★★★★☆)
位于青海省同仁县东北部7公里处。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闻名遐尔的“藏画之乡”,也是迄今唯一保留古老名称的寨子。热贡艺人在此最为集中,占全村男子的90%以上,常年从事绘画、展览、销售于一体的热贡艺术品营销活动,而吾屯画师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故称之为热贡文化艺人村。村民从小学艺、崇尚艺术,历代以来名家高手辈出,创造了大量的精美艺术品,热贡艺术品业收入已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收入,呈现“户户做画、人人从艺”的繁荣景象。
座落于该村的吾屯上、下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同仁县著名的元、明时期文物旅游景点和旅游胜地。
(萨增拉康殿壁画主要分布在殿堂内外四壁。 作者:咩咩羊)
年都乎古寨和年都乎寺(必去指数:★★★★☆)
位于同仁县隆务镇北1公里处的年都乎乡年都乎村。土城呈长方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00米,城墙均系土筑,残墙高10米,开东、北二门,北门为古寨正门。古寨选址于年都乎河北岸的悬崖之上,两面依山,东、南两旁傍水,居高临下,寨内布局十分精巧、紧凑。自建寨之日起,寨内便是屯民居家居息之处,胡同小巷四通八达,排水渠道纵横交错,民居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寨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一般民居都有飞椽花藻之类。屋内一般以木板作隔扇,室内有护炕木板、护墙木板墙围,且多雕花草于其上。房屋一般面阔三间,正面以木板隔墙并装上木板条方格小花窗。佛堂独立设在正屋中间的房子,位置突出,不穿堂而过。生活起居和接待客人一般设在两个角屋或其它房屋,主次分明。院落中央一般都有竖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
年都乎村又是热贡艺人辈出之地,以制作堆绣艺术品为主,誉称为“堆绣之乡”。村北发掘出马家窑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都乎村外的山上有一个二郎庙,那里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举行的“於兔舞”足以惊世骇俗。
古寨外的年都乎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藏有一块珍贵的大明石碑,碑文为“王延仪纪功碑”。弥勒殿内的大型古壁画是热贡艺术绘画中的精品。是同仁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年都乎寺壁画震撼组图欣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vxu.html
(郭麻日寺随处可见这样灿烂的笑容 作者:咩咩羊)
郭麻日古寨和郭麻日寺(必去指数:★★★★☆)
位于同仁县城区以北7公里处。古寨城墙以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220米,宽180米,开东、西、南三门,东门为正门,寨内仍有土族人居住,巷道布局星罗棋布,错综复杂,如进入迷宫一般。每一处寨门顶上都设置嘛呢经轮,是古寨建筑独具特色的地方。为改善狭小的寨内空间,当地居民均修建了二层木结构楼房,和青海乡村民居庭院宽敞的特点形成了反差。寨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一般民居都有飞椽花藻之类。屋内一般以木板作隔扇,室内有护炕木板、护墙木板墙围,且多雕花草于其上。房屋一般面阔三间,正面以木板隔墙并装上木板条方格小花窗。佛堂设在二楼,佛堂所在的房屋一般都是上房,和佛堂不同向的两边厢房一般做卧室。院落中央一般都有竖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
古寨南边的郭麻日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前的时轮解脱塔建于1989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塔高38米,塔身分五层,塔壁塑有菩萨、观世音和35尊般若佛。主塔四周有小塔,塔顶设有佛堂,是安多地区最高最大的佛塔,故又称“安多第一塔”。是同仁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郭麻日古堡精美组图展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yrm.html
郭麻日寺精美组图展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mwa.html
隆务老城区(必去指数:★★★☆☆)
位于青海省同仁县东南部隆务河边的一级台地上,位于隆务镇东南隆务河谷,隆务寺的下面,是青海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区之一。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是夏日仓六世活佛(热贡地区最大的活佛)为了顺应民意,方便群众生活和商贸流通,动员周围群众在隆务河两岸圈地百余亩,修建的商人居住地。城区分为上、下二街,修南北城门各一,建成后将散住在隆务寺周围的商人都安置在城内,形成以商业为主的街区。现居住着506户居民2100人,有回、汉、藏、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
老城区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集中展示了隆务地区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风格主要为青海地方乡土式与不同民族形式的融合,其中汉式符号语言最多,传统庄廊布局也有体现。其他民族的建筑语言符号主要运用在门口及细部处理上。其建筑凸现了极强的人文特色。特别是分别代表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的隆务寺、圆通寺、清真寺在百年沧桑中,始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处一条街,在黄南地区传为历史佳话。是全国罕见的一大人文景观。
登临隆务河东岸的高地,远眺对岸,各式古老民居自河岸开始,漫过一级台地,与二级台地上的隆务寺建筑群落融为一体,金碧辉煌的寺院宗教建筑与古朴典型的民居古建筑浑然一体,显示出历史文化名城浓厚的文化底蕴。
铁城山遗址(必去指数:★★★☆☆)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安镇保安村河西铁城山上,距离同仁县城区12公里。唐景云元年(710年),吐蕃东扩时,在铁城山筑城,驻军设防,作为东进的前哨。唐天宝十三年(754),哥舒翰击败吐蕃,在原址内建“振威军”。唐至德元年(756),复陷于吐蕃,后铁城几易其主。宋朝时又修筑碉堡、门楼、营房、操场等。元、明、清各朝代加修城防,又驻军防守。
城内呈簸箕形,从东向西倾斜,城墙以红土夯筑,依地形而成,形似雕巢,故又名雕巢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站在铁城雄关之上,同仁全境尽收眼底,游人可饱览秀美壮丽的山川风光,还可感悟历史的风云和沧桑。
三、自然风光
双朋西原始藏族村落和丹霞地貌以及根敦群培故居(必去指数:★★★★★)
位于青海省同仁县东北部30公里处的双朋西乡。双朋西村保存完好的热贡地区藏式民居,村庄依山起伏。此处青山叠嶂,依山傍水,是同仁县境内最大的丹霞地貌区,也是同仁县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之一。
根敦群培(1903-1951)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藏族学者。他在印度游历、学习、研究达11年之久,精通梵文、英文、巴利文等外国文字,涉猎了历史、宗教、语言、文学、民俗、地理、考古、医药等学术领域,学有成就,著译具丰。从1936年在藏文报纸《明镜》(由塔钦创办于噶伦堡)上发表第1篇作品,到去世止,在15年间撰写和释译103篇作品,其中《白史》等专著12部(包括合著),译著(含合译)9部,译文5篇。此外还有20首诗作和125幅绘画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其在藏族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故居位于双朋西乡双朋西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土木结构,典型的藏族民居风格。故居内留藏有群培先生的许多著作及曾经用过的生活用品。是同仁县著名的人文旅游景点之一。
(瓜什则草原的风情 摄影:长腿叔叔)
瓜什则寺和瓜什则草原(必去指数:★★★★★)
亦称“恰科日寺”,位于同仁县东南40公里处,为隆务寺所属格鲁派寺院,系原瓜什则八部落的帐房寺,传由雍仲坚赞活佛初建。 该寺本与同仁县曲库乎瓜什则寺同属一寺,共同举行较大型的法事活动, 1980年后,当地牧民群众因曲库乎瓜什则寺路遥不便,要求于当地建寺。1986 年群众自筹资金于现址新建土木结构的大经堂1座30间,僧舍20多院70多间,由隆务寺的晋美克增隆柔嘉措活佛任寺主,当地的喜饶布活佛具体负责寺务。恰科日瓜什则寺虽属格鲁派寺院,但土房寺由格鲁派和宁玛派僧人合建,现两派僧人合住,分别举行法事活动。
瓜什则乡的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这里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所辖景点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浩特”;有再现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观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区”。
扎毛蝴蝶谷(必去指数:★★★☆☆)
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区以南28公里处的扎毛乡么什当村。此处气候凉爽,树木蔽日,美景如画。每逢夏季,成千上万只蝴蝶汇聚于此,翩翩起舞,争相斗艳,场面蔚为壮观。是同仁县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曲库乎温泉(必去指数:★★★☆☆)
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以南18公里的麦秀山北端,隆务河上游东侧的西卜沙沟。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树木葱笼,溪流淙淙。共有5个泉口,泉水清澈透明,水温在65℃左右,年流量为2万吨,四季同温,水中含有大量锂、偏硅酸等多种人体有益的元素,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有显著疗效,被当地群众称为“神水”。是疗养、避暑、游览的胜地。
阿米夏琼山(必去指数:★★★★☆)
位于青海省同仁县西南部15公里处。被藏区群众信奉为“神山”。峰顶常年积雪,川壑环拱,山势陡峭,最高海拔4767米,是同仁县境内最高点。即使在盛夏季节,山脚下溪水淙淙、苍翠欲滴,峰顶却是白雪皑皑、山舞银蛇,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同时呈现在游人眼中,一览无余,形成了一道全国罕见的自然奇观。此山尚未开发,但当地群众每年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山神活动。偶有藏传佛教密宗高僧在此闭关修行。据传,有缘者必逢高僧,如得遇指点,则今生出入平安、万事如意。每年有大量的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前来探险。是同仁县今后的重要开发景点之一。
修关神洞(必去指数:★★★☆☆)
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区东北角38公里处的双朋西乡环主村,山势陡峭,名列同仁“八大神洞”之首。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曾亲自为该洞开光,也是热贡地区大活佛夏日仓一世曾经修行之地。相传,凡进入此洞者,通过聆听诵经念佛等千奇百怪的自然灵异之声,可知为人善恶及因果报应。故成为周边地区信教群众朝拜的神洞。洞内垂直深度约200米,有大量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钟乳石、水晶石等,是避暑、旅游、探险胜地之一。
麦秀国家森林公园(必去指数:★★★★☆)
位于县城以南32公里,林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分布700多种高寒植物以及珍贵野生动物。以郭什加和老藏两条沟为旅游线,分布有独特奇妙的自然 景观,如“将军峰”、“魔鬼峰”、“睡美人”、“金猴望月”等景点。春天山花烂漫,百鸟啼鸣;夏日含烟蓄翠,百花飘香;秋季漫山遍野,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同仁县周边景点: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冶州尖扎县境内,距同仁县130公里。它景区面积1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2300米。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以奇特“丹霞”地貌、茂密的森林植被、古老的宗教文化、雄伟的电站大坝、绮丽的峡谷库区及独特的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是开展旅游、朝拜、观光、度假、野营和科学考察、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李家峡水电站位于景区当中,高峡平湖,成为坎布拉的另一种风景。
热贡当地交通

(路 摄影:空游无依)
往来同仁县的交通以省级公路为主,不通火车,暂无飞机场。S203公路穿过隆务镇,是同仁最主要的公路。在建的“同牙高速”欲与“张河高速”相连,但还须时日。通往隆务镇必然经过隆务峡,那一段峡谷曲折多弯,两边山崖险峻,少树木,山体松脆,春夏雨季常常发生滑坡事件,自驾车千万要小心。
同仁旅游以隆务镇为中心,隆务镇距离西宁市180公里,隆务镇做为黄南州的州府和同仁县的县府的共同所在地,公共交通还算发达。黄南州、同仁县和隆务镇共用同一个汽车站,官方名称为“黄南汽车站”。
黄南州汽车站:
地址:隆务镇东山路(热贡桥东南)
电话:0973-8722267 8722053
通往兰州的班车每天早上6:50有一班,340公里,票价:65.00元
通往夏河的班车每天早上8:00有一班,104公里,票价:26.50元
通往李家峡(坎布拉)的班车9:30,11:00,13:30共三班,104公里,票价:19.40元
通往同仁县境内的双朋西的班车流水发车,33公里,票价:9.80元
通往同仁县境内的瓜什则的班车流水发车,46公里,票价:13.50元
以上同仁县境内的班车亦可在热贡桥东南角的小广场搭乘小巴士,一般人坐满即走,可到同仁县各乡镇。
同仁县打车4元起步,周边十公里以内的乡村,均可打车前往。隆务镇做为州府和县城,其实很小,暂时没有公交车。将来可能会有与周边乡镇通行的公交车。
西宁长途汽车站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建国大街1号
电话:0971-8149612
西宁西火车站
西宁火车站是青藏铁路线上起点站,所有进藏的火车都要经过西宁火车站,由于西宁火车站正在修建,现在火车都暂时停靠在西宁西站,往返西宁的火车票请登陆查询:http://www.12306.cn/mormhweb/
西宁曹家堡机场
西宁曹家堡机场是青海省唯一的二级机场,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已开通了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航班。往返西宁的航班可登陆查询:http://www.qunar.com/注1:机场距离同仁县隆务镇150公里,由于西宁机场去西宁市区与去同仁县方向相反,而机场很少有直达同仁县的车,如果要节省时间和费用,可以先由机场去平安县,再从平安县前往同仁,平安县距离机场5公里。
注2:同仁县热贡桥东的小广场可以包车前往机场,一辆车240元,最多可搭乘4人。
自驾车
从西宁可经G6或G109在平安县转入S11平阿高速向南到牙什尕镇转S203向南即可到达隆务镇。从甘肃可经G213到临夏转入S202到循化转循同路到达同仁县。
热贡当地住宿
(地域风情极浓的赞巴拉国际青年旅舍)
隆务镇作为州府和县府所在地,又是隆务大寺转经、法事的重要宗教场所,镇内各种接待住宿的宾馆、旅店很多,奢简由人,特别是热贡桥东边,东格尔路(S203省道)两侧,集中了大量的中小型旅店。但是镇上唯一的一家驴友客栈只有"赞巴拉国际青年旅舍"。
赞巴拉国际青年旅舍
推荐理由:讲这个青年旅舍要解释三个"赞巴拉",首先这个赞巴拉是同仁县唯一的一家面向"驴友、摄友、骑友、车友"的青年旅舍,赞巴拉的小楼四层高,有个小院,是个小型的停车场,小院通道两壁是混合了手写诗歌的照片墙,小楼外墙和客房过道上的旅行手绘涂鸦到处在卖萌,一层和二层的客房多是二、三人的标准间和大床房,布置成藏式家居风格;三层的客房则是高低床多人间和一个酒吧式阅读休息厅;四层是个阳光房,现在主要用来自助晾洗衣物。整个旅舍WIFI覆盖。旅舍主人给自己的定义为:"以摄影为主题,广为结交热爱摄影、旅行、生活的人士,旅舍本身坚持以推广青海旅游资源为己任,给广大住宿者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细致的住宿环境,以及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交流环境。"
"赞巴拉"的原意则是藏传佛教中的黄财神,藏名藏拉色波,是密教之护法神祗,诸财神之首。昔日释迦牟尼佛在摩陀国之灵鹫山讲说大般若经义时,诸方魔鬼神怪前来阻碍,令山崩倒塌,此时黄财神奋勇现身庇护,使得众多闻法比丘安然无恙。持诵黄财神咒:"唵 赞巴拉 扎连达耶 梭哈"可获得黄财神庇佑,增长福德、寿命、智能、物质及精神上之受用,财源茂盛,免除贫穷。
地址:青海黄南州同仁县隆务镇东格尔路8号(热贡大桥东南)
电话:0973-8729880
手机:18009737676
QQ:727410288
网址:www.zanbala-studio.com
床位价:50元\人;标准间:220元\间
注:赞巴拉西宁店地址:西宁市城西区七一西路湟岸巷10号,电话:0971-8450801
隆务镇其他住宿参考:
东方宾馆,地址:隆务镇东山路,电话:0973-8798333,参考价:238元\间
邮政宾馆,地址:隆务镇中山路,电话:0973-8724555,参考价:120元\间
黄南宾馆,地址:隆务镇中山路,电话:0973-8722293,参考价:120元\间
麦秀宾馆,地址:隆务镇德合隆南路,电话:0973-8726910,参考价:120元\间
热贡当地饮食
(眼花缭乱且口味相当重的藏餐)
同仁县大街上的餐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藏式餐厅,主要有砂锅和藏式包子,主食是一种大如“列巴”的馍馍,有如巨大的铜钱,中央有个方形的孔,这也是隆务镇的主食。普通的藏式小餐厅经营内容比较简单。
另一种是回族餐厅,相对比较丰富一些,普通的回族餐厅除了做各种拉面,也有炒菜米饭和馍馍,回族餐馆比较精细,当地藏族人也喜欢去回族馆用餐。
精品的藏餐要去“藏家乐”吃,非常有特色的是面饼蒸羊汤——他们用小碗盛羊肉和水以及调料,用一张湿面饼封住碗口,上屉蒸,面饼蒸熟了,羊汤也熟了,而羊肉鲜味全闷在面饼以内,食用时,将面饼撕破,泡在羊肉汤里,香味四溢。其他还有牛肉饼、血肠、羊肠,都非常有特色,比如血肠,不习惯的内地人会极不习惯,感觉会被膻味熏倒,喜欢重口味的则觉得非常有味道,据说最正宗的血肠切开时,血还没有凝固,吃起来有点茹毛饮血的快感。另外藏餐还有手抓羊肉和蘑菇鲜肉火锅等,口味偏重,好肉食者的福利。
精典的回族餐则是“老八盘”,据说正统的老八盘包括八盘点心,八盘水果,八盘荤菜,八盘蔬菜。回族人做菜精细讲究,南北咸宜,主菜手抓羊肉,不知他们怎么做的,又鲜又嫩,好吃得差点连舌头都一起吞下去,即使对饮食很挑剔的人都赞不出口——因为嘴里被肉塞满了。注意,同仁的所有回族餐馆都因为宗教习惯,禁止喝酒,不许外带食物。
由于热贡地区是半耕半牧,肉食比较普遍,吃腻了肉,想吃点汉餐,可以去街上找少量的四川菜馆,调和一下我们汉族人的胃。
主要推荐餐馆:
热贡藏家
特点:藏式农家乐,院子里花团景簇,环境很好,主营藏式餐饮,风味独特。
地址:隆务镇唯哇村公路旁
电话:0973-8728235 13209734095
联系人:仁青多杰
韩君家
特点:其实韩君家院是一个艺术展示馆,但他们家的回族餐做得令人惊艳,无论是手抓肉还是鸡,让人停不下口
地址:隆务镇隆务老街369号
电话:13299738003
联系人:韩君
大众川菜馆
特点:隆务镇上极少数的川菜馆,吃腻了牛羊肉,可以来这里安慰下肠胃。
地址:隆务镇中山路
电话:0973-8797273
金色自助火锅城
特点:自助火锅,藏族人开的店,牛羊肉无限量,随时可取得到,肉片切得比内地厚,但极鲜嫩。当地有个传说,该店开业不久,有人在此吃肉吃到撑死,并且信誓旦旦地说这事是真的。无论如何,这里的羊肉片确实好吃。每人60元的自助火锅。
地址:同仁县东格尔路
电话:0973-8797166
其他有特点的餐饮场所(帐房风情园)
夏都风情园,地址:郭麻日村,电话:13909732333
消夏园,地址: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电话:0973-8725213
霍尔甲锦秀度假村,地址隆务镇霍尔甲村,电话:0973-8314595
艺人之家(藏家乐)
年都乎村,电话:0973-8724882
郭麻日村,电话:0973-8726768
吾屯上庄,电话:0973-8725069
吾屯下庄,电话:0973-8725062
热贡行程规划
(夕阳下的安详 摄影:长腿叔叔)
同仁县旅游人文与自然风光并重,所以可以游览的地方非常多,两天的行程比较满,以下的线路推荐一般第一天重在人文,第二天重在自然奇境。如果时间容许亦可重新组合成三到四天,或者时间较紧,只得放弃一些景点,按自己所好拆分成一天。
线路一:
第一天:隆务寺—热贡艺术馆—金轮公司—年都乎乡艺人之家,藏家乐—郭麻日寺,佛塔,迷宫—吾屯上、下寺,艺人之家,藏家乐
第二天:铁城山遗址—保安镇尕队庙—双朋西丹霞地貌—修关神洞—根敦群培故居—隆务峡天然十二生肖图
线路二:
第一天:年都乎艺人之家,藏家乐—热贡布达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金轮公司—热贡艺术馆—隆务寺
第二天:曲库乎温泉山庄—扎毛么什当蝴蝶滩—麦秀国家森林公园
热贡其他信息
(唐卡制作工序相当复杂,光是颜料就有很多讲究)
唐卡知识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唐卡类似于藏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绣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 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1300年多的历史,唐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传承后,从地域上形成了三大主流画派。即:卫藏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勉唐画派,康巴地区(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噶玛噶孜画派,安多地区(青海地区)的热贡画派。
唐卡,在罗桑嘉措以前都是民间画师供奉给寺庙的零散作品,从五世达赖起,成立了相当于画院的机构,唐卡创作进入了专门化创作时期。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成立了“拉日白吉社”,也就是官方性质的画院。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唐卡艺术的向前发展。唐卡绘制也逐渐出现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门唐”(系药师佛像)派。院内的画师都有职称,画艺最高的称为“乌钦”。西藏绘画史上最后一名“乌钦”就是唐卡绘制大师扎西次仁先生,扎西次仁也是健在的唯一的“乌钦”。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传,吐蕃赞普(观音佛的化身)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第一幅唐卡:相传,这幅唐卡由果竹西活佛藏入白拉姆神像腹内。作为科学考证,这些传说恐还不足为凭。但就绘画艺术而言,最早(可查)可溯及卡若新石器时代,到吐蕃王朝时,绘画艺术已臻完善。唐卡作为壁画的廷展,最迟也在七世纪中页以前就已出现。早期唐卡因经过朗达玛的灭佛,已无迹可寻:现存唐卡除有少数宋元时期的作品外,大多都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的集体作品。
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这就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五世达赖喇嘛在其《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中也明确的记载了此事。在公元7世纪到8世纪,唐卡 开始了缓慢的发展。由于9世纪,是藏区比较动荡的年代,期间经历了:公元815年,藏王赤德松赞驾崩;第五个儿子赤祖德赞继位赞普;公元841年赤祖德赞为贵族所弑,其兄达磨达玛乌都赞(朗达玛)继位赞普,让整个西藏经历了"朗达玛灭佛"的重创。使整个藏区的唐卡所剩无几。由于朗达玛灭佛致使吐蕃诸将和部属叛离了朗达玛,奴隶以及属民先后在各地纷纷起义。公元877年,奴隶起义军占据吐蕃雅隆河谷等地之后,吐蕃王朝灭亡。公元895年,吉德尼玛衮的后代在阿里建立古格王朝,以后日巴衮据芒域建立拉达克王朝。公元978年,鲁麦.喜饶楚臣等人在桑耶寺,噶迥寺授徒传法,佛教在西藏地区再度传播,历史上称为佛教后弘期元年。公元10世纪唐卡艺术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开始了有序发展。11~12世纪是唐卡艺术形成系统时期。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三大教派以及噶当、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小派形成时期。13~14世纪,唐卡艺术风格凸显,稳步发展,形成唐卡三大画派:勉唐,噶孜,热贡画派,明清时期是唐卡绘画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还形成了三大画派旗下很多画派。
吐蕃早期的唐卡能保留至今的极其稀少,现代能够见到的较早的唐卡,是11世纪以后的作品:在萨嘉寺保存有一幅叫做“桑结东厦”的唐卡,上画三十五尊佛像,其古朴典雅的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据说是吐蕃时期的作品,是极为罕见的一件珍贵文物。还有一副四壁观音,则是古格王朝时期的作品最为古老。宋代的唐卡,在布达拉宫见到三幅,其中两幅是在内地订做的绎丝唐卡。帕玛顿月珠巴像的下方有藏文题款,意思是说江村扎订做这幅唐卡赠送其师扎巴坚赞。扎巴坚赞是萨迦五祖的第三祖师,公元1182年继任萨迦达钦。另有一幅贡塘喇嘛肖像,贡塘喇嘛相生于公元1123年,死于1194年,他的这幅近乎写生画的绎丝唐卡,也属宋末的作品。还有一幅米拉日巴的传记唐卡,主要描绘米拉日巴苦修的情节,朴实而简括的构图,据有关行家鉴定,系宋代的一幅绘画唐卡。莲花网目观音像,画面不求工细富丽,而以清秀的色彩渲染主题,堪称元代的代表作。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统治,采取敕封西藏佛教各派首领的办法,明封八王,清封达赖、班禅及呼图克图即是这种管理的具体实施。这些措施对西藏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西藏的唐卡艺术也随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的唐卡,一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画派,这是西藏绘画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西藏绘画艺术更趋成熟的表现。大体说来,前藏的唐卡构图严谨,笔力精细,尤擅肖像,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后藏的唐卡用笔细腻,风格华丽,构图讲究饱满,线条精细,着色浓艳,属工笔彩的画法。
(对唐卡好奇的孩子 摄影:咩咩羊)
西藏绘画流派
不同风格的唐卡(Thangka)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画派,西藏的绘画流派可以分为:直孔唐卡
直孔唐卡又名(直孔刺绣唐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绣技、传统 古老的制作方法.考究的用料、著称。始于直孔噶举派创始人觉巴.吉天.松吉公布时期,至今1000多年,一直由直孔平措康桑家族以家族的形式传承至今,即扬名于整个西藏的一代大师直孔康桑.赤列多吉至现今的第五代传承人次拉卓玛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直孔唐卡艺术作品以西藏名片唐卡代表性文化远播至世界各国,也有(康桑唐卡.康桑西藏)即(你好唐卡.你好西藏),这种明间流传传诵着它特殊的文化含义。参加过世博会. 西藏地区唯一的果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唐卡止唐与果唐两类中的果唐的代表性派别,在唐卡文化艺术领域成名已久。
噶知派
噶知是藏族绘画雕塑的一个流派,据说该流派沿袭噶玛牟觉多杰撰著的《图像度量经》之画风,以绘制宁静善良的人物画像出名。
钦泽派
钦泽派的创始人是西藏贡嘎尔朵地方的钦泽欠茂。该派脱胎于曼唐巴画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曼唐巴的画风。
噶尔热
噶尔热是南木卡扎西活佛把藏画的度量和汉族画(国画)的上色、景物布局结合起来的一种画派。其特点是画面大,容量多,人物面部清秀,笑容藏而不露。
杰居毕画派
杰居毕画派是由噶玛曲央多杰在藏画基基础上吸收了克什米尔画风而创立的一门画派。
旦鲁派
学者智嘉和曼唐?察卡等人的画风称旦鲁派,该派著有《神像度量如意宝珠》等美术典籍。
代热派
代热派是噶尔热派和曼唐派画风相融合的一个画派,其主要特点是注重人物的造型、人物的神态和人物的内涵。该派较著名的画师有旦增诺尔卜、荣巴?索南杰保、智拉普日吾才让、唐拉才旺等。
希岗巴
希岗巴活佛的画风以及保持这种画风的画派称为希岗巴。由于此派受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影响较大,所以也称尼泊尔画派。
曼娘派
曼娘派是藏区最早的一个画派,创始人是十四世纪的曼拉东珠,该派的特点是愤怒像怒中含笑,体态轻盈,衣着华丽,上色淡雅,神态逼真,身体各部位的尺度适中等。
曼鲁派
曼鲁派是曼娘和曼萨尔画派的总称。
曼萨尔派
曼萨尔派的创始人是藏巴?曲洋嘉措,该派与曼娘派的画风相近,特点是线条粗犷,面相威猛,上色较重,身量略高,画工精细等。
唐卡的题材与形式
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的科学画等等。它们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把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有的唐卡面积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 由于这些工匠们的画风质朴,色调协调,造型生动,内容多以佛像和经变故事为主,所以深受各个藏传佛教寺庙的欢迎,纷纷请去为佛堂等处作画装饰。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织锦唐卡是以缎纹为地,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粘贴在织物上,故又称“堆绣”。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剪裁成各种人物和图形,粘贴在织物上。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仅于强烈的装饰性。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格外地显得灿烂夺目。缂丝是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这些织物唐卡,质地紧密而厚实、构图严谨、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西藏的织物唐卡多是内地特制的,其中尤以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传到西藏的为多,后来西藏本地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两种,一种是满幅套色印刷后装裱的,还有一种是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板,用墨印于薄绢或细布上,然后着色装裱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刀法遒劲,设色多为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视之如雕镂之象,风貌典雅,富有立体装饰效果。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与绘制唐卡。
(常见的四种唐卡对比,从左到右依次为彩唐、红唐、金唐、黑唐)
唐卡的分类
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国唐
根据丝绢材料的不同,“国唐”也有以下五种:
(1)绣像“国唐”:这是一种用各种不同的丝线经手工刺绣而成的唐卡。
(2)丝面“国唐”:制作这种唐卡是将各色的丝绢切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用针将拼成画面的各色布块缝接起来。
(3)丝贴“国唐”:这种唐卡与(2)相似,只不过是将切成的各种彩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组成画面。
(4)手织“国唐”:一种用丝线经手编织而成的唐卡。
(5)版印“国唐”:这种唐卡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绢上,套版主要用木版,偶然也用铜版或铁版。
“国唐”中尺幅最大的叫做“国固”。因为太大,也不能随便把它挂出来,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才使用这种唐卡,将“国固”大唐卡挂在寺庙的外墙上,或者挂在专门为挂“国固”唐卡而修建的晒佛台上。布达拉宫一幅最大的“国固”唐卡,高55.80米,宽46.81米。这幅唐卡是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由摄政桑结嘉措主持制作的。唐卡描绘的无量光佛。
止唐
由于唐卡的画法多种多样,“止唐”也有好多种。人们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
(1)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
(2)金唐:一种用金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3)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4)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
(5)版印“止唐”:这种唐卡的制作方法与制作版印“国唐”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印在棉布做成的画布上。
最大的“止唐”长3米,宽2米;最小的“止唐”仅长30厘米,宽20厘米。
不能单纯讲哪种唐卡的价格高或低,比如说彩唐,既可以以纯金、纯银、珊瑚、珍珠、绿松石作为主要颜料,也可以是赭石、朱砂、铅粉或黄德粉这些普通颜料。而金唐,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金色矿物颜料。价格上的差距自然会很大,有些唐卡甚至是画在皮革上的,那你就要鉴别皮质了,牛皮还是羊皮,一层皮还是二层皮等等。要价过高的唐卡尤其要格外小心些,从材质到画工再到其他一些非技术要素都得全面了解。
对于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唐卡,业内人士提醒:那些成批量复制甚至是印制的,或者是偷工减料的唐卡收藏价值不大。虽然这些唐卡看不出构图上的错误,且一次性上色的唐卡,看起来与上过三四遍颜色的唐卡无异,但前者只能保存一两年,而正宗的唐卡却是用矿物色甚至是纯金粉或宝石粉调色,可以收藏数十、数百年而不褪色,其增值潜力当然不同。
鉴别
特点一幅唐卡的主体可能是由徒弟绘制,但像眼睛、指甲、手印、人物身上的装饰与法器等最见工力的地方大都由师傅绘制,购买时必须关注这些细节;有的唐卡绘制完毕后会在表面打一层蜡,使外观与色彩更加光洁,手感光滑,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要对着阳光看,以此来鉴定蜡质层的完整性。
画工
首先,在内容上要进行筛选:由于唐卡画面涉及的内容较多,有些可能你并不理解,因此要选那些市场认知度比较高的,比如:释迦像、白绿度母、财神等这些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了解的造像内容。
其次,唐卡的绘制时间较长,画工精细、画幅较大的唐卡价格也必然会高,对于外行人来说,“画工”与“画幅”,是你在决定购买时制定心理价位的最基本因素,一定要反复权衡。这里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画师的影响:绘制唐卡自古便是信徒们研习佛法的一部分,寺院喇嘛,也是唐卡绘制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喇嘛绘制唐卡的流通渠道相对单一,价格较高。
画工的影响:绘画功力一般与经验积累有关系,比如颜色的调制是否均匀、细节绘制是否仔细完整、各部分比例是否合理、有无溢色,落色、作品的整体性是否完整严谨等。
远方网提示:
本攻略中吾屯下庄村、年都乎村、郭麻日村三个村庄已被列入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保护中心保护名单。保护传统村落,从你我做起,实现负责任的旅行。因此我们倡议游人游览该村落时注意以下事项:
1、尊重历史,爱护文物,不破坏和亵渎乡村文化;
2、遵守法律,不参与非法文物买卖;
3、尊重当地居民,尊重当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4、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传统村落与现代生活的区别;
5、尊重旅行,敬惟慎独。
中国传统村落,是我们所有中国人诗意的故乡,也请当地行政部门和旅游开发部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适度开发,合法经营,莫让后人遗憾,莫让诗意成失意。
热贡当地视频
(中国主流媒体与知名博主达人热贡之旅)
本次热贡之旅活动为了挖掘热贡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特别邀请中国主流媒体以及知名博主达人,走进热贡,感受非遗,用他们独特的视角观察并解读热贡文化的价值。传播热贡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热贡文化,让更多人愿意到这片金色谷地上晾晒灵魂和梦想。
热贡出游参考

《热贡艺术》
简介: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着重反映了文化遗产的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主要特点、历史,以及目前有供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继承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本书书中详细的介绍了热贡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以及各类艺术。分析的比较细致,图文结合,言语中肯,详细展示了热贡的传统文化。
定价:¥48.00
作者:马成俊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热贡唐卡考察录》
简介:热贡,藏语意为“金色的谷地”,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一带,包括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四个村庄,村民们以擅长唐卡、堆绣、木刻与泥塑的藏传佛教技艺闻名于世。从18世纪开始,村民们便携艺云游,前往包括我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内蒙古及印度、尼泊尔等地的佛教寺院从事绘画与雕塑,并与当地佛教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世代传承中,形成如今“工艺细腻、色彩浓艳、富于装饰”的独特风格。
定价: 35.00元
作者:彭兆荣 等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网络名博和摄影师对同仁的描述:
越走越远
热贡 .探寻精美绝伦的唐卡艺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be1cc0102e33y.html
泡鱼儿
青海.探秘同仁郭麻日古城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83c3c20102ebzf.html
青海.同仁楚风古舞土族“於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83c3c20102ec07.html
小林
青海热贡:寻找信仰的力量
http://travel.poco.cn/travel_lastblog.htx&id=8021862
咩咩羊
大美青海行.寻访小布达拉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myv.htm
大美青海行. 五彩斑斓的郭麻日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mwa.html
精美绝伦的唐卡艺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46ca00101dpe3.html
七月娃娃
青海热贡有趣的祭祀:扮虎驱妖叼生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b8a290102e0bv.html
青海热贡:让人震撼的血祭仪式
http://user.qzone.qq.com/149002396/blog/1376396434#!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
青海藏区生活百态
http://user.qzone.qq.com/149002396/blog/1376820830#!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
热贡速写:生活在神秘谷地里的人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b8a290102e0ds.html?tj=1
长腿叔叔
青海同仁令人“胆战心惊”的血祭仪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01d310102edt3.html
【青海同仁】90后活佛和他的小伙伴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01d310102edwc.html
喜琳
【青海.同仁】虔诚可爱的热贡人
http://xlynn.card.blog.163.com/blog/static/71958002201371510534754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547ee0102eiv2.html
鸢尾
重口味!叼生肉的图腾虎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3aa9c0102eeux.html
摄爷
血腥祭祀“上口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56ea0c0102emlg.html
唐卡从这里走向世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56ea0c0102emn1.html?tj=1
房子
信仰光环下的同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74e87b0101ee1j.html
麦子飘香的热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74e87b0101egzk.html#post
WIND-CHUENG
热贡金色之旅: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http://my.poco.cn/lastphoto_v2-htx-id-3657383-user_id-53260-p-0.xhtml
黑蝶AS林岚
放飞心情——致七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7e8f70102ep03.html
青海赞巴拉国际青旅黄南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7e8f70102ep27.html
隆务大寺和膜拜心中圣地的人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7e8f70102ep36.html
民族文化宫里感受唐卡的无穷魅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7e8f70102ep44.html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7e8f70102ep7b.html
可爱的赞巴拉
热贡狂舞
http://my.poco.cn/lastphoto_v2-htx-id-3660563-user_id-28775996-p-0.xhtml
另一只眼
唐卡是怎样制成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4c632b0101qcja.html
热贡,那一片神圣的净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4c632b0101qd6n.html
热贡之行,难忘的经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4c632b0101qe7n.html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同仁县赞巴拉 电话:18009737676 QQ:83240608
摄影:张子量 小林 咩咩羊 长腿叔叔 空游无依 林岚 泡鱼儿
行者:空游无依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4年03月24日
more该地其他相关攻略
-
2015年青海海西州茶卡盐湖自助游攻略
阅读:57060次 评论:10条
-
2015年青海省贵德自驾游攻略
阅读:88800次 评论:9条
-
2015年青海省海北自治州祁连县自助游攻略
阅读:91230次 评论:10条
-
青海省果洛州自助游攻略(2015年修订版)
阅读:57330次 评论:14条
-
2014年青海省贵德县自助游攻略
阅读:232828次 评论:12条
-
2013年青海化隆丹斗寺自助游攻略
阅读:30365次 评论:13条
-
2013年青海海北州门源油菜花自助游攻略
阅读:38566次 评论:49条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