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净心修行的世外之地——2013年青海化隆丹斗寺自助游攻略
所属地区: | 青海 海东市 | 适合人群: | 所有人 | 出游难度: | 中难 |
适合天数: | 2天 | 花费预算: | 500元 | 适合时间: | 全年 |
可信标志: | ![]() |
||||
攻略标签: | ◎切换到无图简洁版 |
丹斗寺景点介绍
丹斗寺景点介绍
(丹斗寺绿度母及二十一度母壁画 作者:CCTV2编导)
丹斗寺,亦称“丹笛寺”、“旦斗寺”、“丹豆寺”、“旦兜寺”等,藏语意为“在此休息”之意,隶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藏传佛教中名声显赫。 她位于中国青海省,距离西宁约3个小时车程。2013年以前,丹斗寺与外界的交往还仅凭南北各一条山路,需翻越高山才能进入,是佛教千年圣地、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心灵与精神的安静家园。目前寺院僧人约70名。
据《大藏经》记载,丹斗寺是释迦牟尼佛前世修行之地。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名叫东智,是一位王子,但是东智王子不迷恋世间权贵,毅然舍弃王位,在丹斗寺进行艰苦卓绝的修行;修行期间,东智王子将所有财物甚至自己的身体施舍给如母众生,在丹斗寺圆满完成了作为佛祖前世的修行。
在朗达玛灭佛运动时期(公元七世纪后期),佛教在西藏遭遇灭顶之灾,三位西藏高僧由西藏避难至此而来,他们用三匹骡子载着重要经书躲避在丹斗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之当地藏族群众的保护,三位西藏高僧及佛经得以保全。朗达玛被刺杀后,尽管藏传佛教在西藏遭受重创,然而在丹斗寺的三位高僧及他们所带来的经书又重新燃起了藏传佛教的星星之火,藏传佛教由丹斗寺又重新传回西藏,从而迎来了藏传佛教再次恢宏发展的新时期。丹斗寺因其重要作用和特殊的贡献,被称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丹斗寺亦是三世达赖喇嘛闭关修行地、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用七天时间在此举行开光仪轨之地。丹斗寺的十六罗汉唐卡为重要文物,每张唐卡背面都印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手印。
2013年农历八月十五,通往丹斗寺的道路正式通车,今后前往圣地参观、祈福、修行即可乘车直接到达,免去了翻山越岭之苦。
景区信息
地址: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
旅游咨询电话:0972-8712443(化隆县旅游局)
化隆县旅游局网站:http://www.xianyu001.com/hualonghuizuzizhi
门票:免费
丹斗寺主要景点介绍
(静谧的寺院 作者:丹斗的孩子)
龙王殿
殿内有释加牟尼殿、长寿佛、金刚萨埵、弥勒佛堂内有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石洞内平时很少显身的龙王得改殿、能表龙王修行成果的长年滴漏水洞等。
王童东智殿
天地三角形之角有太子董智的修行洞,太子洞是太子东智之经中说,青年太子东智十二年苦行之地,佛堂中有防护轮塑像与八十位得大成就画像等,悬崖上有金刚怖自然显现和太子东智初次来临时自响的鼓和大号间等。
啊吉达殿
近五百岁名叫啊吉达的比丘、此洞长年苦修、后修成啊吉达殿、殿内有啊吉达等塑像。
三世达赖修行殿
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禅室洞,禅室岩壁上有印下的北影及长飘僧帽的遗迹、岩壁上的指印遗迹等极为明显。
大经堂
乾隆三十一年新建大经堂内、有前后立起的身语意所依、特别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用七天开光仪执、每唐卡后面有他的手迹和印章的十六罗汉等十几幅极为珍贵的唐卡。
堪布府邸
堪布府邸是声成喇钦贡巴饶塞的化身历史才旦堪布卧室、现世堪布阿旺洛桑旦贝坚参总理丹斗等六寺的寺务。
大修行殿
是西藏三贤者留居于此弘扬佛法、喇钦大师静修传佛、西藏卢梅等十人授成洞、店内有弥勒佛、三贤者、喇钦大师、西藏卢梅等十人的塑像。
(丹斗寺的慈心学校 作者:多结才让)
周边景点介绍
黄南州同仁县热贡
藏族民谚说:“虎豹的斑纹在外,而人的斑纹在内。”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这个自古以来被称为“热贡”的地方,他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正是可以用“斑斓”来形容的——由外及内的斑斓。同仁县距离丹斗寺约80公里,详细了解请见:http://www.likefar.com/route/7003/
丹斗寺当地交通
如非偏远难以到达,丹斗寺可能也不会在历史的波澜中屡次幸免于难。去往丹斗的旅途漫长而曲折,不过一路风光壮美,旅途殊不寂寞。 丹斗寺隶属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距离西宁约120公里。如果是以前,到达化隆县城巴燕镇之后还要转往下科巴村,然后徒步约两小时才能到达丹斗寺。不过自从2013年农历八月十五通往丹斗寺的公路通车之后,就可以直接在巴燕镇找车前往了。
西宁到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城巴燕镇的班车每30分钟一班,7:30~18:00之间发车。车程约2小时,票价25元。

(从下科巴到丹斗寺的路上 作者:尕面片)
西宁长途汽车站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建国大街1号
电话:0971-8149612
西宁西火车站
西宁火车站是青藏铁路线上起点站,所有进藏的火车都要经过西宁火车站,由于西宁火车站正在修建,现在火车都暂时停靠在西宁西站,往返西宁的火车票请登陆查询:http://www.12306.cn/mormhweb/
西宁曹家堡机场
西宁曹家堡机场是青海省唯一的二级机场,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已开通了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航班。往返西宁的航班可登陆查询:http://www.qunar.com/
化隆汽车站
地址: 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区化隆县巴燕镇西大街西门口73号
电话: 0972-8712318,8714897
到达巴燕镇后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包车去丹斗寺,费用约300元;二是先到下科巴村,从这里开始徒步约2小时到达丹斗寺。这条徒步路线陡峭难行,但风光壮美,所谓荆钗布裙,难掩国色。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则需要时间充裕:包车或乘坐每天下午一班的班车到科巴村(班车约20元,车程约3小时),然后徒步、坐车或摩托车。
自驾车
从西宁自驾车可由G6朝阿岱/化隆方向进入平阿高速公路,然后接S202到达巴燕镇。
丹斗寺当地住宿
丹斗寺有可供信众或访客借宿的地方,不过容纳人数有限,条件艰苦,尤其用水,这里只能靠夏天积存的雨水来维持饮水所需,如果夏天不下雨,出家人则要自己到几公里以外的山沟里取水。
化隆县城可供住宿的地方就多了,可以根据需要来选。
博客商务宾馆
特点:位于县城繁华地段,交通方便,购物、吃饭的地方较多。
地址: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大街
标准间:100元/间
电话:0972-8717777
伊隆宾馆
特点:位于县城繁华地段,交通方便。
地址:化隆回族自治县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旁边
标准间:130元/间(大) 110元/间 (小)
电话:0972-8712995
丹斗寺当地饮食
丹斗寺的出家人热情好客,时常为信众、访客提供饮食。这里没有大城市的那种美味佳肴,可这里的家常菜和家常面片特别好吃,都是出家人自己亲自动手做的。但这里没有蔬菜,只能到县城里去买。所以他们常年吃的都是面片、酥油、土豆、粉条、还有大白菜等。因为这些能存放很长时间。
不过丹斗寺僧众修行辛苦,寺院物资匮乏,因此还是希望旅游者能够自带饮食或是在县城吃饭,不要加重出家人的负担。
化隆县城里吃饭的选择就多了,不过既然出来玩,当然要品尝当地美食。化隆县饭食习俗方面,既有以面粉为主的家常品种有"疙瘩"、"面琪"、"馓饭"、"搅团"、"吐吐麻什"、"麦仁"、"熬饭"、"锅盔"、"麻花"、 "油香"、"韭合""面片"、"拉面"、"擀面"等美食,又有以牛羊肉为主的手抓羊肉,炖鸡肉美食。还有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炸油香、煮麦仁饭以及各种烩菜等等一系列富有地方气息的风味小吃,非常适合大众口味,尤其是"化隆牛肉拉面"是伊斯兰特有的民族风味,包含伊斯兰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内涵,"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是牛肉拉面的特点。一清是汤要清;二白是面要要白筋,三是辣油红润;四绿是香菜、蒜苗鲜绿。品种共有:大宽、二宽、荞麦楞、二柱、韭叶、二细、毛细(又称一窝丝)等八种。"化隆牛肉拉面"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藏高原牦牛肉、牛油、牛骨熬汤,再配上三十多种天然佐料,食之味美可口,清而不腻。到化隆不妨去尝尝。
西来顺餐厅
地址: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大街77号(化隆回族自治县林业局东北)
广河特色手抓面食馆
地址:化隆回族自治县龙门塘路

寺院的僧人在做面片 作者:多结才让
丹斗寺行程规划
西宁到化隆2小时,化隆包车到丹斗寺3-4小时,单程就已经5-6个小时了。因此如果是从西宁往返,不管是否徒步都建议留出两天时间。也可以第一天到丹斗寺,第二天从化隆出发转往黄南同仁热贡。
丹斗寺其他信息
我们普通人可能会认为寺院僧人都过着悠闲的生活,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近他们时,却发现他们全年都非常的繁忙,法会一个接一个,法会期间,僧人们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了(有事甚至是凌晨三点就开始了),
然后进入非常辛苦的诵经过程,一般要到吃晚饭时这一天的“工作”才能完成;另外,法会前,僧人们还要做大量认真而细致的准备“工作”。在寺院里,我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平时有多忙,因为跟僧人比起来,我们的时间利用率真的是太低了。除正常法会外,寺院还经常为像我们这样的信徒做千供、受邀去香火村及其他地方念经等等。
由衷的赞叹!
每年农历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丹斗寺都要举行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动,此外基本上每月都有佛事活动,具体时间如下,有意前往参拜、朝圣和做法事的朋友可参考之(以下所列时间均为农历时间)。丹斗寺全年法会非常完整而且系统,在当今时代实属难得。
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为正月折福大法会、十五念正道启门品、大威德金刚、玛哈嘎拉、地狱主、吉祥天母、财宝天王;
农历二月十一至二十一念四皈依修法、三十五佛忏悔文、上师瑜伽法、大白伞盖、度母经、心经和吉祥天母经;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是格西阿旺慈成仁布切的纪念日,念上师供养和接颂折颠、大威德金刚、吉祥天母经;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四念的是二月份同样经;
农历四月初五至十一念六字真言宝平灌顶经十一龙王庙法会:十一至十三十八罗汉法会念经、十四十五念封斋止语、佛教徒断绝饮食以修苦行、十六至十七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经、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
农历五月十五至二十四主神供养会念经、念四皈依修法、三十五忏悔发、上师瑜伽法、上师供养和普贤菩萨行愿偈、药师经、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经、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才旦夏茸的纪念日,念上师供养和接頌折颠、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经、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
农历六月十一至十四念四皈依修法、三十五忏悔法、上师瑜伽法、接颂折颠、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经、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
农历六月十五至八月初一季夏安居:念四皈依修法、三四五忏悔法、上师瑜伽法、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经、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
农历八月十五至二十一胜乐金刚法会、二十一日火供;
农历九月初七开始做坛城七天;
农历九月十五至二十一大日如来法会、二十一日火供;
农历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五长寿佛灌顶;
农历九月初七是久麦旦切嘉措的纪念日,念上师供养和接颂折颠药师经;
农历十月十五至二十九是宗喀巴大师纪念日,念四皈依修法、三十五忏悔法、上师瑜伽法、上师供养经和接颂折颠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经、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
每年农历十一月冬至日念经四皈依修法、十三五忏悔法、上师瑜伽法、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经、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才旦堪布的纪念日,念四皈依修法、三十五佛忏悔法、上师瑜伽法、上师供养和接颂折颠、大白伞盖、心经、度母、狮面母经、吉祥天母经;还有农历十二月初八、初九是大威德金刚、玛哈嘎拉、地狱主、吉祥天母、财宝天王经法会。
丹斗寺慈心学校
丹斗寺内有一座慈心学校,为了僧人的文化学习,由才旦堪布组织并捐款建设。丹斗寺慈心学校由才旦堪布聘请教授担任教师,主要学习藏文与汉语。在丹斗寺慈心学校学习完全免费。
慈心学校是丹斗寺除大讲堂之外最好的新建筑,为全木质结构,彰显出才旦堪布和寺院对教育、学习的重视。
慈心学校的正对面是文殊菩萨殿,文殊菩萨智慧第一,给予学校智慧加持。
丹斗寺的阿卡们每年4月至10月,在没有法会的日子里面,都要到学校去学习,年终还要考试,成绩优异者,寺院会提供奖励。
丹斗寺的阿卡们大多都会讲汉语,交流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慈心学校的教室里有一部信众捐赠的手书金刚经,书法精美,书写原料由金粉制成,非常珍贵。
朗达玛灭佛事件
赤祖德赞对于佛教的过分推崇,引起许多臣民的不满。其中主要是赞普规定每七户人家为一组去服侍一名僧侣,并颁布法令如有人恶视僧人抉其目,恶指僧人断其手,恶言僧人割其舌,偷盗寺院及僧人财物罚款八十倍,等等。这一系列推崇佛教的措施,直接损害不少臣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从而引起这部分臣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在私下秘密策动推翻现政权和取缔佛教的政治运动,最后这些不喜佛法臣民的阴谋屡屡得逞。
他们首先谋杀了宗教大臣钵阐布贝吉永丹,之后又将赤祖德赞的哥哥、崇信佛教的臧玛陷害,最后谋杀了赞普赤祖德赞,推举不喜佛法的赤祖德赞的哥哥朗达玛继任吐蕃赞普,扫除一切障碍后,便拉开了毁灭佛教的序幕。朗达玛的灭佛事件,几乎所有藏传佛教史书中都有详略不等的记载,因而在藏族地区家喻户晓。
藏文史籍均认为,佛教在朗达玛赞普执政(公元841——846年在位)时期,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法难事件。实际上,这是由反佛大臣策划、朗达玛赞普亲自下令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此次灭法运动,不仅取消了昔日由吐蕃王室保护广大僧众的一切法令,而且剥夺了寺院及僧众的所有财产和享有的一切政治特权,从而使佛教在吐蕃的整个组织都被彻底粉碎,佛教僧侣皆从寺院驱逐出去,并强迫僧众还俗,甚至让佛教僧侣或去狩猎或当屠夫,不从命者皆被杀戮。
所以,僧人大都逃向民间,不得不重新回到世俗生活,成为负担差税的普通平民。赞普还下令封闭所有寺院和佛殿,首先从大昭寺、小昭寺和桑耶寺等著名寺院动手,将所有佛寺内的佛像或埋在地下、或抛入水中、或捣毁。佛教经典也同样遭到毁坏、或烧毁、或投入河中,当然也有不少佛经被信佛群众藏匿起来。寺院和佛殿里的佛教供品被捣毁之后,他们用泥巴把寺院和佛殿给封闭起来。从此,吐蕃佛教进入濒临灭绝的所谓的黑暗时期。
朗达玛的灭佛事件,尤其对佛教教团组织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在藏传佛教史上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后来史家以此为界,将藏传佛教通史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断代史。即“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是指公元7世纪中叶(从松赞干布算起)至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法为止),这段时期长达二百年之久。
随着朗达玛的灭法事件,吐蕃王朝在政治上的统一局面也开始全面崩溃。灭法运动,大大伤害了广大佛教信徒的宗教感情。当时佛教信徒对朗达玛赞普恨之入骨,从而又导致朗达玛被佛教徒谋杀。
朗达玛赞普被刺杀后,吐蕃王室内分离成两派,各自支持两位年幼王子来继承赞普位。于是发生内战,且一发不可收拾,随之爆发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很快被推翻。结果不但没能重新建立新的王朝,而且以前统一的吐蕃王朝分裂成若干个小邦,从此吐蕃地区进入地方封建势力割据的时代。此间,藏传佛教虽然进入所谓的百年黑暗时期,但是并没有因朗达玛的禁废而寿终正寝,反而因为吐蕃王室的覆灭及社会上的大动荡获得了日后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随之出现了藏传佛教史上的“后弘期”。
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
索南嘉措(1543——1588年),《明史》称锁南坚措,西藏堆龙(今堆龙德庆)人,为第三世达赖喇嘛。
人物生平:
索南嘉措出生于西藏拉萨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据说这是西藏最早皈依佛教的家族之一,他们在当地有很强的政治势力。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由哲蚌寺上层僧人迎至寺内,作为前任座主根敦嘉措的转世,这是格鲁派实行活佛转世制度的正式开端。嘉靖二十八年受沙弥戒,嘉靖三十一年任哲蚌寺座主,嘉靖三十七年兼任色拉寺座主,嘉靖四十三年受比丘戒。
在索南嘉措出生的前一年,即1542年,西藏黄教领袖、著名寺院哲蚌寺和色拉寺的池巴(即法台)根敦嘉措逝世。由于黄教严禁僧人娶妻,故采用喇嘛教早已行用的“转世”制度解决寺院领袖的继承问题。“转世”的办法,依据的是佛教关于灵魂不灭、生死轮回的学说。具体做法是,凡寺院领袖(通称为活佛)死后,寺院上层通过占卜、降神等仪式,寻觅在活佛圆寂的同时或不久出生的若干儿童,从中选定一个“灵童”作为活佛的“转世”,迎入寺中继承其宗教地位。哲蚌寺的僧众经过一个时期的寻觅,确认索南嘉措就是根敦嘉措转世的灵童。并于1546年,即索南嘉措虚岁4岁时把他迎入寺中供养。
在哲蚌寺,索南嘉措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和训练。7岁时(1549年),他拜时任哲蚌寺池巴的索南札巴为师,受了沙弥戒。11岁时(1553年),李南札巴卸职,索南嘉措被寺众公推为第十二任池巴。22岁时(1564年)又拜格勒巴桑为师,受了比丘戒。
索南嘉措在名师的指导下,经过刻苦的学习,佛学修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受比丘戒后,他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到各地讲经弘法上。先是赴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讲经,以后又云游山南、达布等地区,说法收徒。又返回拉萨,接受色拉寺僧众的请求,担任了该寺第十三任池巴。
当时藏语地区(包括西藏和青海的一部分)佛教教派很多,主要有萨迦、噶举、格鲁等派。噶举派俗称白教,当时统治着西藏地区的第司政权就是属于这一派的。但是由著名僧人宗喀巴创建的、俗称黄教的格鲁派,在宗喀巴及其弟子们的努力下,影响迅速扩大,受到了第司政权的扶植,还受到明朝中央政权的礼重。索南嘉措在前辈奠定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传教活动,不但使黄教在西藏、青海地区的根基更扎实,还把黄教传到了内蒙古。
明朝时期,蒙古地区分为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至明中叶,鞑靼部的俺答汗在位,势力最为强大,屡次侵扰内地,明朝廷无力制御。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俺答汗率众西入青海,明廷无可奈何,只好采用怀柔的办法,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封俺答为顺义王,听任其在青海活动。
俺答汗在青海接受了黄教的影响,变成了黄教的热烈信徒。那时索南嘉措已经成为黄教的重要领袖,名声很大。俺答汗慕其名望,于1576年派代表到西藏,邀请索南嘉措到青海与其会晤。索南嘉措欣然接受了邀请,于1577年11月从拉萨哲蚌寺动身,至次年5月抵达青海,在仰华寺会见了俺答汗。两人谈得很融洽,很快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会见后,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索南嘉措则回赠俺答汗“咱克瓦尔第彻辰汗”的尊号。
“圣识一切”是“遍知一切”的意思,“瓦齐尔达喇”是梵文,意译为“金刚持”;“达赖”是蒙古语,意思是大海;“喇嘛”是藏语,意思是上师。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这一尊号,大意是“遍知一切的执持金刚无坚不摧广博得像大海一般的上师”。简单地说就是“达赖喇嘛”,也就是“大海一般的上师”。从此以后,西藏黄教中哲蚌寺、色拉寺这一系统的领袖开始有了“达赖喇嘛”的称号。后人把这一称号追赠给索南嘉措承传所自的前两代黄教领袖根敦朱巴、根敦嘉措,分别称他们为第一世达赖喇嘛和第二世达赖喇嘛,因而索南嘉措成为第三世达赖喇嘛。
至于索南嘉措赠给俺答汗的尊号,“咱克瓦尔第”也是梵文,是“转轮王”的意思,“彻辰汗”是聪睿之王的意思,有既是人间之主又是佛教圣人的含义。俺答汗得此尊号,心中大喜,对于索南嘉措更加尊崇和信任。当时蒙古人大多信奉萨满教,遵行丈夫死后妻妾殉葬的陋俗,还有为死者宰杀很多驼马作祭祀的风气。索南嘉措用佛教不杀生的教理开导俺答汗,劝他废除萨满教的落后风习。俺答汗接受了索南嘉措的意见,下令在本部民众中推行,由此蒙古人逐渐抛弃了萨满教,改信了黄教,促进了蒙古社会的进步,也加强了蒙、藏两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当然,索南嘉措也因而得到全体蒙古人的敬仰。
明朝廷方面,不久也获悉了索南嘉措到达青海,成为俺答汗言听计从的顾问的情况。明廷充分认识到索南嘉措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了借重索南嘉措搞好朝廷与鞑靼部落关系的想法。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朝命甘肃巡抚侯东莱设法会晤索南嘉措,敦请他劝说俺答汗率众离青海回内蒙。于是侯东莱便发使到青海请索南嘉措赴甘肃与他会晤。
索南嘉措接到侯东莱的邀请,便找俺答汗商议,俺答汗劝他接受邀请。索南嘉措乃于这一年的冬天到了甘肃,受到侯东莱的隆重接待,规格一如当年元朝接待帝师八思巴一样,就连住的地方也安排在当年八思巴住过的幻化寺。索南嘉措通过侯东莱了解到朝廷的善意,便也主动地向朝廷表示自己的诚心。他在幻化寺给执政宰相张居正写了一封信,表示“我与皇上和大臣昼夜念经,祝赞天下太平”,“有阁下分付顺义王(即俺答汗)早早回家,我就分付他回去。”随信还给张居正送去了观音像、氆氇、金刚结子等礼物。张居正接到索南嘉措的来信和礼物,不敢擅自接受,立即向神宗作了报告。神宗皇帝命张居正收受下来,并答应了索南嘉措希望通贡的要求。这就标志着达赖喇嘛与明朝政府正式发生了关系。当时明朝政府还没有给索南嘉措赏赐封号,但按明朝的制度,只有法王、国师才有资格向皇上进贡。既然皇帝已明令准许其上贡,自然表明朝廷已承认了索南嘉措在西藏宗教上的崇高地位。而明朝朝廷特别看重索南嘉措,给予特殊礼遇的基础,则是索南嘉措在青藏地区的巨大影响。正如《明史》所记载的,索南嘉措在青藏,“诸番莫不从其教,即大宝法王及阐化诸王(都是明廷在西藏封的王),亦皆俯首称弟子。”明廷礼敬索南嘉措后,又反过来加强了他在藏区的地位,“自是西方止知奉此僧,诸番王徒拥虚位,不复能施其号令矣。”
索南嘉措许诺劝俺答汗回内蒙的事,也有了顺利的结果。他与甘肃巡抚会晤后,立即返回青海。俺答汗听从了他的劝说,第二年(1579年)就与索南嘉措告别,率大部返回内蒙古土默特部。朝廷经年用兵办不到的事,索南嘉措在谈笑间就办妥了。他还派了一位名叫东科尔呼图克图云丹嘉措的得力僧人,作为自己的代表,跟随俺答汗去内蒙古讲经说法,进一步扩大黄教在内蒙的影响。
此后三四年间,索南嘉措一直在青海、西康(今西藏东部)地区讲经说法,收授生徒,从事各种传教活动。其间西藏三大寺(哲蚌、色拉、甘丹)曾捎信给索南嘉措,希望他早日返藏。但是,也许是索南嘉措厌倦了西藏宗教派系无穷无止的争斗倾轧,也许是他觉得在西康和青海的活动对于佛法大业有更重大的意义,所以他没有答应三大寺的请求,而继续在西康、青海各地弘法。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在西康理塘地方,为理塘大寺举行了开光仪式。万历十一年(1583年),应青海塔尔寺附近的部落头人及塔尔寺池巴的邀请,到塔尔寺讲经。塔尔寺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当地信徒修建了一座小寺,取名塔尔寺,意译为“根本木”。索南嘉措来到此教主诞生之地讲经,可见黄教发祥地信众对他的钦重。索南嘉措来寺后,得到周围蒙藏部落头人的资助,又扩建了塔尔寺。这一件事,极富象征性,表明索南嘉措继承宗喀巴的事业,使黄教不断发扬光大。
就在这一年,俺答汗逝世。索南嘉措应继位的僧格都棱汗的邀请,于次年(1584年)从塔尔寺动身,前往内蒙为俺答汗诵经祈祷。一路上讲经说法,走走停停,至1585年才到达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西拉乌苏河右岸的依克沙巴尔。他在这里与蒙古王公们进行会谈,并调停了三个蒙古部落之间的战争。又于次年(1586年),到达归化(即今呼和浩特),与僧格都棱汗会晤,为俺答汗的逝世举行了隆重的祈祷仪式。
索南嘉措在内蒙期间,大力宣扬黄教,在归化建立了锡热图召寺。1587年,应察哈尔部首领图门汗的邀请,又到内蒙古东部地区去讲经说法,广收门徒。同年,外蒙古喀尔喀阿巴代台吉远道前来拜见,索南嘉措赠给他“诺门汗牙齐瓦齐尔可汗”的尊号。借着这个契机,黄教的影响更扩展到外蒙古地区了。
索南嘉措在内蒙弘扬黄教的努力受到了蒙古王公们的肯定和表彰。其时僧格都棱汗又去世了,其子□力克即位,并袭爵为顺义王。1587年,□力克上表朝廷,请求赐给索南嘉措“朶尔只唱”的封号。“朶尔只唱”是藏语“金刚持”的意思,与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梵语“瓦赤尔达喇”同义。明神宗根据顺义王□力克的请求,派遣官员到内蒙古,邀请索南嘉措到北京与自己会晤,并请他在北京讲经说法。索南嘉措接受了明神宗的邀请,即从内蒙动身赶赴北京。不幸中途在内蒙卡欧吐密地方圆寂,时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月二十六日,享年46岁。
索南嘉措的一生是大力弘扬黄教的一生,也是努力协调汉、藏、蒙民族关系及中央与蒙、藏地方关系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为历世达赖喇嘛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达赖三世在路上留下的脚印 作者:妮儿)
经历
万历五年(1577)十一月,应蒙古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之请赴青海。
万历六年五月,在青海湖东的仰华寺与俺答汗会见。劝止蒙古族的人殉及杀生等陋俗,宣传格鲁派教义,使蒙古族放弃萨满教,改信佛教,故俺答汗赠他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之号,被尊为西藏佛教界在显宗和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上师,是为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获得名号之始。他追认,根敦嘉措为达赖二世,宗喀巴的弟子根敦主为达赖一世;自己即为达赖三世。
万历六年,随俺答汗赴内蒙古,路经宗喀(今青海湟中)时,在宗喀巴降生地修建塔尔寺;又应明甘肃巡抚侯东莱之约,至甘州(今甘肃张掖),向明朝进贡马匹等物,并致书张居正,表示效忠于朝廷,请求准许定期朝贡。至土默特后,修建蒙古族地区的第一座格鲁派寺院大乘法轮洲寺。
万历八年返藏途经理塘(今属四川)时,主持修建理塘寺后回拉萨。此后,声望日隆。万历十五年至土默特部参加俺答汗葬礼,被明神宗朱翊钧封为“朵只儿唱”(藏语执金刚之意),并应邀进京。次年,在前往北京途中,圆寂于内蒙古的卡欧吐密。
丹斗寺当地视频
丹斗寺
丹斗寺出游参考

《藏传佛教》
简介: 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藏传佛教的书籍,图文并茂,而且图片精美。通过这本书,可以使读者对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想知道藏传佛教的某个问题的话,查阅也很方便;闲暇的时候可以欣赏精美的图片。本书有系统准确的资料和平实流畅的叙述,加上从各方面汇集的有代表性的图片,向读者介绍藏传佛教的各个方面、使更多的人了解藏传佛教,使更多的人到藏区去亲身体会藏传佛教。
定价:¥158.00
作者:张晓明 著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藏传佛教僧侣生活》
简介: 对于喇嘛生活,你很难用一个准确的中性词一言以蔽之。说丰富多彩,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儿,他们的生活,绝对比不上都市生活;说沉寂枯燥,似乎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与现代生活形成的反差,足以使你咋舌。其实,喇嘛生活就是一种文化。本书带你步入喇嘛生活的深层,去观看他们今天的新生活,去了解他们的身世经历和精神物质世界,去窥视他们心灵深处的向往和复杂的矛盾,并回眸他们在藏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引你在神秘的藏区宗教寺院圣地漫游。
定价:¥15.00
作者:宁世群 著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次仁克珠多杰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ghaidandousi
经丹斗寺寺主第十四世才旦活佛批准、丹斗寺寺管会同意,该博客向有缘人详尽介绍青海丹斗寺,弘扬丹斗寺这座在藏传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寺院,希望有更多人与丹斗寺结缘,亲身前往旦斗寺体验传统、地道的藏传佛教精髓,在纷纭复杂的当下,找到一份殊胜难得的安静与平和。
多结才让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54894947
希望更多的人认识丹斗寺,在茫茫人海中与有缘人广结佛缘、和众生广结善缘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次仁克珠多杰 多结才让
摄影:次仁克珠多杰 多结才让 丹斗的孩子 妮儿 CCTV2编导 尕面片
行者:dege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3年10月14日
more该地其他相关攻略
-
2015年青海海西州茶卡盐湖自助游攻略
阅读:57060次 评论:10条
-
2015年青海省贵德自驾游攻略
阅读:88800次 评论:9条
-
2015年青海省海北自治州祁连县自助游攻略
阅读:91230次 评论:10条
-
青海省果洛州自助游攻略(2015年修订版)
阅读:57330次 评论:14条
-
2014年青海省贵德县自助游攻略
阅读:232828次 评论:12条
-
2013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自助游攻略
阅读:38523次 评论:42条
-
2013年青海海北州门源油菜花自助游攻略
阅读:38566次 评论:49条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more您还可以在以下媒体看到远方网的作品
所有评论(13)最新评论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5-04-02 10:03:21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4-03-10 2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