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牛皮演悲喜,一个戏班续传承——2012年云南腾冲皮影戏自助游攻略
腾冲皮影戏景点介绍
(刘永周的经典剧目是《七郎之死》 作者:肖育文)
腾冲皮影戏,又称皮戏、灯影子,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一百四十余年。和中国其它地方的皮影戏一样,腾冲皮影戏几乎集中了剪纸、窗花、门画、工艺美术、雕刻等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和地方戏、相声、口技等传统表演艺术。在民国初年至抗战前期,腾冲皮影表演极为兴盛,名噪一时的皮影戏班子最多时曾达80多个,并衍生出东西腔体两大类。
云南腾冲皮影戏属于中原皮影,同时又融入了地方文化和艺术,在唱腔和手工制作上都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艺术魅力。
腾冲,古称腾越,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称之为"极边第一城"。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还有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
地址: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越古城
腾冲皮影戏艺术特点
皮影戏戏组
腾冲皮影演出组织以村为单位,叫作"堂",它相当于一个村寨的皮影戏组。目前,腾冲最有影响的是固东刘家寨的皮影班子。这个戏班在老艺人刘定中先生的传授下,不论在唱腔、表演、音乐、图象、靠子(皮人)等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还先后多次参加了县、市、省的民间艺术展演,深受观众和行家称赞。其中刘家寨目前的主要负责人刘永周,是腾冲远近闻名的皮影艺人,也是刘家寨皮影的扛鼎人物。
刘家寨皮影戏班
刘家寨的皮影戏是腾冲皮影戏的代表,也是腾冲后期皮影艺术的传承地和流传源头。在1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成绩斐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腾冲本土的文化艺术。
现在刘家寨皮影的主要负责人刘永周和刘定三,是刘家寨皮影的第四代传人。刘家寨皮影戏班在艺人刘永周、刘定三两家四代人的相继经营,革新和完善下,皮影的制作及表演技艺日渐成熟,注重突出其唱腔的地方特色,大量吸收当地民族民间歌调,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高亢、悠扬、热烈的艺术风格。在对白中,还揉进了一些地方俗语、俚语,使其妙趣横生。
戏班里的艺人平时是地道的农民,夏种秋收,使牛耕田,均是行家里手。每年栽完秧后,他们就舞弄起心爱的皮影,在村里进行三天的皮影戏表演,以"保境祈丰",既热闹了气氛,使人心神怡悦,这种习俗成为刘家寨的传统习俗,也使刘家寨的皮影戏得以完整保留。
近年来,受影视、录像、互联网的冲击,皮影的活动圈子越来越小,观众越来越少,皮影组织逐步改散,艺人纷纷改行。时至今日,真正能进行皮影制作和表演的,仅存固东刘家寨皮影队,被称为云南唯一活着的皮影戏班。
(刘家寨戏班也常被邀请参加大型演出 作者:佚名)
皮影戏剧目
腾冲皮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民间故事等,以《三国》、《列国》、《封神》、《西游》居多。随着不断地流传发展,其剧目约计三四百出,其中以《说岳》、《杨家将》、《三狭五义》、《包公案》、《长坂坡》、《万花楼》最为流行。另外,居于姓氏本家的关系,刘家寨喜欢唱汉剧。除了传统的剧目之外,由于皮影的发展、政治文化的需要,腾冲皮影戏出现过许多时代性较强的新剧目,如《白毛女》片段《扎红头绳》、《边纵到腾冲》、《边寨小哨兵》、《腾冲抗战》、《大跃进》等。
皮影戏唱腔
腾冲皮影的唱腔有男腔、女腔、走马腔、喊云腔、悲板等。由于地域及语音的差异,在表演的唱腔上分为两种各具特色的流派,即"东腔"和"西腔"。东腔出于"东练"(洞山、勐连一带),西腔出于"西练"(固东、明光、瑞滇、古永一带)。东腔图像高大、庄重、明晰,音乐和缓幽雅;西腔则图像小巧精美,操作灵活,音乐紧凑轻快,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情趣。相比而言,东腔以古朴大方见长,而西腔则以灵动机巧取胜。
现存的腾冲皮影戏班一般只使用"西腔"。总体而言,腾冲皮影戏在表演方面,唱腔少念白多。唱腔的调式就是以上所述的几种固定的形式。念白占了很大的比例。
皮影戏耍把
皮影戏中的"耍把"表演是指皮影艺人在屏幕后操作把杆进行皮影表演的技巧。耍把又分单把、双把和花把。耍花把又叫做串花灯,是一种高超的技巧,多用于《四女将大战木花姑》、《孙悟空大闹天空》等复杂剧目,迄今少有人能掌握这种技巧。一般的皮影艺人只能耍单把或双把。目前腾冲皮影戏的耍把以双把居多,常常一人就能分饰两角,形成银幕背后的"独角戏"。
腾冲旅游景点
腾冲火山国家公园
腾冲火山国家公园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这里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的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构成了一个庞大火山群景观,是典型的第四纪火山,也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火山密集区之一。
腾冲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的火山达23座。腾冲县城即坐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在县城西北10多公里的马站村附近火山较为集中。区内火山类型多样,火山堰塞湖、火山口湖、熔岩堰塞瀑布、熔岩巨泉等景观十分丰富,构成中国规模最大的休眠期天然火山博物馆。
交通:腾冲县城有中巴前往马站,车费10元,下车后再步行大约1公里可到公园。
(腾冲热海大滚锅 作者:山哥)
腾冲热海
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 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10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实属罕见。境内有沸泉,气泉,喷泉,温泉群88处,每一泉群又有若干热水热气出露,其中,位于全县地热区高温中心的热海。其景观,水温,涌出量全县之冠,有"一热海之"美誉,为国家级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交通:腾冲县城到热海有专线旅游车,票价5元。
和顺
和顺位于腾冲县城以西3公里处,其名源于"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文化发达,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的风光如诗如画,许多电影导演、摄影师、画家都喜欢到这里取景、写生。
门票:每人次80元。一票通,各景点验票。
详情请查看链接:http://www.likefar.com/route/5983/
腾冲皮影戏当地交通
腾冲的交通并不很发达,所以要费一些周折。如果是从昆明直接去腾冲,路上要走700公里,不过可以经过大理、保山,可以一路游览下来。另外最快捷的一条路线就是做飞机从昆明到保山,然后转汽车到腾冲县城。
公路
腾冲有两个汽车客运站:旅游客运站和城东老客运站,隔街相望。旅游客运站电话:0875-5161526 咨询电话:0875-5161528
腾冲旅游客运站的车辆班次比较多,这里也是滇西的终点站。每天从昆明、大理、保山都有直达腾冲的长途汽车。老客运站主要是发德宏州方向的班车。
昆明方向:昆明到腾冲约650公里,昆明西部客运站每隔半小时发一班去腾冲的客车。路程9小时,票价约270元。昆明西部客运站订票电话0871-3554502(节假日需提前买票)。
保山方向:保山到腾冲168公里,流水线发车,车程约3小时。保山新客运站电话是:0875-2122312
大理方向:大理距腾冲约350公里。大理有两个汽车站,大理白族自治州长途汽车站每天有两趟车往返腾冲;大理客运站每天有三趟车往返腾冲。
铁路
腾冲目前暂无铁路经过,只有乘坐火车到昆明,然后坐客车到腾冲。详情可查询链接:http://train.qunar.com/station.htm?fromStation=%E6%98%86%E6%98%8E&ex_track=bd_aladding_train_s1_chezhan
航空
目前腾冲已有飞机场,乘坐飞机往返腾冲是最便捷的。腾冲驼峰机场位于距腾冲县城外的清水乡驼峰村,现在开通北京、成都、昆明、广州、丽江、重庆、西双版纳等往返航班,国内其它地区可以经昆明中转,然后往返腾冲。
由于昆明往返腾冲的航班比较多,所以其它城市的游客可以都会选择到昆明中转去腾冲的,昆明至腾冲的航班只需要50分钟的时间。因此此线航班的机票持续紧俏,打折幅度不大。
机场大巴路线:范家坡头——腾冲驼峰机场。票价10元。县城早班车发车时间是7点30分,末班车是22:00分,机场早班是8:00。腾冲停靠点是范家坡头"腾冲明天会更好"的环岛。
出租车:从县城打的往返腾冲机场30元左右,不打表,上车跟司机议价。
县内交通
公交:县城有5条公交,旅行者常用的可能是连接旅游客运站和老城区的2路公交车,1元投币,末班车时间约晚上8:00。
出租车:不打表,上车先议好价。县城内短途5元,稍远10元,到和顺15元,夜间价格上浮。
包车:面的或普通小汽车,一天一般不超过200元,黄金周例外。(若有司机中途提出带你去逛翡翠店,最好婉言谢绝。)
租自行车:在腾冲县政府、腾冲一中边、腾越文化园可租到双人骑自行车;工人文化宫对面可租到单人骑自行车。腾冲县城不大,县城人口不多,骑车在县城逛逛也是不错的选择。
腾冲皮影戏当地住宿
在腾冲住宿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住在腾冲县城里,住宿条件较好,价格会稍微贵一点;另一种选择是住在腾冲和顺古镇里,这里有青年旅舍和各式旅馆、客栈等,非常适合背包族,价格相对便宜一些,旅游旺季价格会有浮动。推荐住宿:
1.腾冲世纪金源大饭店
推荐理由:拥有54洞高尔夫球场,更可一览北海湿地胜景。而且每个房间可以提供24小时地下温泉。
地址:腾冲县腾越镇观景大道1号
电话:0875-5899999
价格:标间458元/间
网址:http://www.empark.com.cn/tc01/
2.和顺总兵府客栈
推荐理由:位于和顺古镇和顺小巷内,早上走出房间在露台上的躺椅上小憩片刻,野鸭白鹭荷浪金稻尽入眼底,比较超值的体验。
地址:腾冲县和顺古镇
电话:0875-5150288
3.腾冲国际青年旅舍
推荐理由:旅舍位于滇西最大私家花园玉泉园内,正处腾越古镇中心。适合广大驴友。
地址: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玉泉园。
电话:0875-5198677
价格:床位30-40元/人,标准间130元。
腾冲皮影戏当地饮食
(腾冲美食 作者:bb骐)
腾冲的口味在云南算是独树一帜的,它完全区别于滇味,具有油而不腻、酸辣有度、香而爽口的特点。腾冲风味的家常菜以酸辣为主,用得最多的佐料是酸大笋、干腌菜、腊腌菜、水腌菜、糊辣子、糟辣子、小米辣、咸菜等调料,都是独具特色的腾冲特产。推荐饮食:
1.玉泉园餐厅
推荐理由:餐厅环境古香古色,小桥流水的江南建筑风格,园内百余间古代建筑风格的房屋成街、成市,院落成群。用餐之余,绝对值得在这里游览一番。周末还经常举行傈僳族篝火晚会,你可以领略傈僳族精彩的上刀杆下火海表演。
地址: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新闻路。
电话:0875-5090396
价格:人均80元
2.越州食府
推荐理由:这里的菜品主要是本地特色和粤菜,且菜品很好。每晚7点左右都有一场刘家寨皮影戏班的皮影戏表演。
地址:腾冲县腾越镇内
电话:0875-5192289
价格:人均50元
3.林云夜市
推荐理由:林云夜市位于县城中心,交通便利,是腾冲规模最大、环境最好的也是。腾越阿波小吃、龙江傣味撒撇等二十多家风味小吃店汇聚于此。
地址:腾冲县腾越镇天成社区光华小区67号(县人民医院正门往北100米)
(腾冲美食及特产 作者:wz8917)
当地美食及特产
腾冲小吃五花八门,种类之繁多在整个云南都名列前茅,单腾冲饵丝就有近十种做法,还有原生态的各类昆虫席,可谓各具特色。比如大救驾(炒饵块),就是云南人耳熟能详的一道美食,来此不可不尝。推荐小吃:
腾冲饵丝:腾冲饵丝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制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一种方便小吃。饵丝一般有煮吃和炒吃两种吃法。
大救驾:即腾冲炒饵丝配"青龙过海汤"。将饵丝切成块片,加以新鲜肉片、西红柿、鸡蛋、香菌、嫩绿豌豆尖及葱花、酱油等作料用油锅猛火炒熟即可。(这种吃法在腾冲非常普遍,任何一家餐馆都可吃到)
青龙过海汤:用开水冲泡干腌菜,加入盐巴、辣椒及捣姜块,再放上三两截大葱,置海碗内,便是著名的"青龙过海汤"。
鸡枞:鸡枞是一种美味山珍,有"菌中之王"之美誉。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可与鸡肉媲美,故名鸡枞。腾冲肥厚的火山灰土地丰富的降水,为鸡枞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果脯蜜饯:腾冲果脯选用梅子、芒果、山楂、木瓜、李子、杨梅等鲜果原料,生产出具有京味和广味的甘草芒果、话梅、柠檬李、开胃山楂、山楂片、蜜糖木瓜等30多个产品,各种亚热带、温带果脯几乎应有尽有,味道各具特色。
干腌菜:腾冲人家家会制干腌菜,人人爱吃干腌菜。干腌菜酸味可口。干腌菜可以可凉拌食用,在酸汤鱼和"青龙过海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茶油:茶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滋补保健的高级植物油。
腾冲玉器:腾冲是我国最靠近缅甸翡翠原产地的地区,是一座有着600年翡翠加工历史的"翡翠城"。腾冲人发现了翡翠,并首开翡翠加工贸易先河,成为了东南亚珠宝玉石集散地,造就了腾冲的商贸繁荣。
藤编:腾冲藤编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腾冲藤编产品有方单椅、藤蔑床、藤杆沙发、午睡椅等十余种。方便、耐用、美观。
腾冲皮影戏行程规划
目前腾冲只有刘家寨皮影戏班仍然在表演,刘家寨皮影戏班每天晚上都在“越州食府”和“腾冲人家”两家餐厅免费演出,时间不定,一般是晚上7点左右。若想看一场正统的皮影戏表演,可以到刘家寨包场,价格不一,依剧目议价,一般为1500元左右,届时,皮影戏班子会集合戏班内的老艺人在本村上演一场传统真实的腾冲皮影戏。
腾冲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看完久远的皮影戏艺术,品尝了腾冲美食,剩下的就是走在滇西大动脉上,偷闲听听云南的心跳,体验这个边陲小镇的悠闲清静。游览火山公园、爬火山口,感受火山地貌;去北海湿地,乘船游荡,看漂浮的草;泡地热温泉,或体验和顺古镇深深的文化底蕴。
皮影戏演出小贴士
现在很难再看到原汁原味的腾冲皮影戏,刘永周每年只能在一些庙会上演出几场。但在每年栽完秧后(约4、5月份),刘家寨皮影戏班会在村里进行三天的皮影戏表演,以"保境祈丰"。另外,腾冲永周皮影作坊是刘家寨皮影戏班子制作皮影靠子的作坊,除了销售所制作的皮影靠子,同时也接演各种皮影戏演出,考察旅游的朋友如果想看皮影戏,或者想找刘永周本人演出,可以找腾冲永周皮影作坊。腾冲永周皮影作坊电话:15925590718 15877972385
腾冲皮影戏其他信息
(刘永周在表演《大救驾》 作者:重走霞客路)
腾冲皮影戏的发展历程
皮影戏艺术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因其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广大民众,所以流传甚广。云南腾冲皮影属于中原皮影风格,由中原地区传入。由于传人的时间说法不一,只能通过对腾冲著名皮影戏班的梳理,给一个大致的发展历程。
1.甸苴坝头
腾冲最早的皮影业是产生于道光十年和咸丰二年的固东镇甸苴乡坝头的张家寨和李家寨的两个皮影戏班,这两个皮影戏班分别以张老阔和李老白为代表,俗称"神戏班"。在全县曾名噪一时,演遍了全县各村各寨,大大传播了皮影戏制作和表演技艺。
张老阔真名为张国玉,是腾冲皮影有史可考的最早的皮影艺人之一。据其墓志记载"张公国玉,生于清嘉庆八年,幼习技艺,长继班联,宽宏大量,才堪于世,享年八十余寿。"
李老白原名李登,元由于其唱词清楚明白,故被人称为"李老白"。其子李志兴继承发扬了该戏班。1940年,李志兴夷方表演归来,不幸染疟疾死亡,其戏班无人继承,致使该地皮影业失传。
2、固东刘家寨
固东刘家是清初由江西迁入腾冲县固东镇顺利乡,其祖先名为刘崇贵,原本不从事皮影业。至清光绪六年,刘家寨的太学士刘登岸、僧纲师(相当于佛教学会会长)刘金斗拜固东镇甸苴乡坝头的李老白和张老阔为师,学习皮影技艺,创建了刘家寨皮影戏班,并形成一种独特固定的唱腔--西腔;其戏班第二代继承人以刘尚荣、刘兴顺为代表,并以文言唱法为主要特征;第三代以刘定中为该戏班主要领导人物;第四代是刘永周、刘定三、刘定旭、刘定彩、刘定强、李兴逵、李助兴、刘上润等组成的家族式皮影社团,该团的制作和表演代表了当前腾冲皮影戏的最高水平,主要以中老年的年龄结构,为腾冲皮影戏的发展做着杰出的贡献;第五代是刘安平、刘安逸等青年一辈,该代正在第四代人的带领下,发展壮大,日趋成熟,成为腾冲皮影的继承者。
刘家寨的皮影戏是腾冲皮影戏的代表,也是腾冲后期皮影艺术的传承地和流传源头,在1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成绩斐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腾冲本土的文化艺术。
3、洞山绮罗村
绮罗皮影班是腾冲洞山区绮罗乡黄家巷皮影戏演出组织,师承刘家寨皮影戏班。该班正式组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在此之前,有黄顺中、李作仁、段大丙等人先后到皮影戏西腔之乡刘家寨拜师学艺,根据从刘家寨得来的靠子模仿制作本地靠子,并积极排练演出,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东腔"。
班子大致分为两代:第一代以黄顺中为代表的学习引进派;第二代以黄连山继承的改良派。
在黄连山时代,该戏班与刘家寨皮影戏班齐名。现因其家庭问题,后继无人,洞山绮罗皮影戏班不复存在。
4、中和民振
中和乡民振皮影戏班师承刘家寨皮影戏班第三代传人刘定中。缘于1948年刘家寨戏班到中和乡进行串演,中和民振李家遂向刘定中学习皮影技艺,而逐渐形成该戏班。该戏班在一代人中形成、发展至消失。
该班的创新意识比较强,于1987年开始对靠子的制作进行改革。现在,该戏班只有80高龄的李本刚和李本宏还健在,"要把"的表演技术已经没有了继承人。中和民振皮影戏班名存实亡。
5、小西油灯庄
小西乡油灯庄皮影戏班是向刘家寨购买皮影靠子而学习发展起来的皮影戏班,至今仍活动于小西乡的各村寨,也是一支业余的皮影戏班。该戏班不以皮影戏为业,只在农闲暇之余进行活动。与其他乡寨的皮影戏班不同,该戏班还吸收了女性成员。在皮影戏的表演耍把中加入了女声的表演。
腾冲皮影艺术除上述几个地方存在之外,瑞滇的河西、荷花、曲石等都曾经拥有精良、灵活的皮影艺术。腾冲西腔体与东腔体的皮影戏班,在该县沦陷前(1942年)发展到了72余堂,剧目共有300多个,有一整套历史传说故事,其中以《封神演义》的改编的剧目居多。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销毁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多数皮影戏班已逐渐消失或名存实亡,不成规模了。
腾冲皮影戏的表演特点
腾冲皮影戏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差异的影响,从而在中原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多元文化,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
1.唱腔
腾冲皮影戏在表演的唱腔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刘家寨皮影戏班根据当地方言俗语加入民间小调、洞经音律等形成的固定唱腔--"西腔"。一种是绮罗皮影班将洞经音乐渐渐溶人其唱腔和音乐之中,伴奏器乐增加了萧、弦和唢呐,演唱多以滑音出现,有别于刘家寨的西腔的唱腔--"东腔"。
西腔的流传区域较广,除了绮罗地区运用"东腔"唱腔外。其他皮影戏班一律用"西腔"。东腔悠扬婉转。西腔高亢激越。
如今,随着绮罗皮影戏班的不复存在,"东腔"几乎没有人唱了。资料上也只存一首东腔曲调--《风吹海水浪悠悠》。
现存的皮影戏班一般只使用"西腔"。在"西腔"中又分为走马腔、女腔、悲板哭腔、喊云腔等调式。走马腔属于背景音乐过门调,只有伴奏没有演唱。一般用于人物出场等场合。
男腔即为以男声为演唱主体的调式。
女腔则是以女声为演唱主体的调式,以转调为其特点,一般由F调转C调,从而扩宽了音域。
但是,由于腾冲皮影戏历来被赋予了神圣的力量,女子不能参与皮影戏的表演,造成了真正女腔的缺失。在表演到女腔时往往就让男子以假嗓翻高八度来演唱。这种用男声来诠释女腔的唱法又被称为"子嗓"。
哭腔、悲板是用于哭戏中的,以其悲怆的艺术感受来调动全场的气氛;
喊云腔则是用于班师回朝的场面,恢弘而有气势。
另外,武排班(武官出场的音乐)和文排班(文官出场的音乐)也有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主要以旋律为主而较少演唱。腾冲皮影戏配有低胡、中胡、高胡、板胡、丝弦、三弦、笛子及醒木等。腾冲皮影艺人不懂简谱,在学习和使用唱腔乐器方面主要得缘于传心授的"的得谱"和"锒铛谱"。"的得谱"和"锒铛谱"是用于记音而形成的两种类似简谱的记忆口诀。"的得谱"产生于刘金斗时代,"的得"是模仿二胡声的拟声,通过对这种模拟的表述而形成此谱。"锒铛谱"则产生于刘尚生的时代,随着三弦的加入演奏,从而使得表述主体由模仿二胡声转到模仿三弦声,形成"锒铛谱"。
总体而言,腾冲皮影戏在表演方面,唱腔少念白多。唱腔的调式就是以上所述的几种固定的形式。念白占了很大的比例。
2.剧目文本
腾冲皮影戏中称剧本为"桥丹",每个戏班都存有一些剧本。但在实际的传承中",桥丹"并没有占重要的地位。这取决于腾冲皮影戏在表演上强调即兴诙谐的原则。表演是随兴的,可以是表演者的有感而发,也可以是表演者的杜撰,表演者往往忽略剧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加入时代的语言、自己的见闻及感受,从而将腾冲皮影戏的真正魅力充分的表现出来。如:在语言上出现用"扣除你的生产粮"来替换"严惩不贷",达到了贴近生活,愉悦乡民的效果。
除了依照情节发展所说的念白,在表演中还出现大量的固定套语,在风格的统一和特色的形成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
"柳荫栓战马武将夜谈兵。"--用于战事筹备阶段的场合。
"威风凛凛坐将台众将文武两边排。"--用于将帅骑坐骑时。
"万岁圣旨记心上万马军中把路开。"--用于作战的场面。
皇帝出场也有特定的语言套路。以此渲染庄严磅礴的气势。如"太阳一出照昆仑,一层山来一层人。万里河山人保定,文武将官功勋成。"
(刘家寨皮影雕刻精美,装饰味浓 作者:临山居士)
皮影靠子制作程序
皮影制作是一种繁复精细的过程,不仅对雕刻工具有着较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制作工艺往往需要皮影艺人在创新、刀工等方面投入毕生的精力。通过一百多年来众多皮影艺人的努力,腾冲皮影制作技艺精湛,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1.制作材料
一般以黄牛皮为主,有些时候也用羊皮。
2.制作工具
蜡版、刻刀、锤、锉刀、铲刀、剪刀、锥子等。
其中蜡版需要皮影艺人自己制作。先用用木板制作成方行的模版,再用苦竹灰、茶花蕊、坝子油、蜂蜡等配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小火熬成浆汁,最后倒入模版中冷却形成。蜡版在皮影的制作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皮影靠子的纯净与否取决于该蜡版的优劣,如若配料比例不当,在雕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蜡油粘刀、靠子染色等问题。
在日积月累的雕刻过程中,皮影制作艺人有了一套自己的制作口诀,在实际操作和技艺传授中都取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弯弯眉,细细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圆额头,下巴尖,不要忘记刻耳环。”
3.制作工序
制皮。清水或石灰水将牛皮浸泡松软,在四周钻孔穿绳,绷紧在框架上,待其晾干后再用刮刀刮去鬃毛、浮皮和残肉。然后进行两面削皮,再用打磨机进行打磨,以增强皮子透明度。
画稿。按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个性设计出不同的形象。
雕刻。运用刻刀按照所画线条进行镂刻。一般在镂刻影人的头靠时,多采用侧面刻镂五分脸,使用通天鼻梁除眉、眼、外,全部镂空;在镂刻影人的身靠则通过镂空细长的线条来表现大量花鸟的图案。
着色。着色是皮影制作十分体现功力的一步,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施行不同的色彩。色彩。以红、绿、黄、白、黑为主。以浅深浓淡、勾勒烘染的手法表现不同的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出水。即熨平靠子。将两块特制的方砖用柴火烘热,再用湿布包裹皮影靠子,夹在两砖之间,半小时以后取出。
罩漆。为了颜色不至脱落和增加透明度,画完后的皮影须罩上一层清漆或胶水。
衔接。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懈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皮筋衔接。依照通常方式,一个人物在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腰部位进行衔接。
经过上述的制作,皮影靠子基本完成,一般加上两根撑杆,皮影靠子就可以在皮影艺人的操纵下进行表演了。
在皮影的制作创新上,腾冲皮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和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中发展求新,制造出优秀的皮影艺术。20世纪60年代前人物靠子都是古装打扮的侧面形象;70年代,通过对皮人制作有组织的改革,出现了正面、半侧面和现代人装束的新皮人,还依据腾冲本地的风土人情,制作出了傈僳族装束的人物形象,并使一部分皮人靠子能灵活转动的眼睛和上下张合的嘴蜃,加强表演的生动性和表现性;80年代,皮影世家刘永周按照绘画着色的方法,在半透明的靠子上涂上颜色,从而制作成了彩色皮影戏。大大强化了皮影靠子作为一项艺术品的审美内涵。
腾冲皮影戏当地视频
腾冲皮影戏
腾冲皮影戏出游参考
透过这部电影,导演想表达两个层面上的反思,一是从文化层面来引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另外是个人精神层面上与大家探讨关于人性的话题。
除探讨皮影发展的困境和现代人所遭遇的尴尬心境之外,《一个人的皮影戏》还展现了大量精美的皮影及其制作工艺,皮影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要经历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多道工序,制作十分考究,因此也是价值不菲。该片通过镜头的运用,为观众细腻地展示出皮影戏集剪纸、窗花、门画、工艺美术、雕刻、传统表演(如地方戏、相声、口技等)的综合魅力。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刘女士(刘永周的女儿) 15925590718
摄影:肖育文、临山居士、公主之驹、重走霞客路、山哥等
行者:陈赐贵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2年12月05日
more该地其他相关攻略
-
2016年云南昆明圆通山赏花自助游攻略
阅读:23340次 评论:10条
-
2015年云南大理周城扎染自助游攻略
阅读:128250次 评论:12条
-
云南德宏芒市“目瑙纵歌”节庆活动自助游攻略(2015年修订版)
阅读:36542次 评论:11条
-
2013云南玉溪抚仙湖自助游攻略
阅读:123899次 评论:17条
-
云南云龙县诺邓古村自助游攻略(2015年修订版)
阅读:81731次 评论:39条
-
2013年云南文山州普者黑自助游攻略
阅读:83514次 评论:20条
-
2013年云南沧源翁丁古寨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订版)
阅读:61865次 评论:18条
-
2012年云南红河州建水古城自助游攻略
阅读:28690次 评论:13条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