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头枕黄河的涛声入梦——山西吕梁市碛口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订版)
碛口景点介绍
碛口是清代及民国初年联系华北与西北地区经济往来的重要商埠渡口,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曾经繁荣一时,五里长街和碛口镇、西湾村、李家山、寨子山、白家山、高家坪、垣上七处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碛口及其周边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黄河大同碛、麒麟滩、古商道、陈家垣黄土高原景观、冯家会土林、黄河浮雕画廊等。
性质所属:民居 人文历史 民俗 摄影 风景 徒步
景区地址: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城南48公里处
景区门票:无
景区电话:0358-4466527
◎
(碛口古巷的半月门)
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成为名躁一时的“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令人称奇、赞叹的是当时的碛口镇已有非常合理的城建规划布局,它依照功能划分为三大区,即以码头、大型粮油货栈为主的西市街,以银行等服务性行业为主的高档商业区中市街,以骆驼骡马运输店为主的东市街。由于街面上地段的功能分区明确,各类店铺相对集中,进货方便,经营时可以在人力、物力上互相支援。同时也会有比较、有竞争,优胜劣汰,有利于提高业务水平。对客商来说,这样的商业布局也便于在很短的时间里和多家商号洽谈业务,比较货物的品质和价钱,不必东奔西跑被满街的招牌幌子搞得昏头涨脑而找不到散布在各处的货栈、商号和店铺。二百多年前碛口商人的智慧实在是让今人佩服甚至有几分惭愧。
黑龙庙
黑龙庙,碛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碛口古镇中心的一个制高点,它高踞卧虎山顶,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平方米。站在庙门前,我们可以远眺黄河气势,近观湫水曲折,聆听二碛涛声,俯瞰古镇全貌。
西湾村
西湾村是当时碛口繁荣时经济力辐射所及村庄之一,是当时巨商陈家的家属宿舍,所以又有"陈家大院"之称。2003年西湾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湾民居建筑风格特别,选址依据传统阴阳风水说“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原则付诸实施,背山面水,避风向阳,易地排洪,占据了上乘风水,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
◎
(李家山村景致)
李家山村
从山路到李家山,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碛口古镇V字形的全貌,而二碛的涛声更为真切,但走到“响水圪垛”时,仅仅是一步之遥,涛声顿消,是何原理呢,现在还说不清楚。李家山被著名画家吴冠中称为“汉墓”,他说:从外部看象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后来,他将李家山与武陵源、黄土高原并列为他一生的三大发现。
远方网网友信息回馈:李家山地处黄河东岸山坳里边,人口约100户,吃水要到山下二里地挑泉水生活,靠天吃饭,靠外出打工生活,古村已有几百年历史,大部分都在外做生意,积赞下钱挖窑洞,青砖灰瓦做门脸,创建了窑洞式楼房,特色鲜明,政府正进行抢救式保护维修,不准建新样式房屋,投资方式也新颖,不直接拔款,而是按实际所需发物料,派施工队,以确保资金不被挪用,值得提倡,值得影友去采风。
孙家沟村
到孙家沟村是要走很陡的坡,拐很多的弯,不过,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可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进村,满山的碧绿,村落主体阳坡、背坡之间的一条小溪潺潺而过,夏天,戏水的孩子,洗衣服的村民,你会怀疑是不是到了“世外桃源”!
◎
(黄土高原的土林住)
高原土柱林
世界罕见的高原土柱林,土柱高低粗细不一,最高的有10余米,最低的仅有2米多,但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顶部都戴有一个石板帽。
当地流传着一些有趣的民间故事做其解释,而真正的形成原因据地质专家讲,它们是十万年前地震中震垮的山上石头停积在山坡上,在雨水流水侵蚀下由于巨石保护作用残留的土柱。
招贤镇小塔则村
招贤镇,其名的由来,据说是在隋朝初年这一带发现了大量的煤炭、磁铁矿和陶土矿,这些资源加上还算充足的水源,已具备炼铁和烧制陶器的条件,于是官府四处张贴招贤榜,邀请各方人士前来开发。当时此处尚无地名,后人便称之为“招贤”,一直沿用到现在。和一般意义上的镇集不同,招贤镇只是一个地域范畴,并不指某一处固定的商业街市集中地。这一特点当与招贤镇以矿产和陶窑为基础形成人口较为密集的聚居地相关。招贤是碛口地区唯一以生产陶器为主的生产型区域。小塔则村是主要生产地之一。
黄河漂流
在黄河中行走,大家可以尽情呼吸源自大河高原最原始纯洁的空气,也可以站立船头望两岸雄浑钢骨的山脉,顺便吟出两首千古绝句,抒发抒发感情。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对岸沿河而下,去看看咆哮震天的二碛巨浪。碛在字典里意思是:浅水中的沙石。二碛是由于原来宽达4、5百米的河床骤然缩成80余米形成的,落差接近10米,水急浪高,船筏不易通过,也就成就了碛口的繁荣,碛口也因此而得名。建国后,国家为了便于通航,曾经炸过二碛,使二碛威风比原来减了许多,但依然浊浪排空,磅礴豪迈。
从这里上溯5公里,是高家塔村,那是1948年毛泽东东渡黄河的登岸处,现在保存有1978年立的汉白玉纪念碑,上刻赵朴初题写的"毛主席东渡黄河登岸处"。
从这里上溯20多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百里黄廊--黄河天然水蚀浮雕。黄河水蚀浮雕是黄河水亿万年来冲刷加之风的帮助而成就的一卷惊世作品,镶嵌在黄河岸边的绝壁上,既有由猴、虎、狮、象、老鹰、鹦鹉、凤凰等栩栩如生的动物鸟类造型;又有暮雨山居、故园之梦等浪漫的雕刻艺术;还有篆、隶、楷、行等书法再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碛口景区古村落更多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scene/2542/
碛口当地交通
碛口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临县,隔黄河与陕西吴堡县相望。碛口距太原市230公里,距离石市48公里,距临县县城50公里。
游客可从太原及临县两个方面前往碛口。
太原——碛口
碛口镇每天有一辆中巴发往太原,当日往返,早05:30由碛口发车,12:00由太原市客运西站返回,全程约6个小时,票价70元/人,包含保险费。
游客也可以从太原先前往离石市,在西客站下车,再换乘中巴或面包车到碛口。太原前往离石市的客车在早7:00-晚20:00之间全天均有,20分钟或半小时一班,两个半小时到,太原到离石大概190多公里,全程票价60元。离石汽车站每天有多趟开往碛口的中巴和面的,行程时间1小时,每天8:00-11:30之间每半小时一班车。
到太原火车时刻查询以及在线购买火车票:http://www.12306.cn/mormhweb/
临县——碛口
碛口与临县县城之间每日有多趟中巴和面的往返。临县到碛口的车每天从上午9:00开始到中午12:00都有车,行程时间一个半小时,全程票价15元/人。碛口返回临县县城的车,每天早上5:30开始每小时一趟。
碛口周边交通
西湾村距碛口2华里,李家山距碛口6华里,徒步即可前往。冯家会土林距碛口约6公里,游客可徒步由碛口沿湫水西岸经西湾村、侯台镇前往,也可以包车由湫水东岸前往。
北京——碛口交通参考
乘坐班车方式
在北京丽泽桥长途客运站乘坐北京——太原的大巴车,99/120元/人,每15~30分钟一班车,6小时左右到达太原火车站附近的长途客运总站,在火车站乘806路公交车,票价1元/人,或乘出租车去太原西客运站,乘坐太原——碛口的班车
自驾车方式
在北京六里桥上京石高速公路,在石家庄转上去太原方向的石旧高速公路,到达太原后向西,走太原晋祠公路,太汾高速公路或307国道,经过清徐、文水、汾阳到离石,在离石市西郊圪瘩上村路口北走去三交、碛口方向的省道(全程46公里),沿着秋水河,路过锦源煤矿,到达碛口。
碛口当地住宿
◎
(夜宿李家山)
碛口住宿较为方便,均为中低档旅舍,没有豪华宾馆。
推荐住宿
山西碛口客栈
地址:山西省临县碛口(黄河边上)
价格:窑洞房 30-40元/人;标准间 188元/间 豪华房 218-488元/间
联系:0358-4466188 13934369656
推荐理由:是碛口古镇上最早的一家客栈,就在黄河边,客栈距黄河仅仅一条道路之隔。由原四合堂改建的碛口客栈宾馆,碛口客栈里外俩进院,上下两层,古镇所有的房子都是用大块的石头砌垒而成,碛口客栈建筑很有山西民居的特色。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2922/
李家山和西湾均可宿于村民家中。李家山李建兴家,有土炕石窑一眼提供住宿,可宿20人左右,食宿10元/人,联系电话:0358—4451322找李建兴。李银兰家,有土炕石窑多眼,可宿20人左右,食宿10元/人,联系电话:0358—4451308找李银兰。
碛口当地饮食
碛口特色小吃
碛口的小吃有着浓郁的乡土风味,是古镇的一道独特风景。有秧歌为证:“碛口有些好吃法,哨子碗脱刀刀划,红印印饼子撒芝麻,牛蹄蹄馍馍热油茶”。
哨子碗脱 由荞面精制而成,辅之以辣油、芝麻酱、老陈醋为佐料,另加一勺哨子(方言,由海带、粉条、黑豆等调制而成的小菜),吃起来粘而不绵、厚香适口。
红印印饼子 以白面为主料,加少许油、盐,表层撒芝麻,盖有红印,象征吉祥。味喷香。
黄河鲶鱼 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无鳞。头扁口大,有须两对。肉味美,为一优良的食用鱼类。鳔滋补,可入药。
碛口行程规划
◎
(历史印记 作者:侠骨柔情)
李家山村(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三大发现之一)——徒步麒麟滩(天然浴场)——观大同碛巨浪,听黄河涛声(横跨黄河到对岸陕西省境内,往返用木船)——游古镇、黑龙庙——西湾(历史文化名村)——寨子山(毛主席东渡黄河路居处)——秦晋黄河大峡谷碛口段——孙家沟村(世外桃源)——小塔则村(高原瓷庄)——白家山村(枣林人家)——义居寺(元代官寺)
碛口游玩,安排2~4天即可。
西湾村在碛口镇东1公里,徒步去看巨商宅第;
李家山在碛口镇的秋水河西边,从山路到李家山,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碛口古镇V字形的全貌,而二碛的涛声更为真切,但走到“响水圪垛”时,仅仅是一步之遥,涛声顿消,是何原理呢,现在还说不清楚。李家山被著名画家吴冠中称为“汉墓”,他说:从外部看象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后来,他将李家山与武陵源、黄土高原并列为他一生的三大发现。
冯家会土林在碛口镇东北面6公里,游客可徒步由碛口沿湫水北岸经西湾村、侯台镇前往,也可以包车/乘摩托车前往,到冯家会再向当地人打听土林的位置。
大同碛在碛口镇的黄河对岸,在渡口摆渡到对岸(陕西吴堡),木制机动船来回20元/人,可以步行去看大同碛。包船大同碛漂流,很贵。
碛口古镇自由出入,黑龙庙不要门票。
从碛口摆渡过黄河,来回20元/人,可以步行去看大同碛。
在这样的古镇上,听着黄河的涛声、躺在土炕上、听着晨鸣的鸡叫,适合闲散的、静静地品味,感受远离都市尘嚣的寂静和美。
碛口其他信息
◎
(试一试还挺合适的 作者:邮差)
旅游季节
碛口古镇一年四季均适合前往,尤以红枣成熟的秋季为佳,每年九月中旬旅游启动仪式及红枣节期间,有临县伞头秧歌、社戏、道情等多项民间文艺及纤夫拉纤等民俗表演。碛口镇农村信用社北巷的盲艺人张树元可为游客表演临县三弦书《说唱碛口》,价格10元。
当地特产
碛口特产红枣,旅游纪念品为黄河石。
碛口民间艺术
伞头秧歌:伞头秧歌是临县广泛流传的集音乐(打击乐、吹奏乐和丝弦乐)、舞蹈、武术、戏曲、民歌、二人台等为一体的群众性文娱活动。据传,其起源于北宋"赛社"活动,兴盛于清代,到民国初年已相当普及,因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故称伞头秧歌。
道情小戏:道情起源于道教说唱音乐,古代道歌发展而成。临县道情初为坐地清唱,清代搬上舞台,后广泛流传于陕北、内蒙等地,道情有十多种调:七字调、十字调、跌落金钱、一枝梅、高调、滚白等。表演形式保留着说唱时期的痕迹。乐器以呼胡为主,配以管子、三弦、渔鼓、简板等。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鼓、锣、镲、铙钹等。传统剧目有《相子传》、《杭州卖药》、《盘道》、《高老庄》等。
民歌:碛口繁荣时期,有一名妓,姓冯名彩云,红颜薄命,二十七岁即忘。后有民间艺人将她的生平遭遇编成小曲《冯彩云》
碛口岁时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进入农历腊月后,人们就开始筹备"过年",蒸年糕,擀豆面,沽酒买肉,置办年货,添置新衣。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翻箱捣柜大洗涮,大扫除,夜晚乡民用饴祭灶神,祈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腊月三十日为除夕,是日,乡民们担水、扫院、贴对联、挂灯笼,垒"塔火",上坟送年食,傍晚举家团聚吃年夜饭,给孩子"压岁钱",燃烛放炮,灯火彻夜通明,老年人通夜不眠,谓之"守岁"。正月初一谓之"大年",家家起四更,穿新衣,放开门炮。早晨吃"宽心豆面",中午吃饺子,小辈给长辈行礼拜年,长辈给"岁数钱"。大年为一年之首,忌口舌,忌说不吉利的话,邻里见面,互道"恭喜发财"。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民间最为热闹的节日。是日,碛口周边村落的秧歌队与群众皆赶到镇上,载歌载舞,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夜晚还有舞龙灯,挂彩灯,放焰火,闹灯会。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在这一天达到高潮。
添仓节:农历正月二十日,古称"小添仓"。正月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此节日主要为祈愿粮满仓,面满缸,五谷丰登。
春龙节: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当天,男剃头,女剪发。
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当天清晨采得艾芽可入药,亦可供针灸用。
清明节:清明之日为清明节。家家上坟祭祖。兴食米面糊煎,为儿童捏面"燕燕"、"蛇蛇",用麻线夹枣串起,作为零食,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另立门户的子女,送父母大面燕,俗称"送老燕",意在报答养育之恩。
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日。旧时,县内诸寺院举行香火会以香汤浴佛。是日,风味小吃凉粉、碗脱最为畅销。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吃软米粽子。
天贶节:农历六月初六。(贶,赐予之意)。合家吃一顿新麦子面,既尝新,又谢天助丰收。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的节日。届时,家家上坟烧纸,户户蒸面人。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烧月饼馈赠亲友,出门在外者也要赶回过团圆节,全家人团聚吃菜肴果品,夜晚设案于庭院,摆放月饼、瓜果,俗称"玩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亲朋好友聚会饮酒登高。多食软米糕。
冬至:称"冬",亦称"过冬"。是日,家家上坟祭祖,焚纸衣服,称为"送寒衣"。人们多迟睡,熬煮食物吃,称"熬冬"。
嘉庆节:农历腊月初八日,俗称"腊八"。佛教称为释迦牟尼成道日。是日,家家户户食"腊八粥",俗称"软米粥",并以粥供佛,以驱邪恶,讨吉祥,庆丰收。
◎
(栈 作者:侠骨柔情)
碛口方言
碛口方言是临县方言的支派。同属汉语语系晋语区的一个地点方言。但由于碛口踞临县最南部,位于离石、柳林、临县三县交叉点。特别是碛口作为古商贸重镇,有着几百年的物资流通、人口流动经历。因此碛口方言有与临县方言不大相同的自己的风格。在语音上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儿化音和尖音。譬如:汽车,碛口人说"汽车",县城人则说"汽车儿";纽扣,碛口人说"疙瘩",县城人则说"疙瘩儿";报道,县城人的发音声调是"报(去声)道(去声)",碛口人的发音声调是"报(阴平)道(去声)"。
碛口方言的词汇大都来自临县方言,与汉语普通话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表现在:
普通话是一种既能口语又可直接书面的的语言,而碛口方言只具有口语形式,在区域内日常交际中运用。要书写时,很多词汇无从下手。如:描述天上下起了零星小雨,普通话书写很容易,但用碛口方言书写,则是"天上疙稀的来哩",这,谁能读懂呢?
碛口方言中有些词汇(词组),所用语素和普通话相同,语素的排列顺序却与普通话正好相反,但词义的表达又是一样的。如:普通话中的词语:前头、善良、治疗、挣扎、狭窄、裤衩等到碛口方言中是:头前、良善、疗治、扎挣、窄狭、衩裤。
总之,碛口方言作为一种地方口语,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碛口文化常年积淀的结果。特别是还有一些与普通话说法完全不一样的方言,更有值得一探的必要。
远方网提示:
本村落已被列入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保护中心保护名单。保护传统村落,从你我做起,实现负责任的旅行。因此我们倡议游人游览该村落时注意以下事项:
1、尊重历史,爱护文物,不破坏和亵渎乡村文化;
2、遵守法律,不参与非法文物买卖;
3、尊重当地居民,尊重当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4、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传统村落与现代生活的区别;
5、尊重旅行,敬惟慎独。
中国传统村落,是我们所有中国人诗意的故乡,也请当地行政部门和旅游开发部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适度开发,合法经营,莫让后人遗憾,莫让诗意成失意。
碛口当地视频
碛口,黄河边一座繁荣兴盛了二百余年的古镇,历史上做为重要货物中转中心的地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碛口出游参考
《古镇碛口乡土建筑》
作者:陈志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碛口的历史文化画卷,本书称得上是人文地理类图书的典范之作。陈志华等学者四年的田野研究,寻访测绘了大量的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建筑,并访问耆老,搜集史料,使本书不但成为建筑学专业人士研究古建筑古村落的珍贵资料,也成为一本背包旅行客品读碛口的宝典。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碛口景区管理局0358-4466527
摄影:大志 京都隐士 古道西丰
行者:0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4年03月21日
more该地其他相关攻略
-
2016年山西古堡建筑巡游专题
阅读:35450次 评论:10条
-
2016年山西宁武县悬空村自助游攻略
阅读:52320次 评论:9条
-
2015年山西省长治岳家寨自助游攻略
阅读:167090次 评论:13条
-
2014年山西长治市平顺县通天峡秋季自助游攻略
阅读:56690次 评论:17条
-
2014年山西阳泉市彩面塑手工艺民俗游攻略
阅读:33004次 评论:10条
-
2014年山西晋城市阳城县郭峪古城自助游攻略
阅读:35639次 评论:14条
-
2014年晋陕黄河大峡谷自驾游攻略
阅读:93478次 评论:12条
-
2014年山西省永济市五老峰自助游攻略
阅读:48425次 评论:14条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more您还可以在以下媒体看到远方网的作品
所有评论(32)最新评论
-
引用 落魄王孙 于 2013-06-04 12:27:24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1-10-20 23:56:54
-
引用 冰冰 于 2011-08-06 14:23:55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1-05-29 22:42:39
-
引用 宇 于 2010-11-02 02:40:43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10-05-14 00:11:48
-
引用 摇旗呐喊 于 2010-03-31 19:57:57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09-10-23 08:36:50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09-10-22 01:17:02
-
引用 远方网友 于 2009-08-12 1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